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2018-11-29

中学政史地 2018年18期
关键词:导图解题知识点

地理是一门琐碎、知识体系庞大的科目,知识结构散乱,许多学生在学习与复习时往往无从下手,这对地理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与学习工具,具有精简、系统、形象、整合性强等优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如何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成为每一位地理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本文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个点出发,对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更好地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探究。

一、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前预习效果

预习是学生接触新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高质量的预习能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与认知,从而在课堂中更快地理解与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达到培养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然而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对教师交代的预习任务常常是翻翻课本草率了之。在课前没有进行深入预习,自然也谈不上自主学习。这样,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更浪费了自学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去预习,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不再将预习当作任务式的作业,而是有动力、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预习。

例如,在教学《人口的变化》这一章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我要求学生首先确定预习重点。有了详细的预习规划后,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将课本中的关键词与重要部分画出来,自主绘制一张思维导图,以便上课时更快地找到教学重点,从而节省了课堂时间。

二、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解题技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若仅学会了理论知识,却不知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解题中,会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往往停留在对知识的记忆层面,却忽略了知识本质,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应该大胆创新教学方式,利用思维导图来提高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教师还应该结合思维导图多层次地运用地理知识,对学生进行多种地理题型的训练,让学生在不断解题中掌握答题技巧,从而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地球上的水》这一章时,我发现学生对水循环与洋流运动理解不到位,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存在误区。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先让学生跟着我复述一遍水循环与洋流运动的过程,并画出相关思维导图,以供课后复习。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我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反复回忆课堂上所画的图形,使学生在训练与记忆中形成条件反射。这样的教学引导更能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内容,挖掘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整理知识结构,在解题过程中找准思考方向与作答方式,从而提高地理成绩。

三、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提高学生的总结与归纳能力

因为地理科目在高考中所占分值较少,所以学生在地理学科所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少。因此,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最大化。课堂授课时间是十分短暂的,学生在学习知识后,如果得不到及时复习与巩固,就会造成遗忘、知识断层等,极大地影响了学习进度。同时,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学习有时会充满迷茫与焦躁的情绪,这种情绪更是体现在了复习阶段。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堆积了太多的负面情绪,会大大降低复习效率。所以,教师在复习阶段要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知识复习,借助其精简、形象、系统化等优点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整理与归纳,将琐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学生形成网络化、结构化的地理知识体系。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不但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更加轻松,让复习不再单调枯燥,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对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自主、高效地进行复习。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需要广大教师逐步发掘,并将其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因此,教师需要在传授学生地理知识、解题技巧的基础上,创新与完善更多符合新课标与学生所喜爱的思维导图应用方式,让地理学习不再停留在单调的“我讲你学”上面,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总结归纳等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要求。

猜你喜欢

导图解题知识点
用“同样多”解题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用“同样多”解题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