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场景化交互的数字展陈设计研究

2018-11-27卫巍

设计 2018年17期
关键词:价值研究交互设计

卫巍

摘要:文章由价值关系探讨展开,阐述场景化交互理念之于新型数字化展陈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影响现代展陈设计主客体价值关系的平衡,同时,结合场景化交互理念进行数字展陈系统设计个案研究,探讨新一代数字展陈系统设计应用的可能性。

关键词:交互设计 场景思维 数字化展陈系统 价值研究

一、价值关系偏离的现代展陈

现代展陈设计是面向公共群体,以特定信息和知识传播诉求为导向,在有限空间或区域,通过声、光、电、图像、传感装置等综合手法,为观者创造全新商业和文化体验的综合艺术设计门类。区别于传统环境空间设计,其跨专业,多领域,共系统的交叉特性,对策展人和展陈设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数字化时代,聚焦在单纯技术或者感官刺激层面的设计思考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展陈设计发展的趋势。同时,展览馆和博物馆也已经不再是公众获取系统知识体系的唯—入口,其知识体系的权威性和垄断性受到了各种新型媒体前所未有的挑战,用户获取信息途径宽度和数量较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客体地位发生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作者认为这些问题本质是设计主客体价值关系的偏离。

所谓的价值关系是指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普遍意义上理解的主体指在一定社会中的、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联系到当代展陈艺术,可以解读为如何通过合理的内容策划,空间布局,展项设置,形式设计,使传播的主客体关系达到内在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主客体价值关系的和谐共生。这里所谓主体价值是就参观受众的主观感受而言,而客体价值是就展览本身达到的传播效果而论,其本质就是如何处理展览和观众的价值关系。人们经常用“喜闻乐见”来表达两者在达到平衡时所呈现的状态。

关于展陈主客体关系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以博物馆为典型代表的当代展陈空间中的主客体关系是失衡的。一直被认为是知識体系的入口,权威象征的展陈空间,观众进入其中看到的一切实质是策展人希望呈现给公众的知识体系,而非是知识本来的真实状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观众的主观参与判断是缺失的,观众作为展陈主体的价值实际上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面对当代展陈观众流量被严重稀释以及互联网相冲突的困境,作者从交互设计的立场出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借助现代数字科技和场景交互思维为当代展陈进行全新赋能,重塑传播主客体价值关系,提升场景交互体验,实现全新数字化展陈系统模式的可能性。

二、现代展陈发展趋势综述

数字化展陈系统(digital exhibition system),简称DES,是现代展陈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较高的智能化程度,最能体现技术前沿性,体验感最强的部分,也是比较容易与观众发生互动、产生记忆共鸣的展陈场景之一。传感器、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先进技术的大量运用,使新一代数字化展陈系统具有集成性,感知性,社群性等特点。

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开始了数字化展陈以及数字博物馆建设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对文物饿数字化技术研究已较为全面。在众多声音中,较具代表性的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展陈的数字化趋势应该体现在“虚拟化,去空间化和去实体化”等方面。较之于实体展览,数字展陈实现知识的开放,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束缚,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对展品进行欣赏研究。法国的卢浮宫、德国的慕尼黑博物馆在这一方面都有着深远的研究历程,他们大多都建设了网上博物馆,将文物数字化展陈、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入其中。单是英国在1999年之后,就投资建设了400所数字博物馆。

同时,随着智能个人移动设备、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无线公共WlFI环境的普及,展陈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正由一体化机电装置,朝着更加多样灵活的智能一体化应用APP方向发展。随之带来的好处就是展览体验更加多样,管理维护难度及成本投入更少,更加轻松精确地掌握观众需求,更小的环境影响。(如图1、2、3)所示,分别是德国巴伐利亚国立博物馆(BAYERISCHEs NATIONAL MUSEUM)、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新型智慧展厅(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德国自然博物馆(Feria del libro 2014)都在尝试基于AR技术的增强现实展陈系统的数字化升级研究。

在国内,“数字圆明园互动5R体验展”,(如图4、5)所示,展示的不仅仅是圆明园数字化,还有围绕数字圆明园IP开发的相关虚拟系统和APP软件,这标志着展览空间的数字化,即观众是在虚拟界面观赏展品的。自2001年,数字北京故宫博物院正式在网站开通,数字博物馆在中国大面积建设,发展至今不仅仅博物馆馆体建设逐步数字化,博物馆展品、展览手段等均出现数字化趋势,甚至数字展览大有逾越实体展览之势。

