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频教育在胫腓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2018-11-19杜雪清冯周莲潘杏玲

现代医院 2018年10期
关键词:患肢住院护士

杜雪清 冯周莲 潘杏玲

胫腓骨骨折是骨科中较为常见的损伤,占骨折病患比例的10%以上[1];在骨折诊治的过程中,功能锻炼逐渐成为治疗骨折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的重要内容,使患者尽早地、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2]。传统的功能锻炼教育模式有口头教育、派发教育处方、宣传画册等,存在语言沟通问题、教育方法不规范、患者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不同等问题导致患者对功能锻炼掌握不到位,方法不规范等,针对上述问题,本科由医护人员自编自导自演制定了一套示范与口头讲解相结合的功能锻炼视频教育在胫腓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9月—2018年4月于本科胫腓骨折住院患者,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以1 ∶ 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均无脱落。其中观察组男92例,女58例,年龄平均(33±5.6)岁,其中闭合骨折91例、开放骨折59例,教育程度平均为初中水平。对照组男96例,女54例,年龄平均(32±4.6)岁,其中闭合骨折93例、开放骨折57例,教育程度平均为初中水平。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的性质、受教育程度等一般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且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①基本听懂普通话,视力及听力正常或能借助工具观看视频及与人沟通;②年龄15~60岁之间;③入院时检查均无伤肢神经、血管损伤;④患者骨折前均无其它器质性疾病;⑤同一肢体无其它部位骨折。

1.3 排除标准

①年龄<15岁或年龄>60岁;②有精神病史或者有精神病隐性病史的患者及不能正常沟通者;③多发损伤病情危重不能正常学习者;④合并有心血管、肝、肾等方面的严重的原发性疾病;⑤不同意和配合进行研究的患者。

1.4 功能锻炼视频制作及应用

由本科室主任、护士长及1名骨科博士、2名护理专家、3名护士组成研究小组,视频制作在参考相关文献、书籍、临床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科室反复论证修改,编写出胫腓骨折功能锻炼的剧本,经过讨论确定其内容与流程;为了增强教育的真实性、趣味性、知识性,演员均由科室医护人员及病员志愿者本色出演,由专业摄影师进行拍摄并配字幕、功能锻炼动作解说及音乐;拍摄场所在科室病房完成。视频初期制作完成后分次播放给病员、护士、医生观看,听取多方意见,进行反复修改,最终制作成完整视频;将制作好的视频资料通过U盘输入电视系统,由责任护士到每间病房播放,并全程指导患者。

1.5 视频教育的内容

视频教育具体内容主要围绕胫腓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功能康复进行,包括:①股四头肌收缩运动:绷紧在腿上方的肌肉,同时尽量伸直膝关节,使大腿的后侧尽可能地贴近床面,坚持5秒钟,然后放松,反复练习。②踝泵锻炼:踝部背伸,跖屈的功能练习,即足的上勾下踩动作。每个运作坚持5秒钟,然后放松,反复练习。③抬臀运动:平躺在床上,利用头部及健肢的力量把臀部撑高,坚持5秒钟,然后放松,反复练习。④下肢(患肢)功能位的摆放:患肢予气枕垫高10~15 cm,踝关节背伸90°,足部中立位。⑤功能锻炼的作用及重要性。

1.6 研究方法

观察组:采用功能锻炼视频教育。责任护士先口头方式进行功能锻炼教育指导,再用电视机播放由课题组自编自导自演制作的功能锻炼教育视频,指导患者观看并跟视频进行练习,每天进行功能锻炼4次,每次15分钟,以后每天播放一次,患者对照视频进行功能锻炼。

对照组:采用传统功能锻炼教育。由责任护士通过口头方式进行功能锻炼教育指导,指导后派发文字或图片教育单张让患者及家属看,加深记忆;指导患者每天进行功能锻炼4次,每次15分钟。

基础治疗护理:两组患者均按胫腓骨折护理路径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包括:开展心理护理、疼痛管理,饮食调养、伤口护理、健康教育以及术前术后功能锻炼等。

