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启示

2018-11-19王雅萍

现代交际 2018年20期
关键词:异化劳动和谐社会马克思

王雅萍

摘要:马克思曾在其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理论做了独特详尽的阐释,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产品与劳动者、劳动活动、人的类本质以及人与人的异化。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出发,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状况,坚持克服劳动异化、以人为本,推动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 异化劳动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0-0227-02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大众、物统治人的弊端的揭露,是对异化的抨击和对人类全面发展的希冀,他的思想极其丰富,对于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阐释

(1)异化劳动的内涵。马克思所指的异化主要是指劳动的异化,但是其涉及范围既包括经济、政治,也包括哲学、心理学等,异化逐渐形成了一种带有压迫、压榨、扭曲的反面社会范畴。《手稿》中,“异化”是指把自己的所属物推向对立面,变为了对立的事物。“异化劳动”也就是指劳动产生了“异化”,即劳动者与劳动过程以及劳动产物走向了对立面。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充分分析,将异化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相联系,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正如马克思而言,“我们从国民经济学得到作为私有财产运动之结果的外化劳动(外化的生命)。”[1]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应该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目的,为了证明自己自由自觉的表现,是人的本质的需要的反映。但在异化劳动中,劳动显然不是自由的象征,劳动者失去了劳动产品与劳动对象,反而变成了资本家压迫工人的表象,它遏制了工人自由的本心,使工人对于劳动的动力仅是出于生活下去。“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行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和现存的有钱的、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2]由此可见,异化成为无产阶级被压榨、被奴役的重要原因。

(2)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基本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点:第一,劳动者与其劳动产品的异化。在马克思看来,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者,却并没有单纯地获得自己的价值,“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劳动产品很显然已经成为与劳动者对立的异化力量,使得劳动者不能将自身和自己的劳动放置于一种自由自在的环境。第二,劳动者与劳动活动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同样体现在劳动活动中。在劳动产品产生的过程中,异己力量随着劳动过程出现,劳动者与劳动活动走向了对立方面。而这种劳动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者自愿的范围,成为一种被迫的劳动。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仅仅是追求生存,压抑了自己的本性,劳动活动没有丝毫创造力可言。第三,劳动者与其类本质的异化。人类理应通过劳动来体现出它的存在和价值,但是由于劳动过程发生了异化,劳动者便与其类本质产生了异化。第四,劳动中人与人的异化。由于劳动过程与劳动产品都产生了异化,也就是说它们不再属于人类,只能被看作人类自身以外的附属物,也就是说,私有财产已经变成异化劳动的产物,工人已没有身份可言,人与人的异化关系已经无法改变。

(3)异化劳动导致不和谐。异化劳动使劳动者与劳动过程、劳动产品处于对立方面,给劳动者自身带来了极其消极的影响。

“只要人不認可自己是人,所以不遵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这种社会联系就以异化的形式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形成了“在一方面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方面,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暴和道德堕落的积累”[3],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只有工资作为维持劳动者生存的基本要素还仅为劳动者所有,其余的剩余价值完全沦为资本家掠夺的财富,主要以资本、地租、利息等方式被资本家所侵占。马克思正是从这些角度入手,深入抨击资本家的黑暗,彻底披露资本家掠夺压榨工人的真实面目,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充分的解剖,使大众充分了解劳动异化给劳动者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劳动异化也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恶化,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劳动产品以及劳动对象,究其根源都是来源于大自然,由于劳动者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滥用,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资源也日趋减少,最终导致人与自然走向对立,产生了一种十分不和谐的局面。

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启示

(1)消除劳动产品的异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马克思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提出“劳动产品如果说来源于劳动本身,不如说来源于自然。”[4]在这里,马克思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同于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劳动产品是工人劳动的产物,而且劳动产品又是来源于大自然,应当与大自然保持良好的和谐关系。然而,由于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原材料,出现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导致人与自然走向了对立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指数大幅提高,人民过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但在这背后,社会异化现象层叠不穷,一味地追求经济的提升,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使得自然生态的循环被破坏,资源浪费、环境恶化,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贫富差距加大,某些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人与社会无法和谐发展。因此,消除异化劳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2)消除劳动本体的异化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条件。在马克思看来,劳动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人的价值,而不只是去满足人在生存过程中的需求,而社会的发展就是基于个人的发展。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劳动成为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工具,工人被迫独立于人以外,劳动已不再是劳动者固有的一部分,而是失去了它应有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走向了人的对立面。因此,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社会价值无法通过劳动来实现,反而被劳动束缚了价值的存在。

在当下的中国,劳动异化也表现在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这极大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要始终把发展作为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时,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社会成员各有所得、各得其利,消除劳动异化,构建和谐社会。

(3)消除人的类本质的异化是实现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马克思指出:“人与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人与其他人的关系,才对人本身说来成为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在劳动过程中,人的类本质本应作为人的自由富有创造力的活动,为实现人的价值而存在,但却被资本家所操纵,导致工人不是为了自己而劳动,而是为了资本家而劳动,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压抑与被压抑的状态,是一种极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促进了劳动的异化。工人的劳动不再是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存在的依托,而是成为阻碍人发展的手段。

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所导致的恶果,为社会主义社会所警醒。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必须坚决预防和抵御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的异化,坚持公平、公正的人际交往,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谐。只有有了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才能稳定发展,进而保证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马克思.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异化劳动和谐社会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思考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