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对生态问题根源的制度批判

2018-11-19崔玉娟

现代交际 2018年20期
关键词:资本逻辑马克思生态

崔玉娟

摘要:在马克思的时代,生态问题虽然尚未凸显出来,马克思的精力主要聚焦于人的解放,但马克思仍然注意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断裂所形成的生态问题,他将生态问题与社会领域中的问题结合起来,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本增值本性、物质变换断裂、资本的全球扩张以及技术的异化等方面探究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形成了生态问题根源的资本主义制度分析路径。

关键词:生态 马克思 资本逻辑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0-0226-02

一、马克思从资本的增值本性的维度,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性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律令就是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换句话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1]资本为了实现不断增值的目标,就竭力让自身处于不停的循环之中,并在循环的过程中将上一个循环周期所获得的剩余价值追加进来,进行资本的扩大再生产,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就是在这种循环周期中实现自身的增值的。从根本上说,资本就是通过对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变本加厉地剥削而实现增值的,它的增值本性必然将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但马克思又以资本主义农业为例论证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具体的历史阶段上是有限的。他指出,资本主义农业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助力下,滥用化肥和农药,短视地追求产量的提高,造成了土地资源的长久性破坏,城乡之间的物质变换断裂也表明了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马克思表示,资本基于其增值本性而不断加剧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使用的趋势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的现实之间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必然导致生态问题的产生。

二、马克思从物质变换断裂的维度,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到,资本主义生产造成了城乡分离,人口在城市大规模地集中起来,而这意味着城市会遭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污染问题的困扰: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所产生的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另一方面则是集中在城市中的人口所产生的粪便等大量废弃物。马克思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断裂危及到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物质变换断裂在乡村则表现为,以“衣食形式”转移到城市的“土地的组成部分”即土地中用以滋养农作物的营养元素,在城市中堆积起来而无法正常地回归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造成土地资源的衰竭。[2]马克思进一步分析道,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断裂是由于人与土地的分离造成的,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将人变成了除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的自由人,人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涌向城市成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创造者,以牺牲环境和自己的健康为代价而换得一定的生存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断裂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现象,资本主义的本性就是反生态的。

三、马克思从技术的维度,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性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技术强化了资本对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剥削,导致生态问题愈演愈烈。以剩余价值为目标的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是奠基于农业领域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即资本主义技术的发展这一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农业在技术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带来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量的提高。但是,马克思指出,深入探究你会发现,“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壞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也就是说,这种技术只是片面地提高了资本掠夺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水平,使它可以对其实行更深程度的剥削,因而最终结果只能是破坏“一切财富的两个源泉——土地和工人”。[3]马克思由此得出结论:自然资源的丰饶度会随着由资本主义技术所决定的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的逐渐提高而递减,即资本主义技术具有反生态的本性。但马克思所批判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被应用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技术。马克思以机器为例表达了他的这种立场。他表示,代表技术发展水平的机器的产生,本身反映的是“人对自然力的胜利”,但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却带来了完全相反的后果,它“使人受自然力奴役”。[4]马克思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技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发生了异化,“成了资本驾驭劳动的权力”“与劳动相敌对的资本形式”[5],因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支配的技术与生态思维相冲突,本质上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性。

四、马克思从资本全球化扩张的维度,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性

马克思认为,资本具有“使自然界的一切领域都服从于生产”[6]的趋势,这就将全球范围内的自然资源都裹挟其中,从而造成全球性的生态问题。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行会制度还未完全瓦解,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是地域性的,它主要是通过对本国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剥削而实现资本的增值。但工业革命之后,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本国自然资源已无(下转第225页)(上接第226页)法满足其不断扩张的生产需求,资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便将视线投入到世界范围内的自然资源上。马克思以爱尔兰为例说明了资本对世界范围内的自然资源的掠夺。他指出,爱尔兰以谷物、牲畜、羊毛等自然资源的形式向英格兰间接输出了土地,但是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英格兰“连单纯补偿土地各种成分的东西”都没有还给爱尔兰[7],英格兰的这种资本主义生产造成了跨国性的物质变换断裂,导致爱尔兰的土地贫瘠。针对这种现象,马克思尖锐地批判道,资本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实现自身的价值增值而进行全球性扩张的,它的目的是消灭世界范围内的“以直接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生产”,并用以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取而代之,也就是说,资本扩张的目的是要把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活动都置于其控制之下以服务于其增值的目标。[8]马克思认为,资本的这种发展趋势是把世界视为一个资本循环的市场,进而使世界范围内的一切生产和消费都服务于资本的逻辑,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和资源为代价谋求资本的增值,因此,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资本全球化”是“同一历史过程”[9],资本的全球化扩张必然导致世界范围的生态问题,资本主义具有反生态的本性。

五、结语

总之,马克思深刻领悟到生态危机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本质上却是人与人之间关于生态资源的占有和分配的危机,因此,他在指责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问题的根源的同时,指出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改变人们的自然价值观,树立涵盖全人类的、真正的、广义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同时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建立能够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物质变换”[10],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解。

参考文献:

[1][2][3][4][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08.

[5][6]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26-19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8-89.

[9]王雨辰.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54.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28.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资本逻辑马克思生态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面向及其实质
论资本逻辑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