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补充方法对维生素D低下孕妇和新生儿的临床观察

2018-11-19曾素萍胡竹莲肖艳春

现代医院 2018年10期
关键词:日晒晒太阳口服

曾素萍 胡竹莲 肖艳春 徐 慧

孕妇维生素D的缺乏或不足在世界范围内呈流行趋势,有研究表明[1],孕妇维生素D缺乏与先兆子痫、妊娠糖尿病、细菌性阴道病、早产的发生相关;维生素D缺乏对胎儿免疫系统的发育、肺发育、呼吸道感染、哮喘、Ⅰ型糖尿病、炎症性肠道疾病、双相情感障碍等相关。另有研究指出[2],孕母维生素D缺乏将导致宫内胎儿和婴儿早期维生素D水平缺乏的危险性增加,出生时脐带血25(OH)D水平取决于母体维生素D的状态。有学者指出[3],维生素D低下孕妇采用晒太阳方法,能够较好补充维生素D,效果好于一般用药。本次研究针对2017年10月-2018年5月就诊于本院的90例维生素D缺乏孕妇,分别采用晒太阳、口服维生素D400单位、口服维生素D800单位三种补充方法,比较各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5月就诊于本院的90例维生素D缺乏孕妇,均与中华医学会所制定的诊断标准相符[4],即血清25-(OH)D水平<25 μmol/L,排除多胎妊娠、遗传代谢性疾病、染色体、甲状腺、肾上腺疾病及其他影响肝肾功能的疾病或服用相关药物;另排除新生儿有窒息抢救史、先天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将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年龄区间20~35岁,平均(26.4±3.1)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12例;Ⅱ组年龄区间20~34岁,平均(26.3±3.0)岁,初产妇17例,经产妇13例;Ⅲ组年龄区间20~36岁,平均(26.5±3.0)岁,初产妇19例,经产妇11例。三组年龄等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在孕妇怀孕32~34周时,采集产妇空腹静脉血,开展血清25-(OH)D检测,将<25 μmol/L作为维生素D缺乏的临界点,对三组患者采用各种方法予以补充,Ⅰ组采用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治疗,即每日10:00时~16:00点时,坐在阳光充足处进行照射,5 min/次,在此时间段内持续4次,持续14 d;Ⅱ组口服维生素D400单位补充治疗,1次/d,持续服用14 d;Ⅲ组口服维生素D800单位补充治疗,1次/d,持续服用14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孕妇晚期维生素D水平,产后检查新生儿的维生素D水平,同时观察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孕妇及新生儿的维生素D参考标准[5]:血清25-(OH)D>50 μmol/L为正常,25~50 μmol/L为不足,12~25 μmol/L为中度缺乏,<12 μmol/L则为严重缺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孕妇晚期的维生素D水平比较

Ⅰ组孕妇晚期的维生素D水平高于治疗Ⅱ组、Ⅲ组(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与图1。

表1 3组产妇产后晚期的维生素D水平比较[n=30,n(%)]

注:与Ⅱ组、Ⅲ组相比,1)P<0.05

图1 3组产妇产后晚期的维生素D水平比较

2.2 三组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比较

Ⅰ组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恢复高于Ⅱ组、Ⅲ组(P<0.05)。见表2与图2。

表2 3组新生儿的维生素D水平比较[n=30,n(%)]

注:与Ⅱ组、Ⅲ组相比,1P<0.05

图2 3组新生儿的维生素D水平比较

2.3 不同组不良妊娠结局及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比较

Ⅰ组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细菌性阴道病、早产发生率较Ⅱ组、Ⅲ组,均低于后者(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与图3。

表3 不同组不良妊娠结局及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比较(n=30)

图3 不同组不良妊娠结局及妊娠合并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有研究指出,产妇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婴儿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但在具体的补充方法及剂量方面,国内外还没有明确的规定。有学者指出[6],针对成人,其每天补充维生素D的剂量最安全量为1 000~2 000 IU。维生素D是人体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脂溶性维生素,经近年研究得知[7],如果机体缺乏维生素D,会累及到诸多人群,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且还与多种疾病的出现与进展相关,乃是现阶段社会层面所需迫切解决的重点健康问题。有报道[8]对1980年间发表的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的文章进行检索,对各地区、种族、人群的维生素D缺乏情况进行统计,得知其所占比率为4.0%~55.4%,而维生素D不足是26.1%~78.4%。

现阶段,我国在报道维生素D水平方面的研究并不多,本次研究所选取孕妇的25-(OH)D水平均低于正常值(>50μmol/L),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缺乏情况[9]。针对中国女性而言,其乃是出现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由于维生素D都来源于日晒,我国北方地区有着比较高的维度,尤其是冬季,日晒时间比较短,纬度高除了会使日照时间减少外,还会使整个日照能量降低,冬季多风、天冷,人们的户外活动时间会减少。另外,如果存在严重污染情况,会对紫外线的穿透造成影响,造成日晒不足[10-12]。还需指出的是,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以白为美,所以,许多女性尤其是年轻产龄妇女有意避日晒,此乃造成日晒不足的有一重要原因。本次研究针对上述情况,以就诊于本院的孕妇为对象,分别采用晒太阳、口服维生素D400单位、口服维生素D800单位3种方法来补充维生素D,由最终结果得知,Ⅰ组孕妇晚期、新生儿的维生素D水平高于治疗Ⅱ组、Ⅲ组。表明采取阳光照射,能够有效增加孕妇晚期及新生儿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并使其维生素D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此外,Ⅰ组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细菌性阴道病、早产发生率较Ⅱ组、Ⅲ组,均低于后者。由此表明,维生素D缺乏孕妇出现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细菌性阴道病、早产等情况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维生素D正常者,维生素D缺乏与上述病症发生之间,存在紧密正相关。针对维生素D低下孕妇,增加晒太阳时间对孕妇、新生儿维生素D低下,有明显改善作用,建议政府可以宣传阳光对孕期妇女和胎儿的作用,适当引导,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针对维生素D低下孕妇,增加晒太阳时间对孕妇维生素D的低下有明显改善作用,还能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日晒晒太阳口服
塔树
染整助剂对原液着色涤纶耐日晒色牢度的影响
晒太阳的猫
爱晒太阳的猫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晒太阳的猫
匹多莫得口服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