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有”教师的自我修养探析

2018-11-20王博

北方文学 2018年33期
关键词:自我修养四有师德

王博

摘要:习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了好老师的标准,即“四有”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在“四有”教师的规范性标准指引下,高校教师如何提升自身师德修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应该结合当下“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从四个方面入手:一要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二要以身示范,情感育人;三是加强学习,树立先进理念;四是常怀仁爱之心,培育有为青年。

关键词:“四有”教师;师德;自我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时的讲话讲话中指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要弘扬高尚师德,淡泊名利、言传身教,真正做到自尊、自强、自省、自律,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学生全面发展。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结合起来,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教师”,什么叫做教师,我们对于教师的理解又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做好一个教师,一个优秀的教师该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都值得我们思考。首先我想解释一下什么是教师,教师职业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意味着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主导教育活动,培育人才。其次我们该怎么理解教师这个行业,特别是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职能,如何承担起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是满足人的学习需要,我们作为教师要努力满足学生们对于学习的需要,通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获得成长,同时如果一味的教授知识而不注重学生的心理活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忽视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发展所需要的领导,那么只是机械的教书谈何育人。这样也不能称为一个教师,更不能称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那么我认为一个合格的老师,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教育理论素质、身心素质、风度仪表等,同时更要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甚至可以说,师德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针对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教师我将展开讨论,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教育理论素质、身心素质、风度仪表这些都是一个教师必不可少的,但在这些品质之中教师道德尤其重要。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道德不仅仅一种职业道德的体现同时也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体现,一个不具备有良好教师道德的人无法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尽管这一类人也称之为教师,但是确是不合格的教师,他们不具备有育人的能力,无法肩负起一个教师的职责。在新时代下如何能够做一个具备教师职业道德,能够承担教育育人职责的人教师,应着力从如下几个方面予以建设。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我们认为教育理念应该与时俱进的变化和发展,在教育领域的转化方面,我们尤其要注意从传统的灌输型的,方式向启发式的方式进行转变。我们要培养有个性化的人才,而不是培养千人一面的,那種数量化了,规模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不适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基本发展方向。我们要潜心地研究学生,要了解到人和人的差异、性格、志趣、思想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要注重这种差异性,从差异的现实情境出发,给予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因材施教。要把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把有教无类的思想与差异化的教育引导结合起来,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之下,给予学生真心的关怀和真正的帮助。这样一种贴近学生,需要适合学生个性的、差异化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启发式教育思想的贯彻,从而能够把面向未来的教育方法、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我们学生的实情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培养我们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可探索实施导师制,通过个性化的方式,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不同的发展追求,为学生量身定制发展的方案,由教师全程予以指导。无论是对于学生的考研、就业、创业,导师制可分类进行,将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教育做到实处。教育教学的实践表明,导师制具有积极意义,学生普遍感受获得了更多地关注,从而也构成了对学生的激励;同此,教师也在导师制的运作过程中,深入地了解了学生、走近了学生,从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也能对学生复杂、多元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体会与认知,促进了教师实施个性化教育教学的能力。

二、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孔子曾言教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具有极强的示范性,是学生心中的引导者和模仿者。教师唯有以我为本,用高尚的人格、整洁的仪表、和蔼的态度、丰富的学识示人待人,方能更好地做到率先垂范作用,使得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乃至“乐其道”。

教育是一种长期性的社会行为,需要一步一步,阶段性进行,不可急功近利,更不可搞形式主义。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大部分都是负有责任心,但是在教育事业中只有真正地用心去对待,以爱的行为、爱的情感去面对每一位学生,才能更好地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做到责任伴教育同行。教师自身的示范对于学生就是最好的道德教育,所谓“言传身教”即是此理,教师的率先垂范有助于形成道德教育的说服力,也能取得学生的深入认同,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为,为学生作出道德示范。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赢得学生的认同是教育的第一步,如果能够顺利地取得学生的认同,那么,教育、教学就能较好地开展,学生的认可度、信任度都将比较高,也能好地地塑造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反之,如果教师缺乏相应地权威,不能赢得学生的真心认同,那么,教育、教学的效果也就受到很大的制约。基于此,教师应以赢得学生认同为第一要务,而赢得学生认同的最佳方法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以情感人、春风化雨,从情感上取得学生的认同、理解。进而,形塑教师的权威,引领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加强学习,树立先进理念

学习是一位教师不断充实自己的途径,也是教师成长不竭的动力,教师的个人化积累往往是靠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提炼、训练、多发现、多总结中形成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为衡量教师师德的最低标准,对当代师德提出了高度对的政治思想觉悟,高超的教书育人技能的要求之外,还提出了必须具有高雅的情趣、健康的身心,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懂反思、讲合作,富有团队精神等新要求。通过学习,使教师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教育价值观等,努力使对教师师德的外在要求,变为广大教师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为。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应积极转变教学的理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模式背后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现在,我们应将其转变为:教师—学生互动性教学模式,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启发学生的思考与体悟,增强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其次,教师应精通所教学科知识和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及时在教学中发现自身的知识缺口,在学习中不断补充、更新知识结构。再次,作为教师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广博的知识才能真正地为优化教学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进一步塑造的人,一名教师只有在他能不断满足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这些都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因此,擅于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而言是一条永不过时的座右铭。教师尤其应注重自我教育,不断地在工作实践中查漏补缺,拓展视野。一是要注重自我学习,根据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不断强化弱项、发展专项;二是要积极参与培训,可以借助互联网等形式,便捷地参与各种培训,短期的高质量培训有助于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三是要擅于从同行处学习,学校应构筑“学习的共同体”,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助互学。最后,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不断丰富教学技艺。

四、常怀仁爱之心,培育有为青年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仁爱的事业,对学生要心怀仁爱之心。意大利的教育家作家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里面也讲,教育的灵魂就在于爱。我们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思想方面特别重视仁爱所起的作用和意义。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看到,常怀仁爱之心,对我们的教育具有极为关键甚至是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从现实的情境来看,我们发现,部分问题青少年之所以出现问题,其根源在于其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缺乏足够的关心和关怀。正是在遭遇冷漠生活的经历当中,在某种缺乏人爱的家庭环境中,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的心理、情绪方面的问题,并且养成了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一个充满仁爱的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教育要培养有所作为的青年。有作为的标准就在于要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德才兼备,是以德作为优先的,“德”的核心意涵,就有仁爱的意义。我们要培养青年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应从德的角度培养他们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对他人的责任感与仁爱之心。触动他们将自身的道德责任感转化为学习、工作的动力,最终培养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人才。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首先重要的在于自我的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培养又专又红德才兼备的人才,要求我们要从更高的标准来塑造自己的道德和行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从道德的角度,从行为的角度,从人类的角度,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树立更高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有教师的倡议和要求是我们将来一段时间,教师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努力的前进的目标。我们应该在将来的实践当中,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我们国家的现实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想所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具体的校情出发,从地方的实情出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特别重要的是,在工作实践当中,以四有教师为标准,做好本职工作,从教育领域和教育的角度为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肖志勇.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

[2]朱广兵,杨茹.师德自我建构的困境与对策[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 (06).

猜你喜欢

自我修养四有师德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如何提高政工人员的自我修养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优秀小学班主任是如何炼成的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妥者,稳也;协者,趋同也”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