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成汤配合艾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临床观察

2018-11-19马元胜罗美华胡忠民

现代医院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施灸艾灸排气

马元胜 罗美华 胡忠民

腹胀便秘为胸腰椎骨折术后一种最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因胸腰椎骨折发生后,伤及骨折周围软组织,引发出血,导致腹膜血肿,肠系膜交感神经受刺激,减缓胃肠蠕动,再加上骨折伤后,患者长期卧床,饮食习惯变化以及心理状态变化等影响,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腹胀便秘[1-2]。粪便长时间滞留肠腔内,粪便中有害物质以及毒素会引发患者口苦、乏力、头痛、腹胀、腹痛、舌苔变厚、食欲不振等,影响患者身体健康早日恢复,预后效果不佳[3-4]。因此,针对这类症状的处理治疗,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临床对此主要采用常规的按摩、禁食、口服用药等方法,效果不佳。为探究更为经济有效、方便安全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中,将大成汤配合艾灸用于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中,总结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医院从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研究分析,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 男22例,女13例,年龄20~77 岁,平均年龄(42.4±11.2)岁,胸椎骨折5例,腰椎骨折23例,胸腰椎骨折7例,症状出现时间<1 d 3例,1~3 d 22例,>3 d 10例;观察组35例, 男25例,女10例,年龄22~80 岁,平均年龄(42.2±11.0)岁,胸椎骨折7例,腰椎骨折25例,胸腰椎骨折3例,症状出现时间<1 d 2例,1~3 d 25例,>3 d 8例。2组一般资料对比统计,组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可做比较。

1.2 入选标准

1.2.1 诊断标准 排便时间延长,超过3 d以上一次,粪便干燥坚硬,或便软但粘稠,有便难解,或长时间无便意。经CT检查或X线摄片显示胸腰段骨折,且合并不同程度腹胀便秘,无大小便功能障碍。

1.2.2 排除标准 甲状腺功能衰退症,糖尿病者,硬皮病以及电解质紊乱者;胃肠道功能障碍;严重心脑肺肝肾脏器疾病;胃肠器质性病变;腹腔脏器损伤、脊髓损伤,以及存在肠梗阻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鼓励患者床上活动肢体,并对症改善腹胀便秘,保持禁食1~2 d,实施常规腹部按摩,甘油灌肠剂灌肠、口服酚酞等方法治疗,症状严重者,需应用肥皂水灌肠或肛管排气,如有必要给予患者胃肠减压。

观察组则采用大成汤配合艾灸治疗,①大成汤用药:其主要组方:木通、陈皮、苏木、当归、甘草均为6 g,厚朴、枳壳、芒硝均为12 g,生大黄15 g,红花9 g。将上述组方用水煎煮至200 mL,再加入芒硝,经烊化处理,频服用药,2 h/次,得利停止。其中大黄性峻猛,具体的用法以及用量需结合患者个人、病史以及病情,提供针对性用药方案治疗,针对年老体弱、便秘轻、病史短以及病情缓者,应适当减少用量,或结合药物煎煮。而针对体质壮实者、腹胀便秘严重、病情急、病程长患者,可适当增加剂量。②配合艾灸治疗:取足三里穴、天枢以及中脘,胸腰骨折增加关元、气海穴,腰椎骨折增加神阙,艾灸时选择陈年艾条。取仰卧体位,操作者站于患者一侧,施灸部位应完全暴露出来,冬天注意做好患者保暖措施。点燃艾条,针对上述选穴逐一进行施灸,灸火与患者皮肤之间保持2~3 cm距离,从上到下,依次熏灸,直至患者皮肤有温热发红感,局部温热但无灼痛感即可,每个穴位施灸3~5 min,一天2次。艾灸前,需患者的身体情况、心理状况、热耐受程度、辩证分型进行综合评估,查看施灸部位皮肤有无炎症、破溃、水泡、瘢痕等, 施灸前与患者沟通,让患者保持心态平和,施灸过程中,操作者需高度集中,控制艾条与患者皮肤之间距离,以患者最大耐受程度为宜,防止灸火灼伤患者皮肤,或烧伤衣服。灸后若患者局部皮肤出现水泡,若为小水泡直至自然吸收即可,若为大水泡,需经消毒针挑破,水液放出,涂抹消毒液包扎,7 d后可愈合。③为促中药与艾灸效果最大程度发挥,结合按摩方法:排空小便,患者保持仰卧体位,放松腹肌,手掌从右下腹位置,沿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以顺时针方向按摩,按摩力度从轻到重,控制按摩速度,患者可耐受,每次按摩时间为10~15 min,若患者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按摩,早晚各按摩1次,1个疗程5 d。叮嘱两组患者骨折早期,饮食以清淡容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为主,多食用粗纤维以及新鲜蔬菜水果,用药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改善情况(首次排气时间、腹胀改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后12 h、48 h、72 h排便次数及矢气次数。根据排气排便时间评价临床疗效[5],显著改善:用药后8 h内,出现排便排气,腹胀便秘有所改善,食欲增强,精神症状有所改善;改善:用药后8~16 h,出现排便排气,腹胀便秘有所缓解;无效:用药超过16 h,患者仍无排便排气。总有效率=显著改善率+改善率。

1.5 统计学分析

经SPSS21.0软件工具分析。计量资料间差异用方差表示,独立样本以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差异用率表示,并以2检验,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腹胀改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改善情况 ±s)

2.2 临床疗效评价

对照组35例,显著改善12例,改善1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5.7%,观察组35例,显著改善18例,改善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水平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2=11.43,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排便次数、矢气次数

