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时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对B族链球菌感染孕妇的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的预防作用

2018-11-19黄伟政

现代医院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产时克林胎膜

赵 凯 黄伟政

B族链球菌(neonatal group B streptococcal infection,GBS)是寄居于直肠和阴道的条件致病菌。通常健康人群感染GBS并不致病,一旦孕妇感染GBS就易诱发多种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胎膜感染、子宫内膜感染等。相关数据调查显示[1],10%~30%的孕妇会感染GBS,其中40%~70%会在分娩时传递给新生儿。新生儿感染GBS后会引起肺炎、脑膜炎、新生儿败血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2-3]。由此可见,产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治疗对减少新生儿GBS感染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对我院收治86例感染GBS待分娩产妇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GBS感染待分娩孕妇86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年龄25~34岁,平均年龄(29.54±3.17)岁;孕周36~37周,平均孕周(36.59±2.04)周。对照组:年龄25~35岁,平均年龄(29.61±3.15)岁;孕周36~38周,平均孕周(36.65±2.07)周。两组孕妇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孕妇经阴道和肛门拭子GBS筛查,确认感染GBS;入组前1个月未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单胎孕妇。排除标准:合并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肾疾病及其他致病菌所致的生殖道感染者。

1.2 方法

观察组分娩前4 h或胎膜破裂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性治疗,针对无青霉素过敏的孕妇,首选青霉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2020767;规格:400万单位)进行抗感染治疗,初始剂量500万U,稀释液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之后每4 h静滴250~300万U青霉素至分娩结束。针对青霉素过敏的孕妇,予以克林霉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0004;规格:0.9 g)治疗,900 mg/次,稀释液为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之后每8 h静滴900 mg克林霉素至分娩结束。对照组不进行抗生素预防性治疗。

1.3 观察指标

新生儿GBS感染情况:记录两组新生肺炎、败血症、脑膜炎发生情况。

妊娠不良结局:记录两组孕妇胎膜早破、产前高热、早产、绒毛膜羊膜炎。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GBS感染情况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GBS感染率9.30%,与对照组32.56%比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GBS感染率比较 (n=43,%)

2.2 两组孕妇GBS感染相关疾病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孕妇GBS感染相关疾病发生率4.65%,与对照组25.58%比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 (n=43,%)

3 讨论

GBS是寄生于直肠和阴道的革兰阳性菌,该致病菌株为条件致病菌,当寄生环境发生改变时就会引发临床症状。研究表明[4],孕妇感染GBS的原因尚不清楚。部分学者认为[5],孕妇感染GBS是在雌激素水平相对低下、孕妇维生素D含量不足、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所致。GBS感染不仅会提高产妇围生期感染风险,还会导致新生儿感染GBS。由此可见,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治疗对降低围生期感染,减少新生儿GBS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GBS的传播途径是垂直传播,当孕妇感染GBS后,分娩时新生儿通过产道或吸入感染的羊水,造成GBS感染[6-7]。即便胎膜完好,在下生殖道定植的GBS也能上行传播至宫内,从而造成感染。

新生儿一旦感染GBS,就易引起脑膜炎[8]、肺炎、败血症。有关数据调查显示[9],每年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约2.7%,其中50%的新生儿败血症因感染GBS所致。及时发现,给予抗感染治疗,控制GBS感染,对降低新生儿GBS极为重要,但目前合适进行抗生素预防性治疗临床尚存争议。部分学者认为,一旦发现孕妇感染GBS就应进行抗感染治疗,但另一部分学者认为,若过早使用抗生素,虽然能够控制GBS感染,但同时会增加其他耐药菌种感染,从而促进了GBS耐药菌株的产生[10]。因此,笔者主张产时采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为宜。本研究中,笔者选用青霉素和克林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原因是几乎所有的GBS菌株对青霉素敏感,加之青霉素抗菌谱窄,从而能够降低抗生素耐药情况的发生风险。有关数据统计[11],约10%的孕妇对青霉素过敏。针对此类孕妇,可选用克林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原因是,克林霉素对GBS的敏感性强,且GBS菌株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低[12]。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新生儿GBS感染率明显较对照组低,提示产时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可降低新生儿感染GBS的风险。原因是,产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分娩过程中,在羊水冲刷,恶露排除的情况下,可促进GBS排出,加上分娩后阴道内环境和雌激素水平的改变,有利于GBS的清除。

妊娠期GBS定植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体征,但随着时间推移,可引起尿路感染、宫内膜感染、胎膜感染,最终造成绒毛膜羊膜炎和胎膜早破;不仅如此,GBS也是造成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引起局部,甚至全身的炎性反应,导致孕妇高热。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孕妇GBS感染相关疾病发生率为4.65%,明显较对照组25.58%低,提示产时抗生素预防治疗可降低孕妇GBS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率。马爽[13]等人选取98例妊娠晚期GBS检测阳性者为研究对象,将接受治疗的68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将未接受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结果提示,两组在胎膜早破和早产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产时抗生素预防性治疗可减少孕妇GBS感染相关疾病,降低新生儿GBS感染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产时克林胎膜
烫不死的细菌
产时整体护理对分娩正性作用的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时、产后出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老鼠克林求学记
足月胎膜早破256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胎膜早破患者临床治疗方法
不倒的陀螺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及意义
胎膜早破和绒毛膜羊膜炎患者胎膜组织中MMP-9、MIF的表达和羊水中IL-6水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