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白诗歌的隐逸情怀研究

2018-11-20张维

北方文学 2018年33期
关键词:个性李白诗歌

张维

摘要: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世人赞誉为“诗仙”,以其纵横的才情、无穷的想象力以及热情奔放的情感唱出了盛唐之音。隐逸情怀是谪仙人李白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生命底色,他创作的大量诗歌内容无不充分表现出了对恬淡退隐情怀的追求,这与他受到传统道家文化和唐代隐逸文化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将进一步对李白诗歌的隐逸情怀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李白;诗歌;隐逸情怀;个性

李白诗歌创作风格的特征具体包括了清新飘逸、浪漫主义、豪迈奔放以及无限想象等,他生活在盛唐时期,创作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还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创作艺术手法,在诗歌中毫不掩饰地抒发自我丰富思想情感,凸显出自身的独特生活个性。由于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李白所创作的大量诗歌无不体现出他对隐逸情怀的追求,隐逸意趣也成为了他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底色。

一、李白诗歌的隐逸情怀分析

(一)隐逸文化的影响

隐逸文化最早出现于我国魏晋时期,以简单朴素和内心平和作为终生追求目标,不寻求认同为“隐”,自得其乐为“逸”[1]。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引”。而道家思想文化所倡导的“无为”、“清净”更是为古代隐逸文化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思想依托[1]。东晋时期田园诗人代表人物陶渊明弃官归隐,被诗人尊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李白在诗歌创作中所表现出的隐逸情怀也受到了陶渊明隐逸田园生活的影响,就比如在李白创作的《戏赠郑溧阳》诗歌作品中:“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在该诗歌中,李白通过以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比喻郑晏,充分体现出了好友郑晏悠闲自得、饮酒谈琴的快乐美好生活,同时也将自身绝然自立、超然物外的隐逸高洁情怀融入到诗歌创作中。

众所周知,孟浩然是我国唐朝时期田园隐逸派的代表诗人,他本有着一定政治抱负,却总是受挫而最终选择成为隐士,在田园生活中度过一生。李白与孟浩然之间是朋友关系,在他创作的诗歌《赠孟浩然》作品中,有效塑造出了一个弃官归隐、风流自赏以及怡然自得的诗人形象,充分表达了李白对田园诗人孟浩然的赞美和仰慕之情。此外,李白还存在着较多有关抒发自身隐逸情怀的诗歌[2]。就比如,在《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作品中:“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李白受到朝廷征召,虽然马上要面对为国效力、金马玉堂的战争生活,但是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无限向往着悠然自得的山水田园,希望归隐于田园风光之间。

(二)道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李白在诗歌创作中体现出的隐逸情怀应首提道家思想文化。在公元715年,李白在鄂州江夏遇到了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见到李白后,极为欣赏赞叹李白的非凡才华,认为李白创作的诗歌极具个人魅力,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2]。这个评价让李白感到十分惊喜并受到鼓舞,从而有感而发创作了《大鹏赋》这首诗歌作品:“跨蹑地络,周旋天纲。以恍惚为巢,以虚无为场我呼尔游,尔同我翔。于是乎大鹏许之,欣然相随。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之辈,空见笑于藩篱。”这首诗歌内容创作一定程度受到了道家庄子思想文化的影响,同时体现出了李白当时的个人思想境界。李白通过在该首诗歌中截取“鹏”与“蜩、学鸠”的大小对比,有效展现出了自己超远高华的人生思想境界。

在公元727年,李白第一次来到安陆,并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从而在安陆暂时定居生活。在安陆期间他创作了《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这首诗歌作品,诗歌将寿山人格化,以游戏的口吻,代寿山答孟少府之指责,写寿山虽无名而奇伟秀丽,是隐喻自己怀才不遇,表达了自身对高远理想的追求。“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 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 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这段话意在表明在大有作为后功成身退,接着就可以退出朝堂之上游览民间自然风光,实现自我的逍遥游人生理想目标[2]。

(三)李白家世的影响

家世也是可能造成李白诗歌创作中出现隐逸情怀的重要原因之一,李白父亲名叫李客,“客”有着客居之意,李客极有可能是一位高蹈出世的隐者,他的“潜还”、“逃归”都可能是與“任侠”或者“避仇”有关[3],也正是因为这样,李客只能“事了佛衣去,深藏功与名”。李白父亲作为一名生活于社会民间行侠仗义的侠客,因为得罪了某个当权者,而不得不选择归隐于穷乡僻壤中,一生过着隐士般的生活。李白在诗歌创作中的隐逸情怀也一定程度受到了父亲李客的影响,在诗文内容中能够看到其闪烁着父亲李客的隐逸气质。李白父亲李客在选择了隐士生活后,赋闲在家经常指导孩子们读书。在李白创作的诗歌《秋于敬亭送从侄游庐山序》作品中:“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他回忆到小时候父亲让他诵读《子虚赋》的情景,让李白无限向往其中的描述,长大后因此迷恋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观看各地壮观自然景象。李白诗歌创作中的隐逸情怀自然会受到了父亲生活经历的影响。