另一种相对极端的观点则对数字的应用持反对意见,认为在展览过多的应用数字技术会不利于平衡展陈主客体价值关系。较为典型的就是法国的奥赛博物馆。奥赛博物馆并不鼓励数字展陈和触摸界面大量普及,原因在于一些成长于超真实世界的不成熟个体会分不清数字技术虚拟的超真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以及虚拟展品和真实展品之间的区别,以至于在实体博物馆触摸原作,造成真实展品的损伤。

文章认为,现代展陈的数字化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正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渗透进展陈领域。同时,物理空间保留以及可触碰的实体展品有机结合,使得数字展厅更具临场沉浸感和仪式感。至于全面的“虚拟化、去空间化、去实体化”的发展方向是否正确,我们还有待大量的实践和时间加以验证。

三、场景化交互重塑现代展陈价值关系

伴随着互联智创技术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工作生活形态被割裂细分成了无数碎片,引爆用户热情的接触点被重置,散落在多样化的生活场景中,传统设计思维发生局部位移。“场景化”一词被广泛应用,Airbnb、盒马先生、优步等创新模式见证了场景化交互思想撬动传统商业模式的奇迹。与其说是一种设计方法,更多时候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或理念而存在。在众多文化商业领域,以场景化思维指导设计,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精准地聚合碎片化需求,高效平衡设计与用户的价值关系,创作强体验互动,达到事半功倍的设计效果。

“场景化交互”,(scene interaction)是从交互设计方法中脱颖而出的全新思维方法。在传统交互设计解人、策事、筑场、创物的基础上,主张以场景作为研究重点展开对人、事、物的研究,挖掘细分场景中用户的生理及心理诉求,以价值关系为导向进行特定体验场景的建构,注重设计结果的可体验性与可感知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基于特定场景,通过某—种体验来促成足以平衡设计主客体价值关系的事件”。

价值研究很早就是交互设计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在传统的设计研究中,通过用户研究方法对目标群体的价值进行攫取与探索,进而转化为设计洞见来指导设计成为常规的研究流程与方法。但这种直接性的研究往往忽略了在用户常规生活型态下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的细分场景和价值关系。

从设计研究的视角来看,场景化交互研究下的价值关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用户在特定场景下产生预期的场景价值(scene value);用户在场景中接触的设计(服务)的设计价值(design value)以及两者在交互行为下产生的用户价值(user value)。场景化交互设计研究需要对目标用户在特定细分场景形态下,从三个不同类型的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构建出细分场景目标用户的核心用户价值。

文章认为,展陈设计的价值关系应该表述为“观众由出色的观展体验产生的相对认同感和记忆度”。现代展陈应该在功能技术基础上思考如何在让一场展览吸引观众?观展的过程中如何让观众感觉是被重视,被尊重的?如何把信息传播通道扩大,信息传播的影响时间延长?如何让展陈体验超越用户期待甚至产生情感的共鸣?

四、价值关系导向的现代数字展陈

当我们将博物馆(展厅)放在互联网数字信息社会大背景中进行重新审视,它的社会职能发生了变化,展厅不再是一辈子只去一次,到此一游的地方,而是由专业机构策划,政府支持,公众积极参与的,区别一般文化宣传机构的“社交互动场景”,甚至有人提出博物馆应该打散,散落到社区和街道当中去,成为公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充分有理由相信,在数字时代,价值关系导向应该成为数字化时代展陈设计的一种基本态度,“以价值关系为导向建构互动体验”的思想,结合“共创分享理念”,将成为构建现代数字展陈系统的思考重点。

(一)个案研究

奇妙博物馆项目是基于自然博物馆物理展示空间及形式,分析特定观展场景的用户需求,以价值关系为导向,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保持博物馆原有装饰布局基础上,以最小成本投入,探索一种全新的博物馆数字化展陈系统升级模式,同时结合商业化运作思路提出全新展陈服务框架,(如图6)所示,是场景化交互理念指导下的数字展陈设计的全新尝试。

课题组由在校学生、教师以及专业设计人员构成,基于场景化交互研究思路展开在线用户问卷调研,为期1个月,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714份。同时,结合现场观察记录研究方法,选取工作日与非工作日,分5次对浙江省自然博物进行现场观察调研记录,并将完整的博物馆参观过程,按发生的频率和程度,细分成普通观光、学习研究、维护管理等三类场景,以细分场景为基础进行用户需求的整理。

