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2018-11-21张先强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1期
关键词:先心病准确度特异性

张先强

摘要 目的:分析在临床中应用心脏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产前筛查的准确度。方法:收治接受胎儿产前筛查的孕妇993例,均实施产前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生产后7d内实施新生儿心动超声检查,对于流产和死亡胎儿给予解剖学病理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先心病的诊断状况,分析心脏超声对先心病产前筛查的准确度。结果:产前心脏超声对先天心脏病的诊断准确度99.70%,特异性99.90%;产前心脏超声同新生儿心动超声检查、解剖学病理检查对不同类型先天心脏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心脏超声对先心病产前筛查的准确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可根据该诊断结果及时评估是否终止妊玉反。

关键词 心脏超声;先心病;准确度;特异性

先心病是由于遗传、药物和炎症等因素引发胎儿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心脏病。先心病患儿通常会存在心血管结构异常,影响新生儿的血液循环,其临床死亡率偏高,手术水平低于欧洲国家[1]。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胎儿发育的重视,孕妇的产前筛查率逐渐升高。超声技术在产前筛查的应用率越来越高,该方法能够呈现胎儿心脏与周边血管的病变状况和活动程度[2],但是由于先心病的类型多样且复杂,明确胎儿先心病的类型有助于综合分析是否应及时引产,以保证新生儿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为了分析在临床中应用心脏超声对先心病及其不同类型病症产前筛查的准确度,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胎儿产前筛查的孕妇共993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接受胎儿产前筛查的孕妇993例,年龄20~44岁,平均(27.90±4.15)岁;孕周20~26周,平均(23.86±3.31)周。

纳入标准:孕周20一26周,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不同意对引产死胎进行解剖检查者;未在本院生产并进行新生兒心脏检查者;存在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器质性病变等不适宜妊娠者;伴有神经系统异常者。

方法:全部孕妇均实施产前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取仰卧位,常规超声后将探头频率设置3.5MHz,探查胎儿心脏房室结构、范围、活动状况、瓣膜高度以及瓣叶活动状况,然后探查不同心脏切面状况、周边大血管的内径和走行等,仪器为多普勒超声仪,来自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型号LOGIQ P6。在生产后7d内实施新生儿心动超声检查,对于流产和死亡胎儿给予解剖学病理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先心病的诊断状况,分析心脏超声对先心病产前筛查的准确度。

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搜集的数据均使用软件SPSS22.0处理与分析,对诊断准确度等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不同检查方法对不同类型先心病的检出率:在993例研究对象中先心病患者14例(1.41%),室间隔缺损4例(28.57%),心内膜垫缺损3例(21.43%),三尖瓣下移2例(14.28%),法洛四联征2例(14.28%),右室双出口1例(7.14%),单心室1例(7.14%),肺动脉瓣狭窄合并心室发育不良1例(7.14%)。产前心脏超声同新生儿心动超声检查、解剖学病理检查对不同类型先天心脏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产前心脏超声对先心病的诊断准确度:以新生儿心动图/解剖学结果为诊断标准,将属于先心病者视为阳性,不属于先心病者视为阴性,产前心脏超声对先心病的诊断准确度99.70%(990/993),特异性99.90%(979/980),见表2。

讨论

先心病的病因复杂,发病部位、种类多样,而且该病的发生部位和病情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3],而先心病的类型同其临床干预方法、引产的选取有关,因此在实施产前筛查时准确诊断先心病及辨别发病部位和类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产前筛查中,由于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技术无需置入装置和试剂,对母体和胎儿几乎没有创伤,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其通常为孕妇产前筛查的常用方法。既往文献研究表明,孕妇妊娠早期胎儿心脏尚未完全发育,母体内的羊水偏少,导致彩超检查的视野不佳,影响诊断的实施,而在孕周20~26周时经彩超检测能清晰地呈现出胎儿的心脏和血管各个部位的结构与活动状况[4],因此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孕周范围20~26周。在本文的结果中,产前心脏超声对先心病的诊断准确度99.70%(990/993),特异性99.90%(979/980);产前心脏超声同新生儿心动超声检查、解剖学病理检查对不同类型先天心脏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在临床中应用心脏超声对先心病产前筛查的准确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在张宏等的文献研究中表明[5],心脏超声对先心病的诊断符合率95.6%,这和本研究的结果相符。应用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在早期检出胎儿的心脏和血管的结构性病变,同时能够有效地辨别先心病胎儿的类型,从而辨别出高死亡率者以便于及时人工流产终止妊娠,减少孕妇分娩的风险性以及家庭的经济负担。若胎儿的先心病类型属于可经手术治疗者,则有助于及时制定治疗方案,保证心脏手术的成功率。然而,该检查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漏诊和误诊问题,考虑原因为该方法在不同的检查体位和胎位状态下对心血管结构的微小缺损病变的敏感度较低,在临床诊断中应重视。

参考文献

[1]罗丹东,庄建,陈寄梅,等.我国单中心先心病外科治疗结果与欧洲先心病数据的对比分析[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7,(5):257-261.

[2]陈琳,张兴园,杨胜,等.节段分析法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心病中的运用价值[J].四川医学,2013(3):451-452.

[3]王静,孙锟,李奋,等.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并发二尖瓣反流手术效果随访分析[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6(6):387-389.

[4]徐丹.超声心脏五腔心切面在胎儿先心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7,(19):67-69.

[5]张宏,苗艳梅,刘龙.心脏超声筛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7,28(19):3180-3182.

猜你喜欢

先心病准确度特异性
11 366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检出情况分析▲
先心病患儿营养评估及营养干预效果评价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BOPIM-dma作为BSA Site Ⅰ特异性探针的研究及其应用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
延吉市296例先心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