二、李白诗歌隐逸情怀的具体表现

(一)李白人生理想境界

李白在公元753年创作了《上安州裴长史书》这首诗词作品,该诗词前篇内容叙述了自己博学多为、有着四方之志气;中篇内容叙述了自己乐善好施、有情有义,接着道出了自身渴望隐居养禽的理想生活;后篇内容则叙述了名流俊彦对自己诗歌作品的评价,借他人之口表现出了自己作品的惊为天人,最后还盛赞了裴长史地位高贵,有着非凡才华,希望他能够相信自己,并得到他的重任。在李白的一生中曾发生了多次隐居生活,主要分为了三个部分,分别是早年时期“昔与逸人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中年时期李白与裴政、孔巢父、韩准张叔明以及陶沔居住于山东祖徕山,被人们尊称为“竹溪六逸”,在“十载客梁国”时期,李白与道友元丹丘在河南颖阳和嵩山有过一段隐居生活。并创作了诗歌作品《元丹丘歌》:“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常周旋。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其中末句充分表明了解元丹丘长周旋的真正动机-游心无穷,实现了道家庄子所说的逍遥状态,同时也体现了李白追求的人生理想境界,借游仙以寄托隐逸理想[4]。而在其创作诗歌作品《题元丹丘山居》:“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同样表达了诗人李白的高尚隐逸情怀,从李白一生创作的诗歌作品中多处可见。

(二)李白人生进取途径

由于受到传统隐逸文化心理的影響,李白同样流露出了对隐逸林泉的思想感情。在李白创作的众多诗歌中多次出现了姜尚、诸葛亮等名人,这些隐而求仕的典型名人也让诗人李白倍感兴趣,李白在人生进取途径发展过程中,以平明百姓布衣身份意欲闻达与国家朝廷,会借鉴唐朝“终南捷径”的典故,效仿前辈卢藏用去经营人生。公元727年,诗人李白在其创作的诗歌作品《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通过利用深藏含蕴的手法充分表达了自己以隐逸为途径而进取的意图,抒发了自己的人生隐逸情怀。在公元740年,诗人李白移居与鲁地(今山东省),并与裴政、孔巢父、韩准张叔明以及陶沔居五人开始了隐居生活,世人赞誉他们为“竹溪六逸”。在这不久,李白就名动天下,得到了国家朝廷的征召[4]。

李白人生的进取途径也受到了传统到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就比如《道德经》提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而在李白生活经历中也有着“功成不居而退”的思考。在诗人李白创作的诗歌作品《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赠从弟冽》以及《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中都充分表达了这个思想观点,希望在历史中扬名立万后,功成身退,这也是李白穷极一生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境界。

(三)李白晚年保身隐退

李白在政治经历表现上是较为幼稚的,一直无法在朝廷真正站稳脚跟,施展自身的才华,最终流落到被朝廷“放还”。当时间来到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李白渴望建功立业受到永王邀请而进入到幕府,最终因为永王兵败的影响,遭流放夜郎。这一严重的打击让晚年李白生出了最后的隐退之意。

在李白57岁时,他创作的诗歌作品《空城雀》中:“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本与鹪鹩群,不随凤凰族。提携四黄口,饮乳未尝足。食君糠秕馀,尝恐乌鸢逐。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充分表达了诗人李白自己志向不得伸展,又不想屈节钻营,只能过着悲苦生活的愤懑无奈之情[5],也流露出了李白的归隐之意。从诗人李白晚年创作的《秋夕书怀》、《游谢氏山亭》以及《田园言怀》等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所抒发的一种深深倦意的思想情感,只想放下任何事情,真正回归于宁静恬淡的山水田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李白在诗歌中所体现的隐逸情怀是一种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一种人生进取途径,是一种傲世的生活态度。唐代深入发展的隐逸之风给诗人李白提供了良好的隐逸条件,为其诗歌创作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李白创作诗歌中的隐逸情怀正是他一生悲剧生活经历的缩影,他最终选择了做一个亲和自然,归隐于山水田园之间的人。

参考文献:

[1]葛景春.李白与唐代的隐逸之风[J].文学研究,2013 (06):65-68.

[2]廖悰.李白隐逸意趣探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34):32-35.

[3]姜丽娜.从《忆东山》探析李白的隐逸情结[J].现代语文,2015 (04):15-16.

[4]龚俊杰.论古代庐山隐士与其隐逸诗[J].诗歌文学,2017 (35):142-145.

[5]刘芳.中国隐士品格及其隐士文化——读王广新《中国隐士的品格》[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06):47-48.

猜你喜欢

个性李白诗歌
诗歌岛·八面来风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