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伤痕》发表四十周年记

2018-11-23章洁

世纪 2018年6期
关键词:复旦大学伤痕手稿

章洁

【本刊讯】本刊第5期独家发表孙小琪女士的《我推荐小说〈伤痕〉发表前后》一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经《世纪》杂志微信公众号、澎湃等新媒体转发后好评如潮,仅澎湃·镜像频道一周内点击量即逾31万,众多读者纷纷在后台留言,表示时隔多年,终于看到完整的有关《伤痕》的信息,给读者呈现了此文得以面世的全部过程。

1978年8月,小说《伤痕》在《文汇报》发表后迅速在全中国引起轰动,按照《伤痕》作者、当代著名作家卢新华本人的话说,当年全中国读者读《伤痕》的眼泪,虽不至于流成一条河,流成一条小溪还是可能的。40年过去了,“伤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一篇小说,而在于它揭开了新时期文学的序幕,这股文学力量迅速集结,在广大人民群众心里引发共鸣,于无声处汇聚成思想解放运动,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上下合力,真正实现了人们精神上的反思和解放。

10月10日上午,卢新华向母校复旦大学图书馆捐赠了《伤痕》的手稿、读者来信等珍贵资料,“新时期文学第一潮——《伤痕》手稿、图片、绘画、资料展”在复旦大学文科图书馆开幕。在卢新华捐赠的这批资料中,有读者从全国各地写给他的1000多封信件,不难感受到《伤痕》发表后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力。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本刊主编沈飞德和副主编崖丽娟等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参加了稍后在中文系举办的纪念《伤痕》发表40周年座谈會。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教授主持纪念座谈会,他手持《世纪》第5期向与会者介绍了作为《伤痕》发表推荐者的回忆文章,并对孙小琪文给予充分肯定。

(作者为《世纪》杂志编辑)

猜你喜欢

复旦大学伤痕手稿
灯自己是伤痕 [外一首]
作家手稿
天价手稿
中山医院及分院画卷
罗丹手稿
上海精准医疗大数据中心成立
A hole in the board
与考生签“确认书”,复旦大学是否有过?
一道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再拓展
大画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