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化十二制”:深化村级治理的“黄岩样本”

2018-11-20喻鸿彪

党课参考 2018年4期
关键词:村务法治化村级

〉〉〉〉〉喻鸿彪

村级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基层的实践。在推进村级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着眼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从2004年起,实施了以村级组织运行规范化、村民自治法治化、村务监督民主化以及与此相配套的十二个操作层面的“三化十二制”村级组织运行机制。14年来,黄岩区深化落实“三化十二制”,使村党组织领导的法治德治自治机制更加健全,成为基层党建“浙江二十条”经验的鲜活“黄岩样本”,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提供了有益借鉴。

村级组织运行规范化

村党组织能否有效领导管理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其他组织,是村级组织有效运行的关键。黄岩区通过明确全区各个村级组织工作职责,细化整体运行流程,强化了村党组织在村级管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一是村党组织工作制度。明确村党组织的地位、职责和作用,规范“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以及村干部值班坐班、农村党员发展管理、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党员联系户等制度,切实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二是村委会工作制度。明确村委会必须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承担发展经济、管理村集体资产及公共事务、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村委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问题。三是村党组织领导其他组织制度。村委会向村党组织定期报告工作,村党组织根据报告情况提出意见与建议。同时,加强村党组织对共青团、妇联和老人协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和管理。四是村务联席会议和联章联签制度。确定村务联席会议为村级管理的重要议事机构,明确会议内容和程序。村级重大事项和大额财务支出,必须经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共同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才能付诸实施。

村民自治法治化

村民自治制度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形式,是村民参与村级治理的主要途径。村民自治法治化规定村党组织领导是前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遵循。黄岩区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以及民主恳谈会等形式保证村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把村民自治纳入法治化轨道。一是民主选举制度。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规定,对“五不能、六不宜”候选人资格条件、村委会选举的方式、程序作了具体规定,同时也明确了不称职或者严重违纪的村委会成员的退出渠道。二是民主决策制度。实行“村账笔笔清、村事件件议、村务人人明”工作规程,决定村级重大事项按照“五议两公开”程序。村级一般事务的决策,由村务联席会议共同商议决定。三是民主恳谈制度。民情恳谈会一年至少举行两次,对村民就村级组织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当场作出解释答复,并负责会后整改落实。四是自我管理制度。要求村民应当自觉遵守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明确修订原则和程序,进一步使村民的权利和义务制度化、规范化。

村务监督民主化

健全村务监督制度,是推进基层民主管理、促进乡村治理法治化的重要内容。村务监督民主化旨在以民主的方式调动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黄岩区通过定期公布、委托代理和依诺管人等方式,对群众关心的重要事项实施有效监督。一是党务村务公开制度。明确规定党务和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要求村党组织、村委会依照法规和政策按时公开党务村务,村监会、村级班子成员要认真落实村务监督要求。二是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乡镇街道建立村级财务服务中心,在坚持村集体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等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村财务委托乡镇街道村级财务服务中心代理。同时,明确村集体资产、村建设工程项目、村经济合同管理方式及要求。三是村干部履诺考评管理制度。围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三项承诺”制度落地,结合中心工作和村民诉求,实行以“商诺、承诺、亮诺、履诺、评诺”为主线的考评管理机制,规范村干部履职履责。四是党员干部道德诚信考评制度。实行党员干部道德诚信考评,依托大数据,通过规范征集办法、科学量化评分、实行激励惩戒,衔接党员“先锋指数”评价体系,畅通党员进出口渠道,引导党员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推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猜你喜欢

村务法治化村级
容错免责机制建设的法治化路径——基于地方性党内法规的研究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多举措提升村务监督的有效性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器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村务监督没有“稻草人”——安康紧盯乡村大小事
两办发文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