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围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意义显化翻译考查

2018-11-26喻娟

校园英语·下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英译本文学翻译围城

【摘要】本文通过对《围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源语/目标语语际对比和分析,考查《围城》英译本中有关明喻修辞手法的翻译特征。为了增强代表性,本研究选取了《围城》中出现频次极高的“像”字词语或相关结构(557例)及其英译文,重点关注表示“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意思的动词(403例)的英译文。语料库研究表明:对明喻信号词“像”字的翻译,《围城》英译本以增译、省译和意译等方式进行意义显化翻译。本研究指出,《围城》英译本进行意义显化翻译的动因主要是语言文化差异动因以及译者动因,后者具体表现在译者的翻译目的和对目的语文本读者的关注。

【关键词】《围城》英译本;平行语料库;“像”;文学翻译;意义显化

【作者简介】喻娟(1988.1-),女,硕士,汉族,江苏南京人,现任职于武汉商学院中西方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商学院校级科学(青年)研究项目“《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2016KQ008)。

一、引言

文学大师钱钟书毕生学贯中西,创作独具匠心,《围城》是其一生的代表作。书中各类比喻一应俱全,喻体新颖写比喻形式多样,且富含讽刺性和哲理性。《围城》英译本的两位译者,珍妮·凯利和茅国权注重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也包含了很多翻译技巧,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本文试从具体的语言因素——明喻信号词“像”字入手,采用语际对比的模式,以概率和统计为手段,从源文本及其英译本之间相互作用在语言层面的表现来探索翻译语言意义显化的特征及其动因。

二、文献回顾

显化假设最早是Blum-Kulka(1986)提出的。她从衔接数段的明细化角度提出了翻译过程中的显化假设。Baker(1993)在前人研究成果(Vanderauwera, 1985;Blum-Kulka, 1986; Shlesinger, 1991等)的基礎上,首先提出了翻译共性或翻译普遍特征的假设,并论述了利用语料库研究翻译共性的可行性及其意义。此后,国内外学者对该主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参见Klaudy 1998; ?ver?s 1998; Olohan & Baker 2000; 许文胜、张柏然 2006;胡开宝、朱一凡2008;胡显耀、曾佳2009;王克非、胡显耀2008,2010)

对于上述基于语料库的显化翻译研究,胡开宝(2011)提出这些研究“对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的研究不大关注,而对于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的搭配研究和语义韵研究更是很少有人问津……采纳的多是翻译产品/目标语取向的视角,着重探讨翻译文本相对于非翻译文本而言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特征”。

鉴于此,本研究将基于《围城》平行语料库,探究如何在具有可比性的源语/目的语语际对比的研究模式下,对翻译文本的意义显化现象及其动因进行考察。

近几十年来,对《围城》英译本的翻译研究大多应用关联理论或功能对等理论分析《围城》的幽默语言、文化现象的翻译,鲜有基于源文本及译文本之间的语际对比关系,对译本意义显化特征的研究。

本文拟在语料库视角下探讨《围城》英译本中明喻信号词“像”是否存在意义上的显化翻译、译者采用了何种翻译策略以及相关的动因。

三、研究设计

本文的观察语料是《围城》的英译本,参照语料是《围城》。观察语料库和参照语料库由笔者自建。

本文以定量定性详解后的描写为目标,力争主要选取出现次数足够多的样本词(词组)作为研究的观察点。具体做法是,首先,运用HyConc生成《围城》的1字词表、2字词表、3字词表和4字词表,选出了字频极高(557例)且比较具有研究意义的词“像”来作为研究对象。接下来,笔者对照观察语料库和参照语料库对一些词进行了进一步的观察,剔除了作为副词意为“好像”的115例,作为介词意为“比如、例如”的29例,作为固定词语像样、全身像、像话等的10例,最后剩下作为动词意为“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的403例。该意思作为明喻的信号词之一,是笔者的重点关注对象。

确定了观察点、观察语料库和参照语料库后,笔者通过对比观察语料库和参照语料库,进行词汇意义的比较。

四、结果与讨论

1.《围城》英译本中明喻的翻译策略。《围城》英译本的意义显化翻译策略主要有增译法、省译法和意译法。

(1)增译法。首先,凯利和茅国权在翻译明喻时,遇到原著文本中的本体和喻体的共性未明确表明时,往往会将两者的共性加以解释,从而防止目标语读者因为文化差异而不能理解译文。例1:“只有自己像伊索寓言里那只没尾巴的狐狸。”(钱钟书,2008: 262)

“He stood out as uniquely ridiculous as the fox with no tail in Aesops fables.” (Kelly & Mao, 2003: 272)

源文本中,钱钟书并未将“没尾巴的狐狸”与方鸿渐之间的共性点出来,而在英译本中,两位译者将这个共性清晰地翻译成了uniquely ridiculous,将方鸿渐当时因未收到聘书所处的窘迫境况凸显的更加醒目,将方鸿渐的无助与懊恼生动地展现在目标语读者面前。例2:“鸿渐惊骇她会这样毒手,看她扶桌僵立,泪渍的脸像死灰,两眼全红,鼻孔翕开,嘴咽唾沫,又可怜又可怕……”(钱钟书,2008: 333)

“Appalled at Jou-chias viciousness, and seeing her standing there stiffly holding on to the table, her tear-stained face as pale as dead ashes, her eyes all red and her nostrils flaring, swallowing saliva, he felt both pity and fear.” (Kelly & Mao, 2003: 348)

源文本中,“泪渍的脸”是如何地“像死灰”,钱钟书并未提及,而英译本的对英译文 “her tear-stained face as pale as dead ashes”却增添了两者的共性pale,这样的增添无疑让孙柔嘉在与方鸿渐彻底决裂后的心灰意冷跃然纸上,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了这对夫妻分离的偶然以及必然性。