观察组12 h、48 h、72 h的排便次数、矢气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排便次数、矢气次数±s,次)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为一种常见脊柱外伤,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中胸腰椎脊柱中有丰富的神经、动静脉血管,一旦受损,便会波及多神经组织,包括胃肠功能,影响胃肠蠕动,导致便秘腹胀发生,不利于患者病情早日康复[6-7]。腹胀便秘为胸腰椎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一般发生于损伤后1~2 d,继而发生便秘,并逐渐加重,轻微者会影响患者正常进食休息,严重者会影响患者循环、呼吸功能,不仅会造成患者躯体痛苦,还会增加患者精神压力,导致肠梗阻发生,威胁患者生命健康[8-9]。

西医认为骨折术后腹胀便秘发生原因:创伤后消化系统应激反应,表现为胃肠功能衰退,胃肠蠕动减缓,吸收时间延长;创伤后胃肠胀气,气体不能排出,腹胀严重;长时间卧床,活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缓;骨折术后不合理饮食,导致腹胀便秘加重。而中医认为该疾病发病原因:患者伤后需长期卧床,导致久病气虚、津亏血少,大肠的传输运动功能异常,燥热内结而导致腑气不畅,再加上突发创伤导致患者情志失调,通降失常,而导致胃肠蠕动功能减缓[10-11]。因此中医学认为,该疾病治疗原则在于通畅气机、活血化瘀。西医关于腹胀便秘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酚酞片、甘油灌肠剂灌肠等通便治疗,虽然用于改善腹胀便秘症状效果显著,但长期用药容易导致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降低肠蠕动反应性,导致胃肠张力丧失,主动排便能力下降,而进一步加重腹胀便秘症状[12-13]。

随着中医学研究深入以及临床广泛应用,临床越来越多将中医治疗用于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中。腹部按摩通过按压刺激,可发挥行气活血以及疏通经络作用,同时结合腹式深呼吸,影响腹内压,刺激膈肌有规律收缩放松,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促胃肠平滑肌兴奋,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尽早恢复,可针对性改善便秘症状[14-15]。根据十二经络的运行时间,大肠运行时间为早上5:00~7:00点,血气流经大肠,此时排便效果最佳,因此一般选择晨间起床或临睡前,结合腹部按摩,促胃肠蠕动,改善患者便秘症状[16-19]。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艾灸可改善局部血流量,提高局部皮肤温度,改善局部痉挛,对于增强身体免疫力、自主神经功能以及内分泌功能效果显著,有利于失衡机体快速恢复。经艾灸熏灸后,药性经热力作用经体表穴位作用于机体,可发挥补虚助阳、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温经散寒以及预防保健作用[20]。人体腧穴不仅是疾病反应点,还是施灸部位,医者根据临床经验选择以下穴位,足三里穴位是足阳明经胃经的一个主要穴位,具有益气升阳、培补后天、升清降浊等功效,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腹胀、腹痛以及胃痛疗效显著;中脘穴为胃之募穴,艾灸该穴位,可发挥补气养胃、健脾温中功效,可用于治疗食欲缺乏、腹胀、腹痛以及泄泻;天枢为大肠募穴,具有理气散结以及通调脏腑功效,可有效治疗腹泻、便秘以及腹胀肠鸣;关元穴为冲任交与足三阴交会穴,是一身元气所在,气海穴为一身元气之海,主要负责强健身心,可治疗便秘、泄泻、腹痛,改善身体虚弱状态,增强身体防卫功能以及免疫功能;神阙穴处于脐,与诸经百脉相通,具有能升能降以及补虚泻实调节作用[21]。通过艾灸诸穴,可发挥通腑消胀、行气导滞功效,坚持治病治本、未病防治原则,艾灸结合腹部按摩,促热力快速传导入内,增强胃肠蠕动,有利于胃肠传导功能尽快恢复,预防消除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疗效确切。

大成汤为一种中医认可的药方,具有攻下逐瘀功效,专治腹胀便秘、跌仆损伤,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可发挥标本兼治效果[22]。该方中,大黄具有攻逐瘀血之效,芒硝辅以大黄,可发挥泻热逐瘀效果,陈皮、厚朴、止咳具有破积行滞功效,木香利水行气,木通具有清热利尿、活血通脉功效,并结合甘草调和诸药,中和解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成汤可有效增强胃肠蠕动能力,提高胃肠道对肠腔内容的推动作用,有效发挥泻下效果[23]。大黄为一种分泌性泻剂,具有显著增强肠道推进作用,芒硝为一种渗透性泻剂,给药后,短期不具有提高肠道推进功能作用。但可能会增加肠管中积液,扩大肠管。而且大黄具有刺激大肠兴奋作用,芒硝具有刺激小肠作用,两种药物联合,可提高肠道荡涤作用[24]。因此,大成汤加减用药用于消除胸腰椎早期腹胀便秘等效果显著。艾灸与大成汤联合作用,内外兼治,发挥中医作用标本兼治效果,增强胃肠动力,可降低腹胀便秘发生率。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腹胀改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首次排气时间、腹胀改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表明艾灸结合大成汤对于胸腰椎骨折腹胀便秘的防治效果显著,更加符合中医治疗理论,应用简单可靠。

此外,研究认为饮食失调也是骨折术后腹胀便秘加重的主要原因。胸腰椎骨折术后影响患者胃肠消化功能,尽管少食仍难以消化,腹胀排便难;不合理的饮食会加重腹胀便秘,食用生冷食物及不容易消化食物,胃肠消化功能受影响,导致食物难以消化,胃肠内食物积滞,影响正常进食;术后饮食不节,胃肠道负重加重,影响胃肠道正常运转,加重腹胀便秘。

综上所述,大成汤结合艾灸治疗胸腰椎骨折腹胀便秘,效果更为确切可靠,可广泛推广到临床中。

猜你喜欢

施灸艾灸排气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中暑
夏天怎么做艾灸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