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西地区窑院式民居建筑特色探析
——以河南省孙都村民居为载体

2018-11-19祝新明田紫娟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厢房砌筑窑洞

孙 立,祝新明,田紫娟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100044)

“山腰开户牖,岩腹出炊烟。”清代诗人李大成在《自邠州回县道中即事十首》之八中这样描述窑居这种极目望去,不见房屋,只见炊烟升起的景象。作为生土建筑的典型代表,窑洞民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豫西位于黄土高原边缘地带,这里气候干燥、地下水位较低、覆土层结构致密,这些自然因素为窑洞的修建提供了天然条件。“窑房院”是该地窑洞民居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将房屋和窑洞相结合的一种院落形制,也被称为“前房后院”,这种独特的院落组织形式,既保留了窑洞建筑回归自然的本性,也兼具了房屋建筑改造自然的特性。

笔者对河南省孙都村窑院式民居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对豫西地区窑院式民居建筑特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对窑院式民居的未来发展有所启示。

1 孙都村概况

孙都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仓头乡东部,属丘岭地区,位于岭川交汇处,其村落具有藏风聚气、鐘灵毓秀之天然地势。西有安岭高峰,东有金牛山屏障,南有凤凰岭环抱,北有碧野风光。村庄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大区域环境造就了孙都村融于自然的村庄格局和建筑样式。先祖选址十分考究,且非常注意风水。孙都村选址位于邙山上,此山体相对低矮,坡度较缓,形成了三面环山的盆地。背靠黄河,隔河与王屋山相望。山包围着田,田包围着村庄,与自然和谐相处。整个村落依山而建、房与街齐、规划有序。

王氏始祖王安道于洪武二年从怀庆府济源县南瑶村迁至,围绕村中古井,形成村落。明朝时期沿今南街聚居,形成多进式的院落形式。清朝时便扩展到现在的北街。现村庄格局围绕中心十字路口展开,保留四条古街。村中现存民居多建于清代中后期,或成排建设,或单独成院。建筑形制主要沿街以前院后窑的格局展开,宅院多背崖面沟,属典型的北方窑院式民居。凿土为崖,依崖挖窑,窑前圈院,院内盖房,房窑结合,形成了一个个规模或大、或小的三合院或四合院,这里成为豫西地区传统窑院式民居的代表(图1)。

2 窑院式民居建筑特色分析

不同地域之间在气候、自然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民居也在与周围环境的长期相互作用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建筑语言。例如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北方有便于迁徙的毡包式民居;东北有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1]。在黄土富裕的豫西地区,“窑房院”便是当地民居建筑中的典型代表。以下以孙都村窑院式民居为载体,从院落布局形式、单体建筑形态、材料和结构3个方面对豫西窑院式民居的建筑特色进行分析。

2.1 院落布局形式分析

孙都村窑院式民居院落布局形式受到家庭结构、复杂地形以及村落长期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呈现出以下几种形式(表1)[2]。

表1 院落布局形式分析

(1)两进式四合院。在孙都村,两进式四合院是村落中主要的院落布局形式。主要分布在村落北街,沿街道两侧规整布置,有坐北朝南和坐南朝北两种形式。院落布局呈中轴对称形式,主要由正房、东西厢房、倒座房围合而成,过门将院落分为前后两进院,前院尺度较为狭小,后院尺度开阔,沿南北向呈长方形布置。正房为窑洞,靠崖凿土为窑,前设门廊,东西两侧布置厢房,过门位置与厢房山墙平齐,倒座房临街布置,主入口多设置于院落中轴线位置(图2)。

图2 两进式四合院

(2)三进式四合院。三进式四合院分布较少,主要集中在南街南侧,多处院落形制受到破坏,其中王氏宗祠形式最为完好。王氏宗祠为王氏后人在功成名就之后所修宅院,院落坐南朝北呈中轴对称布置,建筑形式为仿古现代建筑,院落由正房、厢房、倒座房围合而成,过厅沿中轴线布置,将院落划分为三进式,倒座房临街布置,主入口设于中央偏左位置。

(3)单侧厢房式。单侧厢房式是传统民居中较为常见的形式之一,在孙都村,这种布局形式多见于后期加建院落,一般由正房(窑洞)、单侧厢房和门楼围合而成,院落空间较为开敞,主入口设置于门楼中部。

(4)无厢房式。院落北侧布置窑洞,不布置厢房,临街布置倒座房,主入口置于中部。在孙都村,这种布局形式现存较少。

2.2 单体建筑形态分析

孙都村窑院式民居作为当地民居建筑的典范,代表着当地建造技艺与建造理论的最高水平,单体建筑作为窑院式民居的物质空间载体,在与地域环境的长期磨合中,形成了最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形态[3]。

