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2018-11-18刘晓凤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课程标准思维

刘晓凤

目前国内外小学数学改革的大潮正在蓬勃发展,尤其是从新修订的《2011版课程标准》正式推行开始,课堂教学改革便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推行《新课标》,开始新一轮课改的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个人认为,课堂教学都应关注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真正关注并落实“四基”

《2011版课程标准》将“双基”拓展到“四基”,其中明确提出数学课程的“四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这“四基”是数学发生、发展的根本,是结合“三维目标”的具体化。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第一步应该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的重难点,找准关键点进行教学,不能“哪黑哪住店”。

二、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兴趣所产生的魅力是不容忽视的。数学教学只有把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出发点,让学生进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学习效率才会大大提高,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来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当学生有兴趣了才会产生求知欲,学习自然就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这时他们便会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再想办法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便由被动的教师“指路”学习,变成主动的自己“找路”学习。

2.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由对事物的好奇心引起的。而悬念则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触发学生的求知动机,产生“迫切期待”的教学魅力。为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这样他们才会主动尝试探究,进而在探究中加深对时间的理解,从而,思维拓展了,思路也更开阔了。

3.设置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总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越丰富,表象就越清晰,理解也就深刻。因此,教学中要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多设计一些拼一拼、摆一摆、试一试、玩一玩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尽量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多表现,尽情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4.运用激励性评价,增强学习兴趣

《2011版课程标准》强调: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教师若想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就要学会激励学生, 试着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进行肯定与鼓励,让激励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的点金石。

三、注重关注师生的角色转换

《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我们的教学活动是在“教”和“学”这两种基本行为中展开的,教学的关键是处理好“教”与“学”的两种行为主体。新课标强调,课改重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而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标志就是他们能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里应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思考、自我体验的机会。要做到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应敢于放手;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凡是能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操作弄懂的问题,教师决不包办。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动手验证,让同学之间互相沟通,互相补充,达到共识、共进,做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更多的依赖于教师的启发与点拨,教师必须重视,且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四、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不能让学生完完全全地重复人类所经历的发现知识的过程,但适当地让他们参与知识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了解某些数学知识产生的由来,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传统教学的讲授式不能完全否定,但是更多时候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还给学生。

2.合作学习应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之上

合作学习不但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索”,也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的重点在于思考要独立,这是积累数学经验的基础;“合作交流”则是对于独立思考的补充,可以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最好先给学生1~2分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再进行合作学习,这样才不至于出现优生活跃,差生茫然,或“人云亦云”的现象,才能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丰富与灵活自己的思维,进而优化数学思维。

五、注重关注问题意识的培養

《新课标》强调:要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学会思考的重要性不亚于学会知识,它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因此,我们在数学课程进行的全过程中,都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即,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把“教学生学会思考”摆在教学的核心位置。因此,教学时,在情境创设、问题设置,活动实施等方面,都要围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做文章,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含量。在教学预设时,要设计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且尽量把问题设计得大一些,要能引发学生深层次地思考,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以教学内容的重点为切入口,把握提问的精度和深度,让提问能够有效地引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思考,从而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总之,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也不是学生为备战考试储备了多少知识。如果把教学当做对付考试的手段,那就是教学的一种悲哀,就很容易导致高分低能。因为,知识早晚会被遗忘,但能力却能伴随一生,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课程标准思维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谈独立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