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8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2018-11-24

当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天坑当代农村

(本刊已增设网络渠道选登读者留言。本刊微信公众号(id:dangdaizazhi)将定期组织线上评刊,推动新媒体与纸刊的互动阅读。留言一经采用,均有稿酬及赠刊。我们期待读者鲜活、中肯、丰富多元的短评。)

读者:刘爱玲

读《胡不归》,作者延续了《春季里那个百花香》的切入方式,由人的精神需求人手,虽然探索的仍然是农村的精神面貌与走向,但显然比《春季里那个百花香》有更深入的思考。侯波对农村生活极为熟悉,娓娓道来,有诗意有烟火。通过对这个人物的塑造,侯波实际上是在探索今日农村人心走向的出路,让我们看到乡贤在一个地域里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那作用带着弹性,伸入到了直线方块到不了的地方,使许多难题迎刃而解。

读者:陈军

同为上海画家画的两幅反映南京解放的油画,一幅是《占领总统府》,名声鹊起,我也知道,但它反映的事件是假的;另一幅是《4.24晴空万里-南京1949》,鲜为人知,我更是一头雾水,但它反映的事件是真的。读完《1949年的总统府》,我只能感慨,假作真时真亦假,反之亦然。

读者:王兵

周大义、何本善两人最后究竟说了些什么?安妮律师和“我”惊疑!合上《血灯》,还让人深嘘。这是小说的风眼,读起来别有洞天,一个和自己的养女;一个和自己的亲生子女。作者王松让读者咀嚼文字与人物命运时多了种关于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叩问和意趣的思索,小说释放的血灯信息有所指,使阅读提升了生命的审美价值。

读者:王伟锋

推荐侯波,理由有三:一是侯波老师的叙事一如既往的好,沉实有力,沉稳大气,沉静开阔;二是小说主题深沉,直面当下乡村境遇,将复杂的当下乡村书写得真实自然,“田园将芜,胡不归”,不回避,不渲染;三是结构宏阔,各色人等次第出场,复杂丰富而又层次分明,许多情节和细节可触可感,读后令人百感交集!

读者:郑伟才

本期最打动我的是张雅文老师的《妈妈,快拉我一把》,感人至深,未成年犯罪题材在变革时代急需重视。周边确有很多这类性格缺陷的少年,看他们迷茫挣扎,他们是社会大环境的产物,是家庭环境的缩影,改善环境就是拯救他们,拯救他们就是拯救我们自身。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是根源。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要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承担起我们的责任,不做制造恶的工厂。

读者:贺麒公

推荐肖克凡的短篇小说《特殊任务》。他朴素地写,娓娓道来,对题材有一种天然的驾轻就熟之感,举重若轻的笔法令人惊讶!他对那个时期的生活窘迫,如饥饿、割资本主义尾巴、供给制等,都有精准地描述。小说展现了踟蹰时代的世道人心,令人忐忑。

读者:孙平

很久没有看到描写女白领在美国职场上是如何打拼如何生活的小说了,短篇小说《交流电》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女主人公白爽是个一心想在异国他乡有出头之日的大龄女青年。她的内心目标、她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成功地过上优雅的生活。可惜,现实是残酷的。她的努力,甚至搭上了自己的清白,失去了男朋友,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

读者:谢志新

鹰在30多岁时会自然老去,有一种勇敢的鹰会拼尽全力飞到雪山之巅,在那里拔去老化的脚趾、羽毛和喙,然后慢慢长出新的脚趾、羽毛和喙,获得重生。柳喻的短篇小说《阿伊赛麦之鹰》,以细腻的笔触,塑造了池小英、池小萍、陈启文这三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作为律师的池小英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勇敢地飞越了人生的阿伊赛麦雪峰。

读者:阿废

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处理好了,其他问题迎刃而解,针对中国当代的农民现状,农村工作采取什么样的工作方法最有效?不仅广大的乡村干部们应该认真思索,而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们也在积极寻觅探索。本期小说《胡不归》即是这样典型的范例,文中主人公处理村民问题的方法——抓软肋(个别刁滑村民最怕什么),施恩惠(针对爱贪小便宜的村民施以小恩小惠),很值得广大乡村干部们学习、借鉴,凭此,推荐该文为本期最佳。

读者:王西江

记得住的乡愁,挡不住的落寞。新时期下的农村和农民正在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渐渐失去乡村特有的风貌,农民特有的质朴,中国的农村正在加速变得不像农村,中国的新一代农民正在逃离土地。侯波先生的《胡不归》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反映当下农村生活的力作,从作品中读到作家通过体验生活而煲出的原汁原味的麻辣烫味道,作品非常现实,非常接地气,用深厚的功力,为21世纪的农村画出了一幅精准的世态素描。投为本期最佳。

读者:老贾

这一期的作品里,我推荐张学东的《阿基米德定律》。两个人虽然都生活在城市,但在他们的心中,都觉得自己在城市中无根,在故乡无家。然而,本没有交集可能的两个人,却因为这笔“租”的生意,在短暂的相处之中,彼此温暖了对方。我觉得,现实生活中,这样平凡,甚至说比他们活得更低层的人还很多,需要社会的认同、帮助和鼓励,而这可能也正是作品所要讲述的,想要给读者揭示的,也是我们需要在读作品之后沉思的。

读者:欧阳明月

推荐《妈妈,快拉我一把》为本期冠军。说到青少年犯罪问题,上了年纪的人大概都还记得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和電影《少年犯》,前者由宋丹丹和《人民的名义》中饰演祁同伟的许亚军主演,后者由迟志强演唱的主题曲《心声》当年在青少年中风靡一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产生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很多,几乎在青少年成长的每一阶段,都有不可预测的潜在风险和陷阱,“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读者:三月草

天坑本来是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世外桃源,那里的人们过着自给自足互助互爱自然纯朴的生活,虽然物质匮乏文化落后,但精神快乐满足无烦恼忧愁,幸福指数很高,但不速之客小刘老师的偶然闯入打破了天坑人生活的宁静,他给天坑人带去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国当今社会的种种弊端,尤其是引去了利欲熏心的开发商,竟然要对天坑进行“强拆”,简直是天坑人的毁灭性灾难,具有十分深刻的警世意义。

猜你喜欢

天坑当代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天坑探奇
中国中产阶级音乐的人文观察
论当代女摄影师作品中的个人视角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当代》背后的当代
长寿之乡——乾龙天坑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