(1)正房。正房为窑洞,沿院落中轴线布置,多为两孔拱形窑洞(图3),这在窑洞民居中较为少见,一般三孔居多,象征福(福运)、禄(赐禄)、寿(长命)。窑洞开间6 m,进深11 m,正中门洞宽1.2 m。内部墙壁多采用黏土砖砌筑,中部设置隔墙将内部空间划分为前后两部分:窑前空间相对开放,多做家庭起居使用;窑后空间较为私密,为家庭内部使用。窑脸是窑洞最重要的装饰立面,为防止山土滑坡,窑洞前方设置檐廊(图4),形成窑洞入口前的灰空间,檐廊顶部多用红色黏土砖砌筑女儿墙,同时在檐廊两侧用砖砌筑隔墙做防火分隔用,形式类似南方的马头墙,用瓦做封顶。檐廊采用木构架结构,木材之间采用榫卯形式相连接,结构形式简洁(图5)。

图3 正房立面

图4 正房檐廊

图5 正房木构架结构

(2)厢房及过门。东西厢房布置在院落两侧,体量相对较小,单坡屋顶坡向内用,内部空间分割为两个独立的空间,分别设置门窗与内院相连通,门窗形式较为简洁,均为木质,顶部设置过梁。建筑墙体采用大块黏土砖砌筑(图6)。

过门与厢房临街一侧的山墙部位平齐,将院落划分为前后两部分,过门砖砌而成,采用拱形门洞,门洞顶部采用单坡屋顶,坡向内院,用砖砌柱子做支撑,过门左侧设置拱形神龛,为墙垣式(图7)。

图6 厢房立面

图7 过门

(3)倒座。通过对孙都村民居的深入调研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倒座房在建筑形式和功能使用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早期的孙都村民居建造中,倒座房多采用双坡瓦屋面形式,共三开间,其中一间布置主入口,其余两间做仓储使用(图8)。墙体用黏土砖砌筑。90年代以后,随着钢筋、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不断应用,倒座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调研发现,在孙都村北街两侧临街房中,传统形式建筑已现存较少,多数为90年代后期所建(图9)。建筑采用平屋顶形式,中央位置屋顶凸起,用于设置主入口,立面采用瓷砖贴面,两侧房间临街设置高窗,现多作家庭起居用,其中王氏宅院为仿古建筑,倒座房形式较为特殊(图10)[4]。

图8 传统倒座房形式

图9 90年代后倒座房形式

图10 王氏宅院

2.3 材料和结构分析

孙都村民居对材料的选择和结构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民居建造过程中所遵循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

(1)多材并举。由于豫西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其民居建造采用了“五材并举”的建构原则,即将土、木、砖、瓦、石等混合应用,依据各自材料的性能,将其应用到建筑的不同部位,使建筑达到技术和艺术的高度统一。例如,豫西地区最主要的建筑材料——黄土,除应用于窑洞的建造,当地民居还通过夯土技术将其应用到建筑外墙的建造,达到坚固耐用、冬暖夏凉的效果。

料姜石是豫西地区地域性材料的典型代表,因状如生姜,故而得名,别名:蛎石、姜石、礓砺(图11)。其为黄土层中钙质结核而成,具有多种药用功效。料姜石主要用于建筑外墙的砌筑,在墙体砌筑时,首先用黏土砖或毛石砌筑墙基,墙基以上部位用黏土砖搭建墙体骨架,中间填以料姜石,形成“里生外熟”的墙体做法[5]。由于料姜石独特的肌理形态,建筑外墙不加装饰便已独具一格。

图11 料姜石

(2)砖木混合。孙都村窑院式民居主要有砖拱结构、木结构、砖木混合3种结构形式。砖拱结构主要用于窑洞内部空间,采用错缝砌筑,加强窑洞内部结构的稳定性,防止黄土坍塌(图12)。木结构主要用于窑脸前的檐廊,木材之间清晰的结构体系与简洁的构造节点有助于削减窑洞本身厚重的体量,增加建筑的亲和性(图13)。砖木混合结构主要用于房屋建筑,均为抬梁式硬山建筑,两侧屋檩均由砖砌山墙支撑,砖木混合结构既保留了砖石结构保温隔热的性能,又兼具了木结构轻巧灵动的外观(图14)。

图12 砖拱结构

图13 木结构

图14 砖木混合结构

3 结束语

豫西地区窑院式民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融合场地、环境、生活等因素,营造出一种土生土长的建筑本土性。通过材料运用、结构表达,构建出建筑单体,组织院落空间,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窑院式民居聚落。

窑院式民居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杰作”,其在建筑材料、建造技艺、建筑形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是中国民居文化的宝贵财富。我们只有深入研究它的空间形态和建筑特色,才能更加珍视传统民居建筑,才能更好的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从而满足人们在新时期对建筑功能、形式、美观等方面的要求。

猜你喜欢

厢房砌筑窑洞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BIM技术在砌筑工程排砖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房建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分析
绝 句
浅谈砌筑水泥强度检验及其控制
下午愈加忧郁(二首)
寿星(外一首)
世赛“砌筑项目”中澳国际交流赛在长沙建筑工程学校举行
陕北窑洞民居
论窑洞的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