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意识为基础的思政课互动式教学影响学生实践能力探究

2018-11-17李慈慈

消费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问题意识实践能力

李慈慈

摘要: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当前高职思政存在着如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不足、学生基础差、学习动机较弱、重技术运用轻理论学习等问题。因此,要求思政课教学应适应其特点,解决其问题。文章遵循原因——方法——价值的思路,从“为什么”“怎么办”“价值何在”的逻辑关系探索以“问题意识”为基础的思政课“互动式”教学,其研究对于深化思政课教学实践,实现教育主客体自身价值,尤其对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问题意识 互动式教学 实践能力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05方案”全面实施以来,以及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各类院校关于深化高职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方式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涉及“问题意识”及“互动式”教学研究的核心论文也有近百篇。虽然其中关于思政课程互动式教学如体系、内容、观点、方式、方法、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公共课教学资源紧张(如思政课师生比严重不足、大班教学、小班化教学难以实施)、思政课理论性强、高职院校学生重技术应用轻理论学习等问题,导致思政课课堂无法较好的开展互动式教学。其二,当前的研究中,没有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开展“互动式教学”相结合,而围绕问题开展互动式教学的研究更是鲜见。其三,尽管有诸如课堂讨论、案例讲解、演讲、辩论、学生讲课等课堂互动教学形式,但涉及到互动式教案的研究(即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师生互动教案设计)几乎没有。另外,思政课堂教学没有问题意识或问题意识不正确、不明确的情况还在多数。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这一主张,正是可以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教案设计为源头,开展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师生互动设计教案——课堂互动式教学为脉络的教学思路,这一教学改革的实施,其实质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习得,对于学生应用能力,尤其对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为何实施以“问题意识”为基础的思政课“互动式教学”

(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现状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研究领域,关于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丰富多样,为了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量学者付出了诸多努力。然而目前的思政课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

一是思政课教学脱离社会实际。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网络世界及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心理特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及道德判断标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传统的思政课过分注重教师观点的灌输,有的教师照本宣科,脱离学情,忽略了学生的心理诉求,造成课堂上“教师此岸”和“学生彼岸”现象的恶化,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实际,加重了学生对思政课的排斥心理。

二是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长期了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自98方案、05方案、以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高校思政课在教学思想、方法及科研上做了许多改变,但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政理论课过分强调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知识讲授,把学生作为理论知识灌输对象的弊病没有改变。这种单向理论输出的方式,严重遏制了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自主思考实现价值认同的意愿。

三是当前“互动式教学”严格的来讲属于“封闭性”的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可切实有效的改变课堂教学中师生主体地位的不对称,是思政课教学中应当提倡的教学思想。通过近百篇“问题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核心期刊论文来看,学者们关于“互动式”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课堂讨论、随堂问答、启发式教学、学生讲课等方面。而将学生“问题意识”的启发与“互动式教学”结合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无论是课堂讨论、分组学习或是师生问答,其本质都是课堂教学在既定的教案体系中展开,课堂上教师的主要工作仍是将学生纳入到既定的教学体系中,即使通过课堂互动,学生也很难出现新的思考或问题。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不能算作真正的“开放性的”互动式教学,充其量只能称作“封闭性的”互动式教学。教师作为从事科研工作的学者,毕竟很难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是入门者最感困惑和最为关注的问题,如果事先不在教案形成的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那么课堂的互动最终也只是让学生的头脑成为教师门户之见的跑马场而已。

(二)社会发展对人才创新能力的需求

当前社会发展呼吁我们的教育工作应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那么怎样的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即“问题意识”的培养,创新的根源在于能够发现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其中最关键之处在于找出问题,思考、分析,并尝试解决。基于“问题意识”的“互动式教学”正是一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二、如何以“问题意识”为基础开展思政课“互动式教学”

从本质上来讲,以“问题意识”为基础开展思政课“互动式教学”就是指以“问题意识”为中心线进行的互动式课堂教学。

(一)建设思路与宗旨

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互动式教学,基于“问题意识”的“互动式教学”定位于课前、课中、课后的师生互动。其建设思路首先由学生通过思考提出问题(与下次课的主题相关的),再由师生共同分析甄选问题,问题确定后,教师据此设计教案、进行备课。随后课堂的教学再以学生讲课、分组讨论、演讲辩论等方式进行,最后教师点评、总结并辅以理论补充。课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完善修正。

