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海涅作品中的东方主题

2018-11-20王坤元

北方文学 2018年33期
关键词:海涅人文主义浪漫主义

王坤元

摘要: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随着西方殖民的扩张,神秘古老的东方大地,进入了西方人的视野。人们开始从东方异域世界里寻求启示与救赎。本文兹从德国作家海涅作品中的东方主题,剖析他的浪漫主义思想和人文主义精神。

关键词:海涅;东方;浪漫主义;人文主义

东方主题一直以来就是西方作家笔下所津津乐道的题材。古老神秘的东方世界总能引起人们对异域风情的向往,而在十九世纪的欧洲,更成为了作家浪漫主义理想的寄托。英国诗人拜伦就曾在自己的一组“东方叙事诗”中,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迤逦传奇的东方画卷;诗人雪莱更是在《解放的普罗米修斯》中将东方作为普罗米修斯获得解放的栖居地。在当时的德国,继歌德与施莱格尔兄弟之后,著名诗人海涅也表现出对于东方世界与文化的强烈兴趣。本文兹从海涅有关东方主题的作品中,剖析他对于东方世界的多重复杂感情,并从中品悟出他对德国当时政治的批判态度以及对浪漫派消极的思想风气的不满。

一、海涅抒情诗中的爱情理想寄托

海涅的抒情诗与拜伦雪莱等作家喜爱描写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不同,他把自己的眼光放到了遥远的印度半岛。海涅描写印度的抒情诗并不算多,而且也不像有些英国诗人的作品中那样带着浓重的殖民主义色彩和种族优越感。他的诗中总是用一种童话般浪漫的笔触来描绘美丽的印度。在他心里这片东方大地是具有古老悠久文明的美丽国度,是理想的自由王国。如他的抒情诗《还乡曲》第七章节中谈到那“稀有罕见的异族人种,稀奇古怪的风俗习惯”时,他的思绪飘扬过海到了那美丽的恒河岸边,那里有阳光有花香有美丽的人儿,正是他所向往的爱与美的伊甸园。只有在梦中的遥远异国,他才能暂时摆脱当下爱情的失意与生活的郁闷,在纯美中肆意徜徉。

在他的《抒情插曲》短歌五十六首的第九首中,将理想中的爱情与印度恒河原野的美丽相联系的更加密切。“驾着歌声的羽翼,親爱的,我带你飞去,飞向恒河的原野,有个地方风光绮丽。”(1)在这里,沐浴着温柔月光的花野盼望着姐妹的到来,娇笑调情的紫罗兰,香雾迷漾的玫瑰花,驯良聪慧的羚羊都在圣河的滚滚波涛旁生机勃勃。而诗人和他的爱人就在这美景中相互依偎“我们要在哪里降落,憩息在棕榈树下面,畅饮爱情、宁静,做着美梦香甜。”(2)诗人将一切对美的幻想和向往都安置在了这遥远的圣河岸畔,更将自己与爱人也融于这美景之中,在安谧和美丽的乌托邦里让爱情升华到了一种理想的高度。

在海涅的诗歌里,恒河流域的古老的印度就是爱情盛开的美丽“花园”,他将爱情的咏叹融入到异国情景之中,不单表现了他对于真爱和纯美合一的无限追求,也是他自己强烈情感的寄托,更加强了他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二、海涅作品中表现的对于中国人民的矛盾情感

海涅作品中对于中国的描写并不是很多,但是不难看出他对中国感情的矛盾态度。在他仅有的一首描写中国的诗歌《中国的帝王》中,描写了一个昏庸无道只知道享乐的中国帝王。这个帝王不但只知道痛饮美味的烧酒,还将自己的父亲说成是“一个干瘪的瘸脚匠,一个食不果腹的过街党”(3)。这里海涅站在一个中国皇帝的角度写自己的父亲和国家,表现出他对于专制昏庸的中国皇室暴政的讽刺批判。在他的《论浪漫派》中,更是将中国称为“古怪的国家和奇特的民族”“那儿的人尖头尖脑,蓄着发辫,留着长长的指甲,见了面打躬作揖”(4),而且这些人还会“绷着脸,装出极端滑稽可笑的怪相”(5)。海涅从没到过中国,但是他心里的中国人却是如此奇异可笑的,这种夸张与丑化,与西方媒体对于东方中国的扭曲性报道与宣传是分不开的。我们从海涅的作品中看到西方殖民主义的霸权思想的影子以及当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西方中心主义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即使像海涅这种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大诗人也不能幸免。

