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个性化服务的智慧图书馆构建策略探索

2018-11-28陈曼曼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阅读者个人信息个性化

陈曼曼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83)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图书馆而言,如何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智慧服务,是关系图书馆读者服务建设和读者满意度的重要问题。因此,图书馆应在正确分析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智慧服务,从而有效提升读者的满意度和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质量。

1 智慧图书馆的基本内涵

智慧图书馆分为四部分内容,分别是感知、管理、服务和决策。①智慧图书馆具备感知能力。智慧图书馆对信息的感知必须精准、客观,智慧图书馆通过依托红外线感应器、计算机等设施,可以全方位地智能感知、收集、剖析以及传送阅读者的信息和有关数据等。②智慧图书馆具有管理能力。智慧图书馆的管理能力是指图书馆既可以对自身的运行进行科学的管理,又能够对阅读者的服务进行智能化管理。图书馆智能化应用程序能够第一时间收集和判断图书馆管理平台的有关信息,而且能够发现服务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同时还可以依托系统管理方略和有关资源,对这些不足加以管控,使智慧图书馆管理服务平台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③智慧图书馆具有服务能力。利用大数据技术,智慧图书馆不仅能够预估阅读人员的阅读需要,还可以预估阅读人员的服务形式,为阅读人员开展个性化阅读提供智能化服务。④智慧图书馆具有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从管理与运行的角度出发,全面保障管理决策和资源配置等的合理性,为图书馆低成本、高效率、稳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 读者需求分析

2.1 关注数据资源的价值性、可用性和开放性

智慧图书馆大数据信息的可控性、开放性、实效性和价值密度,对于图书馆的信息分析、价值发掘、发展趋势预估和管理决策有重大影响。①图书馆大数据资源的可用性是指大数据信息能够被管理程序迅速地处理、发掘,并且以数据特征集的方式集中储存、管控、查询与运用。②大数据可控性具体体现在图书馆对大数据搜集、筛选、保存、剖析与决策过程的可控。③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图书馆和其他服务企业的信息融合、互换、共享,这是智慧图书馆创造数据价值、发掘新知识、为阅读人员提供与其需求相一致的服务不可缺少的基础。

2.2 关注服务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及时响应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具体包含图书馆网络平台的智能剖析和决策、智能管理和服务、提升阅读者智慧阅读的能力等。因此,图书馆的分析与决策程序以及大数据处理程序只有非常先进,才能实现大数据信息的搜集、储存、剖析与运用。伴随着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的搜集、编辑、传播、分析与决策技术已不再是决定大数据应用有效性的关键要素。保证大数据搜集、编辑、决策过程与图书馆智能控制以及阅读者个性化智能服务需求的有效融合,是提高图书馆网络管理能力的重点。

2.3 注重读者个人信息的保护

全面打造智慧图书馆与读者个人信息的保护存在一定的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读者个人信息与阅读活动信息的搜集、筛选、加工、分析与决策过程中,对用户大数据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发掘与数据关联剖析。因此,精准找到用户大数据资源深层次挖掘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均衡点,是智慧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二是伴随着用户个性化服务的发展,图书馆所面临的数据环境日趋复杂,常规的匿名、信息加密、身份验证等技术已无法为用户个人信息提供最全面的保护。因此,建立大数据背景下的图书馆安全保护体系与第三方数据安全审计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3 基于个性化服务的智慧图书馆构建策略

3.1 了解读者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依托大数据技术对读者的阅读活动进行分析,可以全方位地了解读者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①图书馆应保障读者阅读活动大数据库具有多角度性与全面性。读者阅读活动大数据资源应包含读者的所在地区、性别、受教育程度、满意度等。图书馆应对这些阅读活动信息进行归类与储存,保证数据结构明确、有效。②图书馆应当有选择地对用户数据加以搜集与筛选,提升数据库资源的可用性与价值性。图书馆可以把阅读诉求、受教育程度、阅读经历相近的读者归为一类,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此外,图书馆还可以依据每位读者在个性特点、阅读需求方面的差别,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3.2 以读者阅读需求为基础,制定个性化服务模式

为了减少系统控制与读者服务的成本投入,图书馆会根据读者特点对其进行归类,并制定针对读者实际需求的服务策略。然而,随着读者需求的不断增多,这种根据读者群的特点确定服务方式的粗糙型管理形式不仅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而且还会导致图书馆服务成本的增高以及读者满意水平的降低。因此,图书馆应以读者的阅读需求为基础,制定个性化服务模式:①图书馆应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大数据管理系统的管理水平,实现对大数据资源的规范采集、控制、编辑、分析、筛选与决策,保证能够及时挖掘出大数据中蕴含的价值与关联要素,防止由于对数据的不恰当抽样而导致分析结果不精准、不客观、不全面。②数量众多的数据不仅使图书馆对读者的需求有所了解,而且也让个性化的服务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因此,在读者个性化服务模式构建过程中,图书馆应依照以阅读者为主导、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准则,确定有实操性的大数据策略目标,不断提高图书馆的大数据服务水平与大数据成本收益比。③读者数据呈现出显著的变化性与流动性,读者的积极参与是提升图书馆大数据资源价值性、有效性、精准性的重点。因此,图书馆在构建以大数据为支撑的读者个性化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应以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为主导,提高关键数据在搜集、管理和运用中的客观性。

3.3 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为读者提供智慧阅读服务

具体措施包括:①图书馆可以通过对读者活动信息的分析,了解读者的阅读需要与服务需要,进而提供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个性化服务。同时,图书馆应以每类读者群的需求差别为基础,建立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智能服务推介平台,实现读者群阅读诉求的精准定位与服务内容的细分,保证读者享受到最优良的服务。②图书馆可采集阅读者进行阅读的空间地点、阅读形式、阅读渠道等信息,提供以“感知情境”为基础的大数据核算服务,只有采用这种方法,才可以精准地预测读者将来阅读的地点、阅读的时长、阅读的具体内容等,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服务形式,提供个性化阅读服务。③未来的图书馆是建立在物联网基础上的,能够实现机器和机器之间、人和机器之间、人和人之间的互联,且实现空间、资源、人三类要素的交融。图书馆管理员可以通过对读者端设备的数据分析,完成对读者活动的感应和衡量。此外,图书馆还能通过对阅读者阅读活动、阅读状态、阅读忠诚度、阅读内容的分析,建立以人为本的智能服务形式。

3.4 对读者阅读活动隐私信息的安全性负责

图书馆是读者阅读活动数据的搜集者、分析者与应用者。因此,图书馆应对读者阅读活动隐私信息的安全性负责。①政府方面应出台有关的法制规章,以保障读者个人信息在搜集、储存、分析与应用环节的安全。读者享有对自我活动信息搜集、储存、运用与共享的知情权。另外,图书馆应采用先进技术保障读者个人信息的安全。②图书馆可通过对用户终端配置和运行信息的搜集,掌握读者的阅读地点、阅读时间、阅读内容等。这些读者阅读活动信息在精准体现读者阅读行为特点的同时,也许会泄露阅读者的阅读形式、阅读地点、行为途径等个人信息。所以图书馆应增强对读者阅读终端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控制,清除读者阅读活动、阅读终端设施、个体特点间的关联。

4 结语

总之,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在保证读者隐私安全的基础上,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构建基于个性化服务的智慧图书馆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而且能够为读者提供安全、高效、满意的智慧服务。

猜你喜欢

阅读者个人信息个性化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效果
阅读者的春天
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内容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民法典应进一步完善侵害个人信息责任规定
阅读者
镜头中的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