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硬核”的女科学家

2018-11-20罗芊

人物 2018年11期
关键词:加州理工学院诺贝尔化学奖阿诺德

罗芊

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的那天,女科学家弗朗西丝·阿诺德(Frances H. Arnold)正在达拉斯一家酒店里睡觉,凌晨4点,她被一个来自欧洲的陌生电话震醒,担心是家里出事了,她还是接起了电话,“没想到,我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她说,“虽然期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件愚蠢的事情,但真的获奖了,还是很开心。”

過去的28年,阿诺德一直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实验室工作,每天和她打交道的,是细菌、试管、培养皿、显微镜。她是至今为止第5位女性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今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她,是为了奖励她实现了“酶的定向演化”。

简单来说,酶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因为有了酶,生命体才开始填满地球上的各个缝隙,进入温泉、深海和干旱的沙漠。实现了“酶的定向演化”后,可以更环保地制造化学产品,比如药物、燃料,还能让交通运输更加绿色。

纵观阿诺德62年的人生,她叛 逆 过,冒险过,经历了许多常人没有经历过的跌宕和选择,最要紧的是,她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在做无悔的事情

对公众而言,比获了诺奖更震撼人心的,是这位女科学家的人生经历。这不是一个天才少女一路开挂成长为卓越女科学家的故事,纵观阿诺德62年的人生,她叛逆过,冒险过,经历了许多常人没有经历过的跌宕和选择,最要紧的是,她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在做无悔的事情。

和大众设想的科学家不太一样,年少的阿诺德并不安分,她总能收到逃课警告单,15岁便一个人搭乘顺风车从匹兹堡前往华盛顿参加反越战抗议,高中开始独居,靠开出租车和去酒吧调鸡尾酒赚房租。她考上普林斯顿大学后,因为专业课比较少,辅修了经济学、俄语和意大利语。这时候,她还是一个酷爱户外运动的女大学生,热爱潜水、滑雪、骑自行车,曾去加利福尼亚山区徒步。

变化发生在她大学毕业那年,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电站事故“三里岛事故”爆发,直接导致核电站建设停滞了31年。本来梦想做一名外交官或CEO的阿诺德,决定研究新能源,她毕业后去了一家太阳能研究所,致力于为偏远地区设计太阳能设施。

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变化,阿诺德再一次改变了研究方向,30岁那年,她决定告别新能源研究,重返校园,去念伯克利的化学工程PHD,着手研究生物燃料。毕业后她又一次顺势改行,去了加州理工学院当生物化学工程师,将目光转向DNA技术。

阿诺德遭受过很多质疑,许多科学家认为,既然自然界已经有办法给分子做优化,那为什么不用呢?她却认为,科学家要研究这个星球上最为复杂的东西,“我们要比化学和生物都走得更远。”

在获诺奖之前,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硬核”的女科学家的私人生活。她患过乳腺癌,治疗了两年后痊愈了,她结过两次婚,第一任丈夫因癌症去世,第二任丈夫自杀而亡,她有过3个孩子,前两个都已经去世了。尽管如此,她依然热爱生活,在她的推特里,能看到她为每一次科研的小小进步而雀跃,也能看到她会偷拍家门口树上的松鼠、酒店窗边不小心坠落的一只蜻蜓。

多年前,阿诺德曾给自己写过一句话,也写给每一位想做科研的女性:尽管去做吧,可千万别把科学家这个美妙、有趣的工作都留给那些男人们。

猜你喜欢

加州理工学院诺贝尔化学奖阿诺德
高校创业教育体系设计与实践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从事CRISPR基因编辑的首个全女性团队
得克萨斯大学教授约翰·B.古迪纳夫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加州理工学院本科生培养的价值观探究
猜年龄
美国一流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
华盛顿身边的“无间道”
好奇心、严谨与合作在全球研究型大学发展中的角色
多尺度模型赢得诺贝尔化学奖
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