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质针导热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2018-11-17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银质颈源头痛

魏 辉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江西 九江 332000)

颈源性头痛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头痛类型,其主要是因为颈椎病或颈部软组织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从而引发头痛的情况[1]。临床上一般根据神经根的不同受累部分将颈源性头痛分为神经源性疼痛和肌源性疼痛,其中神经根性疼痛主要是神经根感觉前支受刺激所致,肌源性疼痛则是腹侧运动神经根受刺激所致。颈源性头痛的病因较多,其中外伤、组织缺血缺氧、局部炎症和机械性压迫等均可导致患者发病。本研究对银质针导热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6月—2017年9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中选取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患者年龄29~78岁,平均 (46.25±6.52) 岁;病程1~8年,平均 (4.16±1.12)年。试验组男13例,女12例;患者年龄31~75岁,平均(46.19±6.43) 岁;病程1~9年,平均 (4.57±1.09) 年。患者基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满足临床上对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且有颈枕部活动或体位不适时疼痛均加重等情况;所有患者在入院前1周内均未采取其它相关治疗措施;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

1.3 排除标准 排除患者中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排除患者中患有会导致血小板数量严重下降的相关疾病;排除患者中肝肾功能不全或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排除患者中有明显出血倾向且近期长时间服用抗凝药物的情况;排除患者中有抑郁症和焦虑症及晕针的情况;排除患者中不能遵医嘱完成治疗的情况。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丹珍头痛胶囊治疗,让患者按照1.5~2.0 g/次,3次/d的标准口服丹珍头痛胶囊(青海益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5871;规格:0.5×24 s) 连续用药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试验组采用银质针导热治疗,患者进入治疗室后对其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指导患者保持端坐位,将头向前倾并充分暴露出颈枕部。之后对患者双侧枕下肌群、胸锁乳突肌起始区和颈椎旁的位置做好相应记号,常规消毒后使用浓度为0.5%的利多卡因注射液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主要是在标记号的地方进行浸润麻醉处理。之后使用1.1 mm直径的2根银针沿斜行方向进针,在针尖到达患者肌筋膜的骨止点时停止进针,深度控制在3 cm左右,将两针的距离控制在1 cm,根据患者疼痛的部位和范围确定进针的数量,完成进针后将银针加热巡检仪取出并对银针尾部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110℃,加热时间为15 min,完成治疗后将银针拔除并对患者进行消毒处理,之后使用无菌敷贴对针刺处进行覆盖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针刺点的情况,时间为15 min,无明显异常后可让患者返回病房,在患者针刺点出现疼痛时,即可开始给予其盐酸氨酚双氢可待因处理,连续治疗2周。

1.5 观察指标 评价患者疗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进行评分,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疗效判定标准为:治疗后患者的局部疼痛基本消失且未出现复发的情况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下降但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疼痛评分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完成,让患者根据自身感受0~10的刻度线上选择,其分别对应0~10分,0分表示无痛,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s,分)

表2 2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25 6.58±1.12 0.92±0.23对照组 25 6.43±1.18 1.56±0.37 χ2值 0.2915 4.6454 P值 0.7740 0.0002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3例患者出现针刺点疼痛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χ2=0.3788,P=0.5382)。

3 讨论

颈源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头痛类型,其主要表现为头一侧、前额和后顶等部位出现疼痛的情况,其中患者多伴有额窦、太阳穴和耳廓等部位疼痛,并且会有头昏的情况,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颈源性头痛的病因不明,相关研究表明其可能是相应部位的颈椎即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椎间孔变窄或颈椎部位处椎间盘的突出而引发无菌性炎症及周围肌肉发生持续性痉挛,患者发病后病变可直接刺激软组织内穿行的神经干和神经末梢,导致其出现疼痛的情况[3]。

临床上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的治疗方法较多,颈椎旁病灶注射治疗、颈部硬膜外腔注射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均有应用。但根据临床实践,各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有限,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较差或治疗后疼痛消失但出现复发的情况,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4]。丹珍头痛胶囊可明显改善人体的微循环系统和神经功能,使交感神经副和交感神经保持平衡,彻底消除致使头痛的诱因,对人体的血小板凝集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从而有效缓解头痛症状。但将其应用于颈源性头痛患者的治疗中时,其会因为患者的头痛原因不同而导致疗效受到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情,但很难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根治。

银质针导热治疗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式,其主要是按照人体软组织解剖走行路线,使用银质针进行密集型针刺,并采用加热的方式完成对患者的治疗[5]。根据临床实践,银质针导热能有效增加局部软肌肉的血液供应,让患者局部炎症和肌肉组织的紧张得到缓解,从而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银质针导热治疗后患者的局部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患者在治疗后很少会出现复发的情况,这样能有效促使其生活质量的提升,避免因复发而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6]。

本研究对银质针导热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银质针导热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银质颈源头痛
银质针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细银质针与普通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
头痛怎样保健
头痛与口疾
远离头痛的困扰
银质针松解术结合蒙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疼痛的临床观察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