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望闻问诊』四维体系补干部管理监督『四个不足』

2018-11-22常冬海

党的生活(江苏) 2018年5期
关键词:监督干部政治

■常冬海

在管理监督对象上,从『点上督』转变到『全面管』仍存在盲点; 在管理监督内容上,从『单项性』转变到『多样化』仍存在难点; 在管理监督方式上,从『一时严』转变到『常态严』仍存在弱点; 在管理监督效果上,从『被动严』转变到『主动严』仍存在痛点。

面对干部工作新常态,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制度,把从严从实的要求贯穿于干部工作的全过程,务求管到实处、严到份上。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依然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四个不足:

在管理监督对象上,从“点上督”转变到“全面管”仍存在盲点。如何规范“一把手”用人用编用财行为,强化关键岗位干部“为官不为”问题的监督处置力度,新提拔干部“痕迹”管理和跟踪考核,年轻干部监督管理关口前移,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学习等方面,都还需要再实践。

在管理监督内容上,从“单项性”转变到“多样化”仍存在难点。如何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增强干部德行考核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细化对现任职务履职能力评价的考察要素,在实践锻炼中快速历练成长等等,还需要再探索。

在管理监督方式上,从“一时严”转变到“常态严”仍存在弱点。如何推动干部优进绌退,立体评价干部,提升干部监管工作的实效性和精准性,构建“带病提拔”风险全程防控链条,强化选人用人责任担当等等,都还需要再深化。

在管理监督效果上,从“被动严”转变到“主动严”仍存在痛点。如何从制度层面确保专项整治成果固定,完善干部监督信息共享机制,细化“为官不为、为官乱为”情形,规范调整处置方式程序等等,都还需要再研究。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干部管理监督要形成日常严管、约束的新机制,管理监督内容要有新要求,要聚焦管理监督对象,形成整体效应,进一步落实责任。兴化市坚持“严标准、督执行、提升公信力”,注重“管早、管小、严在平时”,运用系统化思维,构建“望闻问诊”干部监督四维体系,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保驾护航。

“望”清“神色形态”,精度上规范程序强执行。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以实地调档审阅、现场座谈测评等方式,推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精准规范执行。深入贯彻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坚持完善评议结果反馈整改制度。

“闻”准“微情虚实”,维度上把握重点抓关键。抓好党政领导干部、年轻后备干部等重点对象的管理监督,细化履职担当、选人用权、自身建设等方面监督重点,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知其长、明其短。从细抓起,领导干部分类分级个性化监管;以小带大,紧抓关键少数促成“头雁效应”;见微知著,运用大数据思维推进干部监督信息库建设。

“问”实“体征兼症”,广度上互通协作早预警。管理监督工作贵在“早”,重在“防”,健全与纪检、审计等职能部门的协作查问机制,全面掌握干部情况,前移监督关口,及早作出预警防治,以监督工作的提前量赢得干部工作的主动权。借助经济责任审计强化监督实效,借助纪检巡视巡察提升监督合力,借助“三员一网”资源延伸监督触角。

“诊”好“三病四痛”,深度上系统整治树新风。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激励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保障,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提升干部监督工作引导性,着力将基层干部的精气神凝聚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上。零容忍,建立健全干部选任“熔断”机制;不护短,建立健全干部履职“喊停”机制;重引导,建立健全干部关爱“排忧”机制。

猜你喜欢

监督干部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夯实监督之基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