通过数据分析及设计方案反复对比,提出了从个人智能移动终端入手进行APP应用开发解决思路,(如图7)所示,该应用由AR体验、导航、朋友圈、用户管理、下载管理五个功能模块组成,分别从互动性,趣味性,安全性,及时性等方面体现出现代数字展陈的场景价值。

通过该应用,(如图8)所示,用户在身处博物馆物理展示空间的同时,可以更及时获取展览线上信息;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自然临场感体验;可以更直观地对自然生物标本进行全方位观察;可以获得更加全面系统的自然历史文献资源;也可以对收集的自然及生物知识进行轻松管理和分享。同时,通过APP采集用户信息(包括参观频率、日流量、月流量、热点展品、热点展区、热门数据下载等信息),并通过大数据的交叉复现,交叉验证技术,准确把握用户真实需求,为实现消息定向投递,展览主题策划,展馆精细化管理等决策行为提供有力支持。

为了更好平衡设计价值主客体关系,体现出更强的用户参与性,在“奇妙博物馆”1.0版本中,设置了AR增强现实扫描功能模块和记录功能模块,(如图9)所示,用户可使用扫描功能发现博物馆中有趣的隐藏虚拟生物,并与之实现丰富的互动交互,同时基于用户参观行为的社交属性,允许通过该应用提供的记录模块将奇妙的互动体验拍照或摄像记录下来,与朋友和家人分享,实现展览信息的自我生长与复制。

(二)案例特点

基于场景化交互理论指导下的奇妙博物馆数字APP项目,充分关照细分场景的用户需求,突破了常规展陈的思路,顺应互联网科技发展的潮流,将科技与艺术,商业与管理巧妙结合到一起,有效平衡了现代展陳中的主客体价值关系,使现代博物馆(展厅)在众多新型媒体的包围中脱颖而出,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型知识体系流量入口。具有以下4点优势:

1.趣味性:相较于传统展厅的静态展示,基于互联网思维,观众使用智能移动设备与标本展品产生多种维度的互动,极大增强了专题展厅的可玩性,结合游戏型参观模式的设置,使专题展厅不再是一辈子只去—次的地方,使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经常想去的课外活动场所。

2.扩展性:相较于传统展示硬件数字化升级带来的空间限制,基于移动端应用的智慧型展厅借助专业数字化手段,在有限场馆物理空间内,可以不断持续扩展和深化展示内容与形式,预留了极佳的扩容可能性。

3.经济性:相较于传统数字展厅的声光电硬件设施改造,基于移动端应用的成本投入更低,保持原有格局不破坏的基础上,充分调用观众自带移动智能设备,与现有标本展品互动,全面提升博物馆参观体验。同时,区别传统的互动硬件设备的维保成本支出,新型智慧展厅提供了更加经济的成本控制。

4.环保性:区别于传统展厅硬件升级带来的装、修噪音材料带来的健康影响,基于移动端的智慧展厅不会对现有展厅环境产生任何额外污染。结论

2015-2017年是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建设的井喷期,小镇客厅作为特色小镇的标准考核指标之一,得到了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项目快速推动。区别于传统博物馆展陈设计,小镇客厅本质上属于特色文化类展陈,主要展示一个区或街道的建设成绩,工作思路,配套政策和发展愿景,兼具向领导汇报以及对外招商的功能。作者有幸受邀参与主持了其中的数个项目的设计工作,在参观和学习同类项目的过程中,发现了现代展陈行业不少问题,有感而发。

科艺融合是现代展陈设计的必然趋势,从单纯的功能设计上升到文化意识形态的哲学思考是设计研究的必经之路。不当的设计策略,缺失的场景化交互研究,位移的用户价值关系导向,都无法与用户建立有效价值路径,造成设计项目整体价值的缺失。

本文基于现代工业设计理论,阐述场景化交互理念之于新型数字化展陈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影响现代展陈设计发展,结合场景化交互设计理论概述,通过数字展陈系统设计个案研究,探讨新一代数字展陈系统在小镇客厅中设计应用的可行性,为正在全面推进的特色小镇客厅展陈设计提供设计思路和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价值研究交互设计
浅谈交互设计流程中的视觉因素
超数字化: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关于篮球游戏在高职篮球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浅谈古典文学与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探析乡村治理主体几个相关问题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应用型背景下音乐专业声乐表演中表现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