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窒息使用不同氧浓度复苏临床效果研究

2018-11-21古玉芳曾贵祥黄捷蒙莉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9期
关键词:复苏新生儿窒息

古玉芳 曾贵祥 黄捷 蒙莉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使用不同氧浓度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足月窒息新生儿90例,随机分为3组。对3组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氧气(即纯氧、30%氧及空气)进行复苏,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窒息足月新生儿应用不同氧浓度在轻度窒息复苏中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窒息不同氧浓度复苏中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不同氧浓度复苏对脑损伤损害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30%氧浓度复苏较空气或纯氧复苏效果好,对脑损害程度少;纯氧复苏组有3例出现氧中毒现象,30%氧及空气复苏组未出现氧中毒,氧中毒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实施30%氧复苏效果显著,复苏效果好,能有效减少脑损伤发生率,避免氧中毒的出现。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复苏;不同氧浓度

新生儿窒息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指各种因素影响下,导致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形成有效的呼吸,从而导致机体缺氧引起各脏器的损害,如不能及时恢复患儿的正常呼吸,长期缺氧会对患儿身体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残疾和死亡。及时、正确的复苏是避免和减少窒息后各种并发症的关键有效的方法,本文研究在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应用不同氧浓度的复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足月窒息新生儿90例,按新生儿复苏第6版流程规范进行复苏。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见《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排除:①先天性心脏病;②膈疝或气胸;③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④地中海贫血(重度);⑤神经肌肉疾患、胎儿失血性休克;⑥代谢性疾病。90例足月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即纯氧组、30%氧组、空气组,每组30例,对3组窒息新生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参照相关指南对新生儿窒息实施复苏,首先对刚出生新生儿窒息进行快速评估,摆正体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擦干全身,散热,并摩擦患儿背部,适度拍打足部行触觉刺激。如30 s后患儿仍有正压通气指征,则予通气给氧。对出现窒息3组新生儿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氧气(即纯氧、30%氧及空气)进行复苏,对在复苏中使用30%氧、空气复苏90 s时效果仍不满意者启用临床试验应急处理方案,立即改用传统的纯氧复苏法,同时通过面罩或气管插管实施人工呼吸,联合使用胸外按压。

观察指标:观察开始啼哭时间与建立自主呼吸时间及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的Apear评分,统计3组的复苏成功率和复苏安全性[1]。复苏成功判定标准指新生儿恢复自主呼吸,氧饱和度90%,心率达100次/min[2]。分别记录3组窒息新生儿脑损伤发生率,脑损伤指标,生后7d头颅B超检查、脑电图检查,NBNA(7,14,28d)等。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O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3组新生儿基本情况统计比较:对3组窒息新生儿的平均胎龄、出生体重以及分娩方式等进行统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组新生儿开始啼哭时间与建立自主呼吸时间统计比较:比较新生儿开始啼哭时间与建立自主呼吸时间,可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氧复苏组、空气复苏组时间均显著短于纯氧复苏组,30%氧复苏组最短(P<0.05),见表2。

3组新生儿不同时间的Apear评分统计与比较:30%氧复苏组、空气复苏组出生后不同时间的Apear评分均显著高于纯氧复苏组,30%氧复苏组Apear评分为最高(P<0.05),见表3。

3组新生儿轻度窒息脑损伤情况与复苏效果统计比较:经脑损伤判定,3组患儿均复苏成功,发生率是一样的,复苏成功率均l00.00%,见表4。

3组新生儿重度窒息脑损伤情况与复苏效果统计比较:经脑损伤判定,纯氧复苏组有2例脑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30%氧复苏组、空气复苏组,3组患儿纯氧复苏成功率为100%,30%氧、空气复苏失败,转为纯氧复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组NBNA评分比较:3组NBNA评分>35分不相同,3组评分不一样;3次评分均<35分者,3组均不相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新生儿脑损伤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情况比较:3组新生儿脑损伤指标NSE、SlOOB异常,30%氧组异常较少,室管膜下出血发生率最少,脑电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3组复苏安全性检测与比较:纯氧复苏组有3例出现氧中毒现象,30%氧复苏组、空气复苏组未出现氧中毒,氧中毒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