1.7 观察指标

①使用我科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知识问卷,于患者入院第二天 (即第一次教育后,第二次教育前),由经过培训的护理组长通过健康教育知识问卷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评价,知识问卷内容包括功能锻炼的方法、开始时间,每天功能锻炼的次数、每次锻炼的时间,肢体功能位的摆放,功能锻炼的作用等;发放知识问卷,现场回收;根据知识问卷了解首次教育后患者掌握情况,问卷为总分100分,90分及以上为优,得分为70~89分为良,低于70分为差。②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第5天患肢肿胀程度,根据肢体肿胀程度评定标准[3]:I度:较正常皮肤肿胀,但皮纹尚存;Ⅱ度:肿胀较明显,皮纹消失,但无水泡;Ⅲ度:肿胀明显,皮肤硬紧,出现水泡,但无骨筋膜室综合征,由护理组长评估两组患者住院第5天患肢肿胀程度。③比较两组患者骨筋膜间室综合症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④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⑤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伤肢膝关节及踝关节的功能,根据HSS膝关节量表评分[4]:85~100分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中,<60分为差;根据Karlsson踝功能评分[4],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60~79分为中,<60分为差。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首次教育后功能锻炼的掌握情况

两组患者的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观察组患者在首次教育后的功能锻炼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患者首次教育后功能锻炼的掌握情况

(f,,n=150)

注:P<0.05,与对照组比较

2.2 住院第5天患肢肿胀程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观察组住院第5天患肢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第5天患肢肿胀程度的比较(f,,n=150)

注:P<0.05,与对照组比较。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150,n(%)

注:P>0.05,与对照组比较

2.4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的比较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7.53天,对照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0.82天,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2.5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伤肢膝、踝关节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的膝、踝关节功能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观察组在膝、踝关节功能均优于对照组。见表4、表5。

表4 术后1个月伤肢膝关节功能比较(f,,n=150)

注:P<0.05,与对照组比较

表5 术后1个月伤肢踝关节功能比较(f,,n=150)

注:P<0.05,与对照组比较

3 讨论

骨折治疗的原则之一即提到“筋骨并重”,功能锻炼是康复的重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因此,功能锻炼必须伴随骨折患者治疗的全过程,正确、及时、连续的功能锻炼可促进伤肢血液循环、肿胀消退,减轻疼痛,预防血栓形成,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利于骨折的愈合和肢体功能的恢复。但是目前临床上由于功能锻炼不佳导致的致伤致残率仍较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总结临床工作经验,笔者发现,除了损伤类型、治疗方式的选择等原因外,其中由于围手术期康复不良导致的关节功能差、甚至致残也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5]。功能锻炼在骨折的治疗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促进静脉及淋巴回流、患肢血肿吸收及肿胀消退,减少患肢关节液渗出,防止由关节本身和软组织粘连造成的关节僵硬,从而最大范围的恢复机体功能,使患者患肢早日康复[6]。临床常用的功能锻炼教育模式是传统的口头教育、派发教育处方、宣传画册等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口头教育,因为语言的抽象和不直观,同时存在着教育者自身表达能力、沟通水平的差异;患者由于语言不同(相当一部分患者讲地方方言,不会听国语和粤语)、接受能力等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存在护士教育遗漏、方法不规范、患者掌握不到位等问题;而教育处方、宣传画册等虽有图文,但患者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等也难以掌握相关内容;以上种种原因令到患者难以全面掌握功能锻炼方法,需要护士反复多次教育,从而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也影响了患者的康复。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模式不断普及,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因个体表达的误差及教育的内容、方法不够全面,欠缺同一性而被认识到不足,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护理的需要,国内外较多医院将多媒体教育方式引用于护理健康教育,并取得较好效果[7-8]。护理教育即是传播这些知识的重要途径。即使更多患者希望医生为他们进行教育,但更多的具体细节均由护士指导执行[9]。视频教育使健康教育具有个性化、系统化、科学化,激发了患者的学习兴趣,使护士对健康教育更有信心[10]。心理学家Treicher研究提出,人类在获得信息的过程中,源自视觉的信息量占83%,源自听觉的信息量占11%,源自触觉的信息量6%[11]。应用常规边讲解边指导的方式教育,由于护士工作忙而重复次数多,较随意,不能系统地讲解,加上患者接受知识能力也参差不齐,虽已教育,但患者对内容未记牢或理解不同,导致指导效果不佳或患者功能锻炼方法错误[11]。视频技术可以将视觉和听觉联合起来,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士在床边引导患者边看边练习,让患者能直观、全面、生动地观看康复训练的全过程[12],让患者更容易理解、掌握和记忆,并能很好地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视频教育不但教育规范动作,而且讲解相关知识,让患者知道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必要性,患者自觉执行[13]。

综上所述,功能锻炼视频教育作为新型的健康教育手段,将视听教学集于一体,内容丰富,且知识结构严谨,内容齐全,功能锻炼动作到位[14];不但规范了健康教育的内容,而且提高患者掌握健康知识程度,恢复自我护理能力,使临床健康教育体现了人文关怀,为构建护患和谐搭建了更好的平台,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10]。

猜你喜欢

患肢住院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妈妈住院了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