可是随着鸦片战争在中国沿海的爆发,一反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口诛笔伐,海涅对于这场战争持有绝对批判态度,这主要反映在其的报道汇编《卢苔齐娅》中。他在其中强烈谴责了英国军队的虚伪和残暴,对于苦难中的中国人民具有人道主义思想的海涅却表现出了很大的同情。他把英国侵略者称为“红毛生番”,希望中国人民早点把他们赶出去。“在别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些纯粹的英国人就像是一批荒野的鬼魂,但是远比这些午夜闹鬼时分出现的苍白阴影更令人毛骨悚然的则是那些身材强壮、面颊红润的鬼魂,他们汗流满面的在刺眼的阳光下到处游荡,而且完全不讲礼貌。他们粗野的手脚、僵硬的臂肘到处碰撞别人,也不说句好听的话来表示歉意。中国人不知该多么憎恶这些吞噬带血生肉的红毛生番,中国人的天生彬彬有礼……”(6)海涅把英国人的野蛮残暴揭露的一览无遗,并狠狠撕碎他们伪善的面具,戳穿他们利用焚烧的鸦片桶栽赃林则徐使自己发动战争合理化的阴谋。

海涅对于中国的偏见无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集体无意识现象,是处在当时四处扩张的西方霸权主义下不可避免的结果。而他对于中国人民在反压迫战争中的苦难表现出的同情,对他们的彬彬有礼作出的赞扬,以及对英国海盗式侵略的憎恶,表现了海涅的自由平等博爱,是他的人文主义关怀的集中体现。

三、海涅东方主题作品对于德国现实的观照

海涅对东方世界的描写向往与追寻,对中国苦难人民的同情,封建帝制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观照批判自己国家的现实 对于自己国家的政治现状文化风气的反思。十九世纪初的德国,与欧洲很多已经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不同,还处于狭隘封闭的封建专制社会。而当时的德国文坛也弥漫着消极的气氛,作家们抵御现实,耽于理想,沉浸于中世纪和基督教,作品中充满了梦幻虚无,赞美黑暗与死亡。海涅面对封建闭塞的环境,在经历战乱的动荡和精神荒原之后,他首先在精神上依靠向东方世界,希望在那里找到感情的归宿和精神的寄托。古老神秘的印度恒河,成为了他爱情与革命理想的乌托邦。但是后来,他受席勒为自由与正义而放歌的斗争热情感染,通过对于中国皇帝的荒淫无度的讽刺,对于骄纵的爱听撕帛声的少女的描写,抨击了当时普鲁士国王的残暴和社会的不安,表现了他对于封建统治的深深厌恶,表达了他对于自由平等民主的追求。

在《论浪漫派》中,对于是中国公主的描写,除了为讽刺普鲁士王暴政服务,还有一点就是对于克莱门斯·布伦塔诺这位海德堡派的浪漫派作家的讽刺。海涅把这位中国公主当作是布伦塔诺的化身,对于他“禁锢在天主教义的高墙里”(7)破坏自己的艺术天才进行了讽刺。对于他的喜剧《崩斯德莱翁》和悲剧《布拉格的建立》,海涅称是“在没有什么比这个剧本更支离破碎了,无论从思想上看还是语言上看,都是如此。”(8)这表现了海涅对于那种回避现实,陷入梦境以及过于依赖中世纪宗教的文学的强烈批判与谴责,他认为这既破坏了文学自身真正的魅力,也不是人民民族所需要的。

注释:

海涅《抒情诗选》.张玉书译.漓江出版社.89页

海涅《抒情诗选》.张玉书译.漓江出版社.90页

海涅《新诗集·时代之诗·17》.冯威译.2012

海涅《论浪漫派》.张玉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07页

海涅《论浪漫派》.张玉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07页

海涅《卢苔齐娅》.张玉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542页

海涅《论浪漫派》.张玉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08页

海涅《论浪漫派》.张玉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08页

参考文献:

[1](德)海涅著.张玉书译.海涅抒情诗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

[2](德)海涅著.张玉书译.论浪漫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3](德)海涅著.张玉书译.卢苔齐娅[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4](德)海涅著.冯威译.新诗集·时代之诗.2012.

[5]张玉书作.海涅诗歌创作与印度文化精神[J].德国研究,2012,2(27卷).

猜你喜欢

海涅人文主义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海涅寄石头
海涅助人让人心安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
海涅:杰出的抒情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