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欧美文化冲突与融合

2018-11-20王军

北方文学 2018年33期
关键词:文化融合文化冲突亨利

王军

摘要: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是继霍桑、麦尔维尔之后,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他众多的小说中,国际主题一直是主旋律。他刻画了众多旅居欧洲的美国人的形象,描写了欧洲与美国的文化冲突,以及欧美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景。本文以亨利·詹姆斯筆下的小说人物为对象,分析欧美文化冲突以及欧美文化融合的原因。

关键词:亨利·詹姆斯;文化冲突;文化融合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66)是19世纪至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首先将意识流运用于文学创作之中,为美国文学以及世界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小说之外,亨利·詹姆斯还创作了许多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在他的一生中,总共创作了22部长篇小说,113篇中、短篇小说,以及大量的文学评论书籍。代表作有《黛西·米勒》、《美国人》、《华盛顿广场》、《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使节》和《金碗》等[1]。

在他的小说中,国际主题(International Theme)是不变的主旋律,他刻画了大量旅居欧洲的美国人的形象。通过这些人物的经历,描述了美国人在欧洲生活时所经历的种种遭遇,揭示了美国与欧洲的文化冲突。在他前期的作品中,小说中的美国人往往因为这种冲突而经历坎坷,最终导致死亡。但在他后期的作品中,主人公虽然仍旧会经历种种磨难,但最后却会成功地融入欧洲文化之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欧洲文化注入新的美国元素[2]。

一、亨利·詹姆斯的个人背景及时代背景

(一)个人背景

1843年亨利·詹姆斯出生于纽约,父母均为富有的知识分子。他的父亲老亨利·詹姆斯是一位哲学家、神学家,但性格暴躁,在家中为人专横。他的哥哥威廉·詹姆斯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并成为了哈佛的心理学教授。他的童年阶段完全被长兄和表兄的光芒所掩盖,因而内心孤独,并不快乐。由于父亲对于学校教育理念及模式的否定,詹姆斯家的孩子都是按照父亲的理念在家由家庭教师进行教育。由于老詹姆斯对于子女的文学艺术素养要求较高,所以很早就带他们去画廊、图书馆、博物馆和剧院开拓眼界。亨利在12岁就开始随父母去欧洲游历,先后去了英国、瑞士和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通过游历,亨利迅速的掌握了法语,并开始大量阅读法国的文学作品。但是,家中对亨利友好的人大都早早过世,包括他的姐姐艾丽丝,他的表妹米妮·坦普尔,因而他对少年时的记忆也总是阴霾一片。后来,詹姆斯以这些人为原型创作了很多女性形象,如《黛西·米勒》、《一位女士的画像》等。

1866年后,亨利·詹姆斯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欧洲度过的。1875年,他决定移居欧洲。他在巴黎居住了一年,结识了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都德等著名作家。到了1878年,他决定定居伦敦,并在伦敦和英国的乡村长期居住。20世纪初亨利曾回美国短暂居住,在此期间他完成了《鸽翼》、《使节》和《金碗》这三部巨著的创作。1915年,因为不满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中立”态度而放弃美国国籍并加入英国籍,表示他支持一战中的英国。1916年,亨利·詹姆斯在英国去世,享年73岁。

(二)时代背景

亨利·詹姆斯生于1843年,卒于1916年,从19世界四十年代到20世纪一十年代,整整跨越了两个世纪。在他生活的年代里欧洲从经济、工业、文化的鼎盛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但依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无人能够撼动其世界霸主的权威。而当时的美国先是经历了内战,对国内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破坏,进一步拉开了与欧洲的距离,但内战也同时打破了美国奴隶制的枷锁,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从而使美国的经济、工业、文化开始加速发展。虽然还没有达到二战后那种世界霸主的地位,但是与欧洲相比活力更强、前景更好。当时的美国强调创新、强调奋斗、强调个人自由,这与欧洲的保守、故步自封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二、欧美文化冲突

