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岂能“志”在做官而非做事

2018-11-22丁晓中

党的生活(江苏) 2018年5期
关键词:做官选人干部队伍

■丁晓中

王融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出身于士族高门,少年聪慧,涉猎广博。察看一下王融的人生履历,在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外表之下却有着一颗躁动不安的心。王融向齐武帝毛遂自荐,任职秘书丞,以后又任丹阳丞、中书郎。有一次,齐武帝命人画《汉武北伐图》。王融从中窥见齐武帝的心思,因此上奏疏,陈述伐魏的重要意义,全然不顾当时的形势和南北力量对比,为一己之私,不惜置朝廷、百姓于水火,丧失了一名公忠体国臣子的政治操守。

王融善于揣摩上意,深得齐武帝的欢心,不断升迁,但他觉得如此按部就班进步,何日才能实现自己人生的大目标呢?时光荏苒,功名未就,王融越来越焦躁。公元493年7月,齐武帝病危,王融认为这是建立不世之功、做三公宰辅的绝佳机会,于是不惜铤而走险,谋划政变。然而,王融错误判断了形势,夺权失败,被赐死于狱中,时年26岁。

王融之后,岂又乏来者?变化的是历史舞台,不变的是人性。对于如今一些人而言,做官要趁早是他们的信条,人生目标就是做官、做大官。他们也许没有“三十内望为公辅”的大目标,但有着先定一个“三十内望为科级、四十内望为处级”的小目标,有着王融一样的躁进之心。他们耐不住寂寞,守不得清贫,坐立不安,不时为升官“着急上火”。他们精心设计几年上一个台阶的“发展道路”,精力不是用在脚踏实地做工作上,而是用在迎合领导、做表面文章、哗众取宠、联络“感情”、奔走“上层路线”上。而这些手段被他们视为实现所谓人生目标的终南捷径。因为他们“志”在做官而不是做事,所以只有自己的私利,没有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没有党和国家的事业。

如何避免王融之类的人进入我们的干部队伍?首先要加强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教育解决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总开关”决定着干部的人生追求,支配着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上不合格,经不起风浪,这样的干部能力再强也不是党需要的干部。不应忘记的是,苏联解体之时的那些新贵们可都曾是党的领导干部。

其次要有良好的选人用人制度。建立和完善干部推荐、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措施办法。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干部,看政治忠诚、政治定力。建立比较完备的选人用人制度,才能为选贤任能提供制度保证。

最后要落实好制度。“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良好制度的落实最终依靠人。选贤任能是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的责任。我们要秉持为事业选人用人的强烈责任感,恪守公道正派,把良好的选人用人制度落实好。只有这样,让王融这种没有政治原则、搞钻营投机的人被摒弃于干部队伍之外,才能建成一支忠诚、干事、担当的干部队伍。

猜你喜欢

做官选人干部队伍
“做官”的目的是什么?
做人做事做官“十不如”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新时代选人用人的基本规范——解读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立心守正——做官不可“厚黑”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吴堡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政治标准
选人用人求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