APP下载

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游戏教学

2018-11-29

中学政史地 2018年18期
关键词:成语设置法治

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授课教师关注的重点。游戏教学法凭借其简单、效果好的特点受到很多教师的青睐。因此,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法运用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科成绩,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注意事项

1.教师设置的游戏主题要符合教学内容。

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合理设置游戏内容,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2.确保游戏过程的完整性。

一方面,教师在运用游戏帮助学生体验时,要确保游戏的启发性;另一方面,教师要确保游戏秩序符合课堂秩序,在游戏时,教师要设置明确的规则,使所有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游戏教学。

3.游戏形式要丰富多样。

为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将日常收集的游戏形式运用在思品教学中。在游戏的题材方面,只要能契合教学内容,就具有尝试的价值;在游戏的形式上,可以涉及其他科目,丰富游戏的表现形式,避免学生厌烦。

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意义

1.利用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框“享受学习”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开展了以下游戏内容:请两名同学走上讲台,并被蒙上眼睛,其他同学观察台上两名同学能否走直线。然后再请两位同学睁开眼睛,尝试一遍。当活动结束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闭上眼睛无法走直线,为什么睁开眼睛可以?有的学生说因为看不见前方,所以无法走出直线;有的学生说因为前方是未知的,所以无法确定方向。通过开展这样的游戏,教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白心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时才能享受学习的快乐。所以,当游戏契合教学内容时,更能够凸显教学目的,达到教学效果。

2.利用游戏来缓解课堂压力。

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中学序曲”时,为了让全班学生能够相互认识,较快地建立友谊,教师设定了一个小游戏,来帮助学生认识他人、介绍自己。游戏内容:一个学生阐述自己的个人信息,比如名字、毕业的学校、星座等,然后第二个学生重复前一个学生的个人信息,依次往后传。如果有学生无法表述出前一个同学的个人信息,要接受惩罚。

通过这样的游戏,学生能够很快地认识并记住同学,使被动介绍变得有趣。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设置这个小游戏,既让学生身心得以放松,又缓解了课堂教学的严肃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

3.利用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二框“我与集体共成长”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发挥集体力量的重要性,教师设置了简单的小游戏:将全体学生平均分为若干组,每个组选8人来参加游戏。在游戏时,教师要求所有的小组成员都在一张报纸上,可以使用蹲、抱等多种方法,但不能超出报纸的范围,否则游戏失败,而坚持时间最长的小组获胜。通过这样的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升了游戏教学的效果。

同时,教师通过设置这样的游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进而使学生能在比赛中发挥最优的水平,来实现目标,取得胜利。

4.利用游戏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在讲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框“青春的情绪”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情绪对人的影响,体验情感变化,教师设置了一个“猜成语”的游戏(成语必须与情绪有关,如眉飞色舞、乐极生悲、义愤填膺等),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将班级学生按照座位,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让每组派两位同学,一个比画,一个猜。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哪组能够猜出的成语最多,猜出最多的小组获胜。在这个游戏中,负责比画的学生只有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演技”,才可以更好地让同学猜出成语;而负责猜的学生也只有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够猜出最终答案。

综上所述,将游戏运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开展游戏教学,不仅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确保游戏秩序符合课堂秩序,在游戏时,要设置明确的规则,使参与游戏的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游戏教学。

猜你喜欢

成语设置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栏目设置一览表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拼成语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