亨利·詹姆斯自己是美国人,但是大半生都居住在欧洲,所以对于美国和欧洲文化冲突这一国际主题理解相当深刻。通过自己的经历和观察,亨利·詹姆斯深入地刻画了这两种文化的冲突与矛盾。

(一)开放与保守

在亨利·詹姆斯所处的时代,美国社会刚刚摆脱了奴隶制的枷锁,人们对于自由、开放的信念无比坚定。由于内战的原因,美国国内的等级制度被打破,新兴的资产阶级崇尚自由和开放的市场,因而自由与开放自然成为了主流。欧洲大陆历史悠久,文化沉淀相当丰富,随之而来的则是阶级的相对固化,人们思想的保守与封闭,人们日常行为的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和一成不变。

在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亨利·詹姆斯塑造了一位渴望自由的美国女性——伊莎贝尔。作为当时美国女性的缩影,伊莎贝尔善良、独立、充满活力、向往自由。但在欧洲,她的这些追求却屡屡受挫,但她仍不放弃,拒绝与沃伯顿爵士成婚。当奥斯蒙德和梅尔夫人限制了她的人身自由时,她依旧没有放弃对自由的追求——她的思想仍然是自由的,无法被限制的[3]。

《黛西·米勒》是亨利·詹姆斯创作的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主人公黛西·米勒是新女性与传统束缚作斗争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将当时的欧洲化身为罗马,在这里传统的力量极为强大,森严的等级制度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牢牢地捆绑着。作为美国人的黛西在这里依然按照美国的方式行事。她平等地对待仆人,与他们同桌而食。这些行为遭到了上流社会的唾弃,认为黛西的行为不符合她的身份,认为黛西没有教养、粗鄙不堪,认为黛西不配与他们同处一个阶层。当黛西与两个青年男子散步时,又被那些上流社会视为有伤风化,并对她指指点点,甚至当面指责。最终,黛西被保守顽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欧洲上流社会排斥了出去。

(二)天真与世故

在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中,美国人往往天真、纯洁、自然,而他笔下的欧洲人往往是狡诈、功利、老谋深算。《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纯洁无瑕,却因为被算计而失去自由。《黛西·米勒》中的黛西直爽而坦诚,但却无法容忍欧洲的道德观,被罗马城中无形的枷锁牢牢地绑缚住。随着枷锁越拉越紧,黛西·米勒最终在罗马上流社会的算计之中魂飞魄散。

在《罗德里克·哈德森》中,亨利·詹姆斯将哈德森的创作天赋归因于美国人的天真和纯洁,而当哈德森在欧洲拜师学艺则是向腐朽的过去学习,自然不会有新的成就。哈德森沉迷于克里斯蒂娜·莱特的美貌,拋弃了美国的未婚妻玛丽·加兰。而玛丽·加兰所代表的正是美国的道德观和淳朴、天真与勤奋。但这种美貌只是一个表象而已,它真正代表的是欧洲表面的繁荣、实际的腐朽。克里斯蒂娜成熟世故,将单纯的哈德森玩弄于手掌之间。她功于心计,只是在利用哈德森为自己带了利益。当克里斯蒂娜觉得在哈德森身上再也无利可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将哈德森抛弃。最后,哈德森所代表的美国人,在老辣的欧洲人面前一败涂地,为自己的天真、纯洁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三)无私与自私

在亨利·詹姆斯的许多国际题材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追寻道德意识的踪迹。美国人富于无私精神,而欧洲人正好相反,他们自私自利,缺乏应有的责任感[4]。《黛西·米勒》中,黛西对人真诚,无论是对于自己的仆人还是上流社会的贵妇,他都坦诚相待,乐于相助。但上流社会的那些所谓的高贵的人们却都只顾自己的利益。当黛西的出现可能会对他们的地位产生影响时,毫不犹豫地将黛西置于死地。在《罗德里克·哈德森》中,哈德森对克里斯蒂娜的爱是无私的,只有奉献而不求回报,但克里斯蒂娜却正好相反,她对哈德森从来就没有付出只有利用。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她对于欺骗自己的奥斯蒙德全心全意,甚至当她知道了自己被骗后任然回到他身边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梅尔夫人与奥斯蒙德是极度自私的代表。梅尔夫人为了一笔可观的嫁妆,不顾女儿的终身幸福,不顾女儿强烈反对,都要将女儿嫁给沃伯顿勋爵。这种为了自己的私欲连自己女儿都愿意牺牲做法是当时欧洲道德观的典型表现。

