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2018-11-26邹亚锋刘娟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产业布局生态经济

邹亚锋 刘娟

【摘 要】 本文基于对生态经济与生态产业的理论分析,以“库布齐沙漠复合生态产业模式”为例,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角度,对其成功经验进行总结,进而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生态产业模式的机制构建: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的约束机制;变革产业模式为动力的创新机制;加强政企合作的责任机制;推进改善民生为目的的扶贫机制;完善公共服务,改善生活条件。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经济;产业布局;库布齐沙漠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能源需求大幅度攀升。能源的不间断开发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诸如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受损等环境危机的加剧,严重破坏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本文以库布齐沙漠复合生态产业为例,希望通过实践探究能够寻求一种适合民族地区发展生态产业的新模式,并且围绕库布其沙漠通过“林光互补”、“农光互补”、“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多种创新的经济模式,探讨以打造“防风+治沙+发电+农林+旅游”五位一体化的国家级新能源发电复合治沙产业的成功经验,坚持在严峻的环境条件下,將“沙地变绿地,光能变电能”,从而实现沙漠治理、生态发展、产业升级、精准扶贫的驱动协调发展。

一、“库布齐沙漠复合生态产业模式”发展现状

1、生态现状

截止至2017年,30年的治沙探索与经验积累,库布齐沙漠治沙已见成效,生态制备覆盖率由2012年的16.21%提升到2017年的56%,沙漠区森林覆盖率由不到百分之一增长到15.73%。库布齐沙漠治理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在培育和保护沙漠生物多样性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当地构建的沙漠种质资源基地,面积达到500万亩,超过1000种耐旱、耐寒、耐盐碱的植物得到保护。

2、产业体系现状

库布齐沙漠生态产业的出现,带动了沙漠中药、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等产业蓬勃发展,使当地达到生态改善、民生发展、企业收益的良性循环。在库布齐沙漠生态太阳能光伏项目中,1GWp的发电项目,可通过光伏发电800MWp、光热发电200MWp,每年可发电14.7亿度,大大降低了碳排放量,并治理沙漠78000亩,且实施光伏项目所运用的条件,都是在完全未利用的荒沙地中进行的。

二、边疆民族地区生态产业发展经验探索

1、深化制度改革

库布齐沙漠,曾经的“死亡之海”,经过三十多年的转变,如今已是植被覆盖率达50.23%的“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不仅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谁承包谁受益”的生态治理方式到“政府引导,企业为主,民众参与”的综合治理,建立了一套“产权化、市场化、制度化、产业化”的保障体系和作用机制,充分使社会力量积极融入发展库布其沙漠经济模式的队伍中来,发挥企业的作用和优势,创新边疆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生态产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

2、创新产业模式

“库布齐沙漠复合生态产业模式”是一种发展沙漠生态经济的新模式,基于特殊的生态环境,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的经济价值依托生态效益和社会服务得以实现。库布齐沙漠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治沙经验到近几年发展生态产业,通过“林光互补”、“农光互补”、“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多种创新的经济模式,打造“防风+治沙+发电+农林+旅游”五位一体化的复合产业模式。

3、加强技术运用

生态产业时代是一个技术时代,它要求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以技术为基础,加强生态产业发展的技术运用。库布齐沙漠从一开始治理荒漠化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到之后探索独具特色的“沙漠水气法种树新技术”,再到后来利用太阳能发展光伏,“库布齐沙漠复合生态产业模式”的发展历程,也是其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信息时代,企业内外部信息的通达性、灵敏性、前沿性对生态产业的良好发展至关重要,要强化技术对生态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4、鼓励民众参与

随着生态革命的进行和技术的改进,生态产业发展的规模不断扩大,“库布齐沙漠复合生态产业模式”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增加产业发展中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比例,种植药材、养殖牛羊、发展旅游业,合理安排利用劳动资源,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生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有效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致富。

三、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生态产业模式的机制构建

1、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的约束机制

环境是生态产业发展的资本,也是制约生态产业发展的基本因素。将生态资产转换为经济建设的资本,最终实现生态功能向社会服务功能的转变。“库布齐沙漠复合生态产业模式”发展生态复合产业是建立在沙漠化治理的基础之上,在其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各种自然生态因素对产业发展的承受度,同时强调积极开发自然资源,将自然优势转变为生态产业的发展动力,目的是将自然环境的调节功能、经济生产效益、社会生活水平进行整合,作为对生态产业发展的评估条件,从体制改革、技术革新和行为诱导入手,调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协调,创建“资源得以高效利用,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的约束机制。

2、变革产业模式为动力的创新机制

产业模式的创新与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动力、政策为导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生态产业创新机制,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综合发展三种产业,产品相互融合,并合理分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充分利用技术、市场、基金、政策、民意等因素,构建出一个有机的系统,每一个产业发展的驱动要素就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物体,其特征的表现与良性发展,就是整个生态系统完善运行的组成部分。

3、加强政企合作的责任机制

生态产业的良好运行,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的主力作用,二者更应该相互合作,共同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社会责任。

4、推进改善民生为目的的扶贫机制

(1)发展生态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发展生态产业,将生态建设与生态经济统筹发展,推动产业转型,促进形成生态产业的规模化,通过生态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带动创业、就业市场正向发展,增加民众收入。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规律,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2)增设劳动岗位,增加民众收入。不断创新企业发展与改善民众生活、增加收入相结合。合理分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比例,对农牧业进行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根据当地特色发展旅游业等,坚持“五业同兴”,即“企业+产业+就业+创业+学业”,将农牧民的创收融入生态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来,增加多种类岗位设置,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在为生态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提高当地农牧民的收入水平。

5、完善公共服务,改善生活条件

发展生态产业,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满足民众基本公共需求,通过推进公共教育体系建设、改进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促进创业就业的发展等,改善民众生活条件,提高其生活水平。

四、结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好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鉴于库布齐沙漠治理面临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以及引发的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重要性和复杂性,应立足边疆民族地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沙漠化地域,以维护生态系统安全为目标,构建生态产业的发展模式,探索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如松.产业生态学和生态产业转型.专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研究新进,2000.7.24-31.

[2] 吴寒冰,张学玲,王恕立.生态文明视野下主导产业成长机制构建——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3.11.49-53.

[3] 钟书华.工业生态学与生态工业园区[J].科学管理研究,2003.23.58-60.

[4] 黄德春,董宇怡,刘炳胜.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分析[J]. 资源科学,2012.4.688-695.

[5] 朱鹏颐.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战术探討[J].中国软科学,2015.01.14-19.

[6] 刘泾,刘振泽.我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及体系建构[J].发展经济.2011.01.31-36.

[7] 西北荒漠化地区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J]. 岳文河,何丽红.科技广场.2011.08.29-34.

[8] 张丽君,杨秀明,于倩.精准扶贫背景下内蒙古贫困特征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7.4.199-204.

【作者简介】

邹亚锋(1984—)男,湖北荆州人,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信息系统.

刘 娟,女,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边疆民族地区产业布局生态经济
元宇宙价值链与产业政策研究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安徽省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评价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风电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漫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实施难及整改措施
我国都市工业园的家具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对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江西省高铁经济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