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KL-6在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8-11-28罗采南石亚妹孟新艳孟飞龙武丽君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肺活量负相关敏感度

吴 雪 罗采南 石亚妹 孟新艳 孟飞龙 武丽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乌鲁木齐830001)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是一组由自身免疫异常所致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PSS)、系统性硬化征(Systemic sclerosis,SSc)、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多肌炎(Polymyositis,PM)、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 重叠综合征(Overlap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OS)、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TCD)、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UCTD)及血管炎(Vasculitis)等。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CTD最主要的并发症,也是 CTD患者预后不良及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

目前肺功能检测(Pulmonary function,test PFT)、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支气管镜检查(Bronchoscopic examination)和手术肺活检(Surgical lung biopsy,SLB)是确定各种ILD(包括IIP)诊断所需的基本检查方法[2-4]。 此外,连续肺功能测试通常用于监测疾病活动和预测ILDs患者的预后[5]。但是这些检查都需要特定的检查仪器,且可重复性较差并给被检查者造成相当大的不适。因此,研究出能够鉴定ILD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将大大改善目前的诊断方法。目前许多生物标志物已经被研发出来用于检测ILDs,其中最主要生物标志物是来自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分泌唾液腺化蛋白-6(Krebs von den Lungen-6,KL-6)、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及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且相关研究证明KL-6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高于SP-A和SP-D等其他生物标志物[6-8]。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KL-6与肺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探讨KL-6在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CTD-IL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实验收集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并确诊的CTD-ILD患者50例,选取单纯CTD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ILD的诊断依靠1名风湿科医生及1名呼吸科医生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肺功能、X/CT确诊。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诊断、肺功能等资料。

1.2KL-6检测方法 所有入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抽取外周静脉血经4℃、1 000 g离心10 min后取血清,保存于-80℃待测。使用美国TSZ 公司生产KL-6试剂盒,ELISA法测定。

1.3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 SPSS 20软件包,其中计量资料统计采用t检验及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统计采用χ2检验,临界值用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本研究共纳入CTD患者96例,其中CTD-ILD组50例,其中SLE患者2例,RA患者8例,SSc患者12例,PSS患者7例,MCTD患者8例,UCTD患者6例,ANCA相关血管炎患者1例,JO-1综合征患者1例,PM/DM患者5例,单纯CTD患者46例,其中SLE患者21例,患者9例,SSc患者0例,SS患者12例,MCTD患者2例,UCTD患者1例。

2.2两组年龄、种族、KL-6及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CTD-ILD患者年龄明显高于单纯CTD组患者,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CTD-ILD患者FVC%、FEV1% 及TLcoSB%明显低于单纯CTD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均小<0.05)。CTD-ILD患者KL-6水平明显高于单纯CTD组患者,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体见表1。

2.3KL-6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KL-6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呈负相关(r=-0.230,P=0.024),与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呈负相关(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FEV1%)呈负相关(r=-0.236,P=0.024),与一氧化碳弥散量(Single breath transfer factor of carbon monoxide method TLcoSB)呈负相关(r=-0.327,P=0.000),见图1。

2.3KL-6诊断CTD-ILD的敏感度与特异度 应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别分析确诊ILD的最佳血清KL-6浓度的临界值,结果显示确诊ILD的血清KL-6的最佳临界值为512.2 mg/dl,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2.0%、89.1%,曲线下面积为0.877。见图2。

2.4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CTD患者发生ILD发生的危险因素 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FVC%(OR=1.030,95% CI 1.004-1.057,P=0.022)、FEV1%(OR=1.032,95% CI 1.004-1.062,P=0.06)、TLcoSB%(OR=1.081,95% CI 1.042-1.120,P=0.000)、KL-6(OR=0.998,95% CI 0.997-0.999,P=0.000)有统计学意义。但通过多因素分析后仅有KL-6与ILD显著相关(P=0.000),具体见表2。

