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革命时期,三万英烈血洒醴陵

2018-11-28陈其林

文史博览·文史 2018年11期
关键词:醴陵师范长沙

陈其林

霎時,腥风血雨笼罩着醴陵。醴陵城变成了人间地狱!

——耿飚

1921年冬,中共湖南支部书记毛泽东根据中共一大确定的“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阶级”的工作方针,决定在长沙手工业、店员工人中以及工人集中的安源路矿开展工人运动与党组织的发展工作。同年12月,在法国留学的李立三,被法国政府驱逐回国,被党中央派遣回长沙工作。毛泽东立即派李立三以教育为名,以“湖南省劳动组合部书记部工会办事处”代表的身份前往安源开展工人运动;同时嘱咐李立三,回老家探亲访友相机行事,为湖南醴陵县(现为市)今后发展党组织做必要的准备。

醴陵与长沙、安源党组织同步发展,后来发展为秋收起义的主战场之一。

毛泽东到醴陵传播马克思主义

1905年,醴陵渌江书院改建为渌江中学,1919年,又改名为醴陵县立中学。李立三曾在渌江中学读书求学。1922年春节,李立三回醴陵过年,来到醴陵县立中学拜望恩师张啸霞。

李立三见到张啸霞,向他介绍了自己在国外的所见所闻,特别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分析了国内的革命形势。张啸霞仔细听着李立三的阐述,很是欣赏与认可。并告诉李立三,有不少同仁希望提高师资质量,为醴陵培养人才,醴陵劝学所教育评议会决定开办醴陵甲种师范讲习所,将由自己出任所长,希望李立三能推荐有革命思想的人来醴陵任教。李立三获知这个消息后,随即回长沙,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认为这是向醴陵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绝好机会,当即派陈章甫来醴陵甲种师范讲习所应聘从教。

陈章甫,湖南浏阳人,1894年出生于广西梧州市,8岁时随父母迁返浏阳,1911年就读湖南省立初级师范(1914年更名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院),1916年后,相继受聘于长沙女校、周南女中和第一师范附小。1918年,毛泽东在岳麓山下组建成立新民学会,陈章甫为早期会员之一,是毛泽东的挚友。

陈章甫来到醴陵甲种师范讲习所后,在张啸霞的支持下,开设了社会科学课程,讲授马克思主义学说,同时鼓励醴陵甲种师范讲习所的师生订阅《向导》《新青年》等革命进步书刊。因此,醴陵甲种师范讲习所后来成了中共湘区委员会在湘东地区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

1922年9月上旬,毛泽东在李立三的邀请和陪同下,第一次来醴陵,在醴陵甲种师范讲习所大成殿教室做了“阶级与阶级斗争”的长篇演讲。这次演讲,把马克思主义在醴陵的传播推向了高潮。

醴陵城变成了人间地狱

1921年至1923年,醴陵有李立三、汪泽楷、朱克靖、欧阳泰、黄龙、杨东莼、周不论、刘义等24名知识分子与工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耿飚(1909—2000,湖南醴陵人,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大使、国防部长等)的父亲耿楚南,1922年在衡阳水口山(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属早期醴陵人在外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24名党员之一。

1924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中共中央全会,会上强调“赞助工农运动”,发展党的组织。同年8月,汪泽楷从莫斯科回国,被党组织安排在长沙中共湘区委员会开展党组织的工作,任中共安源地方执委会书记。同年10月汪泽楷回到了阔别五年的家乡醴陵,通过好友杨东莼,以醴陵县立中学教师的身份,在醴陵县立中学、开元学校、醴陵县立女校等地,先后发展孙筱山、肖方植、蒋兆骧、李石溪等10多名知识分子加入党组织。同年11月,汪泽楷在开元学校建立了醴陵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国共产党醴陵县特别支部。1925年又建立了醴陵第一个工人党支部。

李立三

同时,汪泽楷从安源工人俱乐部调派醴陵籍党员刘绍基、唐士友、刘义等近十人回农村老家,在醴陵县特别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党的工作,组建农民协会。至1926年11月,醴陵全县共有15个区农民协会,15个区委会,110多个党支部,323个乡农民协会,农民协会会员按户主计算,已达58476人。1927年春,醴陵全县农民协会会员突破20万人,全县15个区,323个乡,还相继组建了农民自卫军或梭镖队。

醴陵,乃至湖南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当局的恐惧与仇恨。

1927年4月1日,醴陵南四区农民协会在彭家祠堂召开全区农民代表大会,大会开至4月6日。在此次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发展生产、蓄禁山林、迁移垅坟、烧地契、毁神像、破除旧习和新办教育等各项决议,并在此次大会上决定,将档梓山小学的高小班,迁至云岩寺。

4月7日上午,南四区农民代表颜奉生等和档梓山小学师生迁校时,毁掉了云岩寺庙里的一些菩萨像。以贺勋臣为首的地主阶级、土豪劣绅以此为由,在当地煽动部分群众,并召集自家人共100余人,手持凶器,在4月7日下午闯进了档梓山小学,杀死共产党员、该校教师戴学林,杀伤农民代表颜奉生和学生数人。当地农协获悉后,共产党员颜启寿立即带领10多名农民自卫军,赶来营救与调解。没想到,贺勋臣令人又将颜启寿杀死。

这是醴陵农运史上第一个反革命事件,史称醴陵南四区“四七”惨案。

4月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1887—1956,湖南醴陵人)在汉口召开了一次高级将领会议。密商“清共反共”的军事计划,决定在湖南首先发动,并派余湘三为策划代理人。5月21日晚,何键、余湘三分兵向长沙的各革命机关突然袭击,并将长沙所有革命机关捣毁。这晚。何键的部队在长沙城,整整屠杀了一夜,手段极其残忍,满城百姓陷入恐惧之中。这件震惊中外的事件,因5月21日属马日,史称“马日事变”。

为反击何键、余湘三在长沙发动的“马日事变”,醴陵组织两万多名工农革命群众参与了“十万农军围攻长沙”,正酣战之际,却被一纸“农军不得进行武装斗争、湖南问题静待国民政府处理”的命令,撤了回来。这纸命令,迎来的不是转机,而是何键更为疯狂的屠杀。

1927年5月底,何键指派彭承美为醴陵清乡总司令。彭承美,醴陵东乡拓塘人,清末曾任醴陵县衙的刽子手。曾为何键办过事,深得何键的信任。

彭承美回醴陵后,邀集文湘岩等,成立了国民党醴陵救党委员会、清乡委员会、善后委员会、挨户团等20多个机构,目的都是为了清乡反共。他根据“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杀一人”的反共方针,在整个醴陵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和所有同情与支持革命的人民群众,对被抓的共产党员、工会干部、工人纠察队员、农协干部、农民赤卫队队员和革命群众,统统冠以“暴徒”“共匪”的帽子,实施“踩杠子”“称半边猪”“钉手指”“打美人桩”“红铁烙身”等酷刑。绿树成荫的醴陵状元洲成了处决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的主要刑场之一,昔日繁华的醴陵城成了杀害共产党员与革命群众的大刑场,在这个刑场,被杀害的烈士达3000多人,一个好好的醴陵,一时间,尸横遍野,人头乱滚,血流成河。据资料统计,大革命失败后,整个醴陵县遇难的烈士竟逾3万人。

(责任编辑:楚文)

猜你喜欢

醴陵师范长沙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物理师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打卡长沙网红地
长沙之旅
小小书画廊
醴陵特色菜小炒肉
毛泽东:家乡的瓷器真好啊
薄施淡染
赢韩!球迷陪国足硬汉战长沙
渌江侧畔“红官窑”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