此教学理念的宗旨在于:砥砺思想、分享观点、交流文化、丰满人格。在教学理念实施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思考,在师生互动中进行“教”与“学”。基于“问题意识”的“互动式教学”融合了多种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改革方式。教学模式上,以系统化教学为总框架,專题式教学为主导,课堂教学融合了热点话题、视频观摩解析;教学理念上,以师生民主、平等、交互主题的互动式教学理念为主导,兼容其他教学理念之长;教学方法上,以互动式教学为总领,教学过程中包括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学生讲课、演讲辩论等多种方法。

(二)设计程序与原则

“问题意识”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觉性,而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呢?在进行研究前,首先,必须解决这个关键问题。笔者通过深入思考认为,思政课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包括课前师生互动设计教案,以及课后的教学反馈。因此,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互动式教学中至关重要。

1.从设计程序上来讲:问题的来源?

问题主要来源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学生感兴趣、困惑的问题;其次是社会热点话题;最后是教材重难点。基于以上三点,学生提出问题——师生互相讨论——整合、提炼有价值问题——编写教案融合——形成教案——开展互动课堂教学——学生“解惑”——课后反馈,按照这个设计思路,思政教学能够真正成为遵循人类认知规律的活动。

2.设计问题的原则有哪些呢?

一是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与困惑点。由于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基础差、学习动机弱等特点,课堂讨论的问题应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二是具有聚焦性,问题的选择应是当前的社会热点事件,例如高发的“电信诈骗案”怎么分析?三是具有学理性,97后的高职学生关注的范围广泛,但并非所有的关注点都适合作为课堂讨论的话题。选择讨论的问题,应是可以通过学习探讨后能够扩充学生理论深度的问题。四是最好有两难特征,例如基础课中法制专题,讨论话题“德治重要还是法治重要?”该问题就有较大的讨论空间。

(三)具体实施与把握

在具体实施上,学生提前思考至关重要,这是课前师生讨论问题的基础性工作。在完成师生讨论问题后,还要进行问题的甄选,所有的工作应至少在课堂教学前两天完成。剩余时间教师将设计教案、精心备课。在此过程中,教师同时要求每位同学都须做好发言准备,真正做到独立思考、全员参与。

课堂教学以分组讨论形式开展,讨论结束后每小组至少有一名同学发表观点,采用加分、表彰等多种方式激励积极的同学。以上各个环节都要有教师的参与,对于学生的表现可采取引导式、鼓励式或总结提炼式的方式进行点评。

此处需指出的是“互动式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是载体,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也并非每节课都在讨论。讨论开始前,教师的理论体系梳理与讲授,或讨论结束后,教师的引导与理论呈现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研讨的成分过多,造成知识体系的碎片化,强调了学生的独特见解,却忽视对书本的尊重;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又忽视了教师的引导性;过分强调对学生的激励和赏识,忽略了教师对学生的正面教育,这些都是应当避免的。

三、以问题意识为基础的思政课互动式教学影响学生实践能力探究

(一)提供可借鉴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1.改革授课模式

此种教学模式探索大班上课分组研讨的教学形式,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上,结合启发式、参与式、探究式、讨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此同时的变革还涵盖了教师备课方式的改革(根据师生互动讨论甄选的问题,进行教案设计与备课);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以分组讨论、学生讲课、演讲辩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点评);学生学习方式改革(思考、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获得知识)。

2.改革预期总体目标

学生从课前思考问题、师生讨论问题、课中分组讨论、观点交融、教师讲解引导,逐步培养起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有计划有方向性的开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深化了他们的理论水准。

(二)培养两种能力

该教学模式研究要从“问题意识”(即创新能力)与“互动式教学”(即学习能力)两个层次研究。教学方法上,从以教师为主导转向为以学生为主体、从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向课内外相结合、从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转向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转变,实现创新与学习两种能力训练紧密结合。更加关注学生思维能力训练,从“知识就是力量”进化为“思维就是力量”,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

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两种能力的训练。而学生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的习得,不仅对其专业实践意义重大,甚至对其一生也有着积极影响。

(三)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思维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和思維能力训练的重大使命,改革原有的学习模式、授课模式、考核模式等,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的教学诉求,也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与实践打下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

猜你喜欢

互动式教学问题意识实践能力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