(2)省译法。其次,当源语言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性对于目标语读者不是那么明显或难以理解时,两位译者就会省去喻体,着重表述二者之间的共性,保证目标语读者能够流畅自然地阅读译文。例3:“无论如何,从此他们俩的交情像热带植物那样飞快的生长。”(钱钟书,2008: 13)

“Be that as it may, from that point on their friendship grew with the speed of a tropical plant.” (Kelly & Mao, 2003: 16)

此处,钱钟书把“交情”比作“热带植物”,形容鲍小姐和方鸿渐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二者的共性在于快速改变。两位译者在处理这个比喻时,并没有亦步亦趋地对应原文,追求形式上的对应,而是将二者快速改变的共性翻译出来,并省略了源语言的喻体,避免目标语读者摸不着头脑的情况。例4:“那年春天,气候特别好。这春气鼓动得人心像婴孩出齿时的牙龈肉,受到一种生机透芽的痛痒。”(钱钟书,2008: 44)

“The weather that spring was especially beautiful. Stirred by the invigorating spring, men, like infants cutting their teeth, somehow itched painfully from the budding of new life.” (Kelly & Mao, 2003: 48)

源文本中,“人心”被比作了“婴孩出齿时的牙龈肉”,形容方鸿渐在春气的鼓动下蠢蠢欲动,百无聊赖下回国后第一次拜访了苏文纨。二位译者并沒有死板地将这个明喻按照字面翻译,而是省去了源语言的喻体“婴孩的牙龈肉”,用“like infants cutting their teeth”和“itched painfully”将方鸿渐想要利用苏文纨排解自己受春气搅动的躁动情绪描述得生动形象,让人拍手叫绝。

(3)意译法。最后,如果源语言中有关本体或者喻体的描述过长,两位译者就会采取意译法,用同位语的形式对本体或者喻体进行进一步的描述,从而避免目标语读者对译文产生畏难情绪,保持译文阅读的趣味性。例5:“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的中国人的脸。”(钱钟书,2008: 2-3)

“Her son, not yet two years old, had a snub nose, two slanted slits for eyes, and eye brows so high up and removed from the eyes that the eyebrows and the eyes must have pined for each other-a living replica of the Chinese face in newspaper caricatures.” (Kelly & Mao, 2003: 5)

源语言中,对于本体的描述长达5个小分句,内容涵盖了孩子的年龄、鼻子、眼睛和眉毛,如果两位译者刻板地追求形式上的对应,对于目标语读者肯定是不能理解甚至会产生歧义。因此,在英译文中他们巧妙地将喻体作为本体的同位语,将孩子的形象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并且还让目标语读者明确地掌握住了这个句子的着重点:这个孩子的形象像极了讽刺画里中国人的脸。

2.《围城》英译本对明喻的意义显化的动因。笔者认为,《围城》英译本对明喻进行意义显化翻译主要源于语言文化差异动因以及译者动因,后者具体表现在译者的翻译目的和对目的语文本读者的关注。

首先是由于英汉语言文化存在差异。“翻译涉及的两种语言在社会和文化上的差距越大,可能越需要解释性的显化”(柯飞,2005)。在《围城》英译本中,涉及明喻的翻译处理均频繁运用显化手段。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源语文本生成过程中,作者常常隐去与读者共享的或读者已知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胡开宝、朱一凡,2008)。要将在某些地方缺乏交集的文化产生呼应之处,译者不得不增添或者删除信息,否则目标语读者很难理解源语言本体和喻体的共性或者根本不能理解译文。

其次,译者充分发挥了主体性,在翻译的过程中始终不忘考虑他们的翻译目的和目标语读者。珍妮·凯利和茅国权在对《围城》英译本的介绍中就写道:“我们希望此英译本能够促使人们对钱钟书及其作品产生更大的兴趣。” 两位译者在 翻译《围城》英译本时,对于富含中国文化的内容,两位译者更多使用的注释法和音译法(加增译法或注释法),注重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从而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精髓、赋予读者更多机会来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而一旦出现可能对目标语读者无法理解的内容,他们就会采用省译法或是意译法,保证读者的流畅阅读,因为翻译是一种交际,“不对信息接受者的作用进行全面的研究,对交际的任何分析都是不完整的”(Nida & Reyburn, 1981)。

五、结语

本文基于平行语料库,考查《围城》英译本中以“像”为信号词的明喻翻译发现:1.英译本中对于明喻翻译存在一定的意义显化翻译倾向;2.英译本中对于以“像”为信号词的明喻的意义显化,以增译、省译和意译等翻译方式存在。通过意译显化翻译,凯利和茅国权清晰地表达出了源语言中本体和喻体的共性,使目标语读者能够在不影响流畅阅读的情况下体会到钱钟书的嬉笑怒骂、幽默讽刺。影响两位译者对《围城》英译本进行意义显化翻译的动因主要是语言文化差异动因以及译者动因。

参考文献 :

[1]胡开宝,朱一凡.基于语料库的莎剧《哈姆雷特》汉译文本中显化现象及其动因研究[J].外语研究,2008.

[2]胡开宝.语料库翻译学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3]柯飞.翻译中的隐和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4]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5]Kelly,Jeanne & Mao,Nathan K.(Trans.).Fortress Besieged[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猜你喜欢

英译本文学翻译围城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道德经》译本及其序言初探
追忆黄蜀芹:敢拍《围城》,尽情绽放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社交电商的“围城”
从《静夜思》的两种英译本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
浅析葛浩文《呼兰河传》的英译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探究
围城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