讨论

新生儿窒息仍是当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儿科密切合作,并积极参加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使儿科复苏技术不断改进及提高。近年来窒息发生率及伤残率逐年下降,但发生率仍很高,国外约10%新生儿出生时需呼吸支持,约1%新生儿需积极窒息复苏[3,4];我国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5%~9.5%[5],如何合理复苏、建立良好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及酸中毒、改善预后,关系到新生儿的优生优育工作。新生儿窒息缺氧将造成脑损伤,救治不及时极有可能对新生儿预后产生巨大影响。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施救,窒息的新生儿救不活及救活后有严重后遗症的可能性非常大[6]。抢救新生儿窒息,最重要的是将儿科ICU技术与产科技术紧密结合,无缝对接,抓紧新生儿窒息复苏的黃金时段一出生后2—4h,越早进行抢救越好,对降低致死率、致残率有巨大帮助[7]。

在本次研究中复苏可采用不同浓度氧(空气、30%氧、纯氧)对窒息新生儿进行复苏,取得了不同效果,结果发现:①对窒息足月新生儿,分别利用空气、30%氧和纯氧复苏进行复苏,空气组、30%氧复苏组时间均显著短于纯氧组,30%氧复苏组时间最短,给予纯氧复苏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也并非如预期的比空气组、30%氧复苏组更快恢复至正常(P<0.05)。②空气组、30%氧组出生后不同时间的Apear评分均显著高于纯氧组,30%氧复苏组Apear评分为最高(P<0.05)。③轻度窒息脑损伤判定及复苏效果,3组患儿复苏均成功,脑损伤发生率是一样的,复苏成功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重度窒息脑损伤判定及复苏效果,纯氧组复苏有2例脑损伤,发生率显著>30%氧组、空气组,3组患儿复苏效果纯氧复苏成功为100%,而30%氧、空气复苏未成功,转为纯氧复苏(P<0.05)。⑤使用30%氧浓度复苏较空气或纯氧复苏效果好,对脑损害程度少:3组NBNA评分> 35分不相同(P<0.05);新生儿脑损伤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情况比较:30%氧组新生儿脑损伤指标NSE、SlOOB异常较少,室管膜下出血发生率最少(P<0.05)。⑥纯氧复苏有3例出现氧中毒现象,空气、30%氧复苏未出现氧中毒,氧中毒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轻度窒息复苏过程中,使用空气、30%氧、纯氧复苏均成功,使用30%氧复苏效果较好,并有效减少脑损伤。可能因为在30%氧浓度下,可以更好地改善新生儿的脑代谢状态。对神经细胞予以保护,并改善新生儿的各项临床表现[8]。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情况。在抢救重度窒息患儿时使用高浓度氧复苏效果好,但在利用高氧浓度进行复苏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高氧血症风险,进而导致氧化应激损伤。如果长期吸人高浓度氧,还有可能会出现咳嗽、胸闷、胸痛等氧中毒情况[9]。

综上所述,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使用30%氧复苏可有效避免氧气中毒的出现,有效减少脑损伤,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复苏治疗方案。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针对不同新生儿窒息发生的情况,积极使用正确的复苏方法进行抢救,降低新生兒窒息死亡率及伤残率。

参考文献

[1]吴婕.160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3):124.

[2]卢慧琴,赵秀敏,李香娟,等.空气与纯氧复苏患儿12个月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的随访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8):4570-4571.

[3]Siddarth Ramji&Ola; D.Current Concepts ofOxygen Therapy in Neonates[J].lndian J Pe-diatr 2015,82(1):46.

[4]The 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Resuscitation . The Internacional Liaison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ILCOR) Con-sensus on Science With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for Pediatric and Neonatal Pa-tients:Neonatal Resuscitation[J]. Pediatrics,2006,117(5):978.

[5]Roherton NRC.Resusc,itation of the newbornIn:Rennie JM.Roherton NRC,Texthook ofneonatology.[J].Edinhurgh:Churchill Living-stone,1999,2:41.

[6]王大中.加强产儿科医师合作对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165

[7]梁明姬,马国哲,韩芳,等足月新生儿窒息时复苏采用氧浓度与脑损伤的相关性[J]热带医学杂志,2016,16(8):1033-1036.

[8]余章斌,沙莉,韩树萍,等不同浓度氧气复苏窒息极早产儿的系统评价[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1,26(5):343-348.

[9]刘婷婷.早产儿喉罩复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复苏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对专科医生基地学员培训的效果评价
亚低温治疗法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的探讨
新生儿窒息延迟断脐的临床探析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和复苏抢救的体会
肾移植术患者全麻复苏的回顾性分析
窒息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临产前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