(四)物质与精神

亨利·詹姆斯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对于欧洲的文化十分崇尚,因而在他的作品中对于欧洲的精神文化与美国的物质文化间的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他的作品中建筑、雕塑、音乐、绘画、文学都是欧洲精神文化的体现。而美国由于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更强调物质文化的重要性。在詹姆斯的小说中物质文化则仅仅体现在科技与财富上。在小说《美国人》中,詹姆斯塑造了纽曼这一形象。纽曼具备了一个典型美国人的所有特点,他是实用主义的表现,在他的世界中,金钱是万能的,因而出现了向贵族小姐求婚被拒,并沦为笑柄的一幕。他只对博物馆中的文物所代表的金钱感兴趣,对其文化价值则毫不关心。在《黛西·米勒》中,黛西只热衷于聚会、享乐,对于历史文化则毫不在意,她的这种忽视也成为了造成她香消玉殒的罪过之一。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初到英国时,被杜歇先生的府邸深深吸引。他的宅邸那古老的庭院是伊莎贝尔一直想见到的,这体现出她对欧洲古文明的向往。在《罗德里克·哈德森》中,哈德森为了追求艺术的灵感而远赴欧洲。这些都体现了欧洲精神文化的丰富和美国精神文化的欠缺。

三、欧美文化融合

亨利·詹姆斯的作品体现出了美国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元素——兼收并蓄。在詹姆斯看来,美国本就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它可以吸收各种不同的文化以填充自身的不足。所以,只要美国文化对欧洲的文化精华进行吸收,自然就可以达到两种文化的融合。《罗德里克·哈德森》中,哈德森完全摒弃了美国文化,因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在《黛西·米勒》中,黛西完全忽视了欧洲文化,在《美国人》中,纽曼对欧洲文化视而不见,所以他们被整个欧洲社会所摒弃。只有《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她不仅具有美国文化中的各种优点,又能吸收欧洲文化的精华,这才是亨利·詹姆斯所希望的结局。

四、结语

亨利·詹姆斯出生于美国,但长期生活在欧洲,因而对美国和欧洲之间的文化冲突有着深刻的思考。在他的前期作品中,他极度颂扬美国的文化,猛烈抨击欧洲的腐朽。通过塑造众多典型美国人以及欧洲人的形象,他从多个方面展示了美国文化的先进、欧洲文化的落后以及由此产生的欧美文化之间的冲突。但在他的后期作品中他更注重与两种文化之间的借鉴、吸收与融合。两种文化都存在利弊,积极探索欧美文化的融合是一种理想的文化状态[5]。他不再强调两种文化孰优孰劣,不再突出文化间的差异,不再评价两种文化的缺点,从而希望两种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吸收借鉴,达到取长补短,美国文化吸收欧洲文化的历史沉淀,而欧洲文化汲取美国文化中的新鲜血液,最终达到进一步融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360百科.亨利·詹姆斯[EB/OL].[2018-05-20].https://baike.so.com/doc/5585702-5798296.html.

[2]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251.

[3]李公昭.新编美国文学选读[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42.

[4]呼琳.亨利·詹姆斯作品中文化冲突纵论[J].现代交际,2016 (5):102-103.

[5]闻莉.从“国际题材”小说窥探亨利·詹姆斯的文化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 (1):141-142.

猜你喜欢

文化融合文化冲突亨利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找找看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中英礼貌用语对比及跨文化冲突——以《喜福会》为例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冲突下的诗性反思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裸体模特之争与文化冲突
亨利.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