表1CTD-ILD及CTD患者一般数据对比

Tab.1Epidemiologicaldataofpatients

IndexCTD-ILDCTDPAge52.7±13.145.3±12.50.006Female/Male42/831/150.057Uyghur/Han15/3512/340.067VC%80.8±15.4103.7±87.10.071FVC%82.1±16.790.7±18.00.018FEV1%80.7±16.487.8±13.50.023TLcoSB%55.2±21.276.7±13.40.000KL-61 962.1±1 329.4259.4±435.10.000

图1 KL-6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Fig.1 Correlation between KL-6 level and pulmon-ary functionNote: A.Correlation between KL-6 level and forced vital capacity(FVC)(% predicted);B.Correlation between KL-6 level a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FEV1)(% predicted);C.Correlation between KL-6 level and 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 for single breath transfer factor of carbon monoxide method (TLCO)(%predicted).

图2 血清KL-6的ROC曲线Fig.2 ROC curve of KL-6Note: 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serum KL-6 levels.

3 讨论

KL-6(Krebs von den Lungen-6,KL-6)是日本人Kohno等于1985年发现并命名的高分子量(200 kD)糖蛋白,属于黏液素黏蛋白(Mucin mucin,MUC1)家族。

表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缔组织病发生间质性肺病的危险因素

Tab.2SinglefactorandmultifactoranalysisofriskfactorsofILD

VariablesUnivariate analysisOR(95% CI)P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OR(95% CI)PAge0.956(0.924,0.988)0.008VC%1.051(1.018,1.084)0.00FVC%1.030(1.004,1.057)0.022FEV1%1.032(1.004 1.062)0.026 TLcoSB%1.081(1.042,1.120)0.0001.097(1.031,1.168)0.004 KL-60.998(0.997,0.999) 0.0000.997(0.996,0.999)0.000

KL-6首先被建议作为肺癌、乳腺癌和胰腺癌的血清肿瘤生物标志物,但是ILD患者假阳性率较高,所以准确性低于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Kohno等人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KL-6可以作为ILD血清标志物[9-12]。

首先,本研究发现CTD-ILD组的血清KL-6浓度明显高于单纯CTD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00),通过ROC曲线分析我们发现诊断ILD的最佳血清KL-6浓度临界值为512.2 mg/L,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2%、89.1%。这与Doishita等[13]研究一致,Doishita等进行的一项涉及240例患者的研究表明,诊断CTD-ILD的最佳血清中KL-6水平为509 U/ml,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9.1%,93%[13]。Ohnishi等[14]的研究也证实,KL-6是诊断 ILD 的最佳生物学标记物,其敏感度、特异度高于SP-A,SP-D。

另外,最近一项专家共识强调了FVC%在预测CTD-ILD结局中的重要作用[15]。Winstone等[16]的研究证明,高龄、用力肺活量降低及一氧化碳的扩散能力降低是预测SSC-ILD死亡的重要预测因素。本研究发现KL-6与用力肺活量(FVC%)呈负相关,同时,本研究同样证实KL-6与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r=-0.236,P=0.024)、一氧化碳弥散量(TLcoSB%)(r=-0.327,P=0.000)及肺泡一氧化碳弥散量(TLcoVB%)呈负相关。说明KL-6可能像肺功能一样(FVC%、TLcoSB%、TLcoVB%)在检测CTD-ILD的活动及预测CTD-ILD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其次,本研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L-6升高及TLcoSB%降低是CTD患者发生ILD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样,马芹等[17]的研究证实,KL-6是CTD-ILD的发生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证明,CTD-ILD患者血清KL-6水平明显高于单纯CTD患者,KL-6是诊断ILD的重要血清标志物,且KL-6与FVC%、FEV1%、TLcoVB及TLcoSB呈负相关,说明KL-6可能是检测ILD预测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但仍需进一步纵向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肺活量负相关敏感度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肺活量的故事
2015年湖北籍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与耐力跑水平相关性研究
更 正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与研究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大学生肺活量与身体素质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