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牛腹泻病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2018-11-16罗浩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8期
关键词: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罗浩

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中畜牧业的发展更是尤为显著,但牛腹泻病的发生率却较高,且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和排稀便,对牛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此,结合临床经验对牛腹泻病发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牛腹泻病;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作为圈养牛的一种常见病症,腹泻的表现主要可分为排便次数增加和排稀便,通过研究统计后发现,有超过约一半圈养牛发生过腹泻病,其中急性腹泻病最为常见,且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为此,对圈养牛的牛腹泻病进行有效的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本文中,就主要从牛腹泻病发生的原因和牛腹泻病防治措施方面的内容出发,深入对牛腹泻病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牛腹泻病发生的原因

1、寄生虫

在圈养条件下,牛食用了感染性幼虫或虫卵,极易出现饲料感染,且由于导致牛腹泻的寄生虫种类较多,所以牛的症状主要可表现为消瘦、贫血、腹泻以及便秘,或交替出现,通常情况下,在牛粪便中可能出现血液或炎性分泌物,甚至可交替出现。

2、细菌和病毒导致感染

传染病是导致的感染的主要原因,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传染病还是可能在气候骤变或牛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且多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感染的情况出现,临床症状主要可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萎靡、拉水样稀便以及反刍次数减少等,会对牛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3、药物使用不当

若对圈养牛长期只是采用一种药物,极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而在肠道菌群失调中,若口服抗生素,极易导致二重感染,比如:利福平、沙星类以及林可霉素等。

4、饮水和食物不净

饮水和食物不净中采食不良主要可体现为食用霉败的甘草、腐烂的草根、腐烂的青草以及青储,或食用的草料上带有泥土、砂石等饲料。此外,由于冬季受草料较为匮乏等因素的影响,圈养牛通常采用投喂甘草的方式进行喂养,而受甘草料硬度较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牛极易出现消化不良等情况,比如:牛过度食用富含较高蛋白质的食物就会导致消化不良而出现腹泻。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以及缺乏科学饮水设备,牛在饮水过程中往往以石槽或水泥槽盛水的方式让牛将头或腿伸入到水中,导致水源被污染。

二、牛腹泻病防治措施

1、治疗措施

首先,应该根据牛的腹泻情况、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病理变化等内容展开初步诊断。而腹泻病的治疗原则主要为的胃肠功能调节、补液以及抗苗。具体而言,当牛腹泻病为大肠杆菌病时,则主要采用土霉素、链霉素、痢特灵以及氟哌酸等抗菌药物。若牛存在脱水的情况,则可采用静脉注射浓度为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并在其中加入碳酸氢钠和乳酸钠。而若对牛的的胃肠技能进行调节,那么就可采用鱼石脂乳酸溶液,其中包含了2到10g乳酸、20到80g鱼石脂、90ml到1000ml蒸馏水,1次罐服,1天2到3次。此外還可以内服5g到10g的硝酸铋或10g到20g的活性炭。的

在面对霉菌性腹泻时,则可采用灌服浓度为0.9%的食盐水,1次服用量介于2500ml到4000mL之间,1天2到3次,同时应该供给新鲜的青绿色且多汁的饲料。若牛的病情较为严重,则可静脉注射浓度为5%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用量介于1000到3000ml之间。

面对寄生虫性牛腹泻时,若判定为犊性蛔虫,则应该采用四咪唑、左旋咪唑、抗蠕敏等驱虫药物,并采用月庆大霉素等抗菌素对继发感染进行治疗;此外还可采用氨丙啉,在应该根据牛的体重,每1kg服用20mg到50mg,连续服用5到6天;应用呋喃唑酮,则应该根据牛的体重,每1kg服用7mg到10mg,连续服用7天;应用盐霉素时,同样应该根据牛的体重,每1kg服用2mg,连续服用7天。

面对草食性稀便性牛腹泻病,应对措施指需要加入适量稻草和甘草就行,从而对嫩草和青料采食量进行控制,若患牛的病情较为严重,则可采用50g到75g生姜将其捣碎炒熟加入到50mL到100mL的白酒中,一次灌服,1天3次,持续两到3天。

2、预防措施

对圈养牛进行试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坚持预防,并将预防终于治疗作为原则。同时应该做好饲养圈的定期消毒工作,其中不仅应该满足相关消毒要求,而且应该促使饲养圈的干燥通风,并具有充分良好的通风以及光线,以促使饲料和饮水具有足够的安全性。新引进的牛要按照相关规定隔离检疫后确定为健康牛的方可混群。牛群出现牛只生病,要及时隔离治疗,找出病因,有针对性的对全群预防,做好圈舍内外环境消毒,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染物并无害化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建立健全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减少各种应激反应,作好免疫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致牛腹泻病发生的原因较多,比如:寄生虫、细菌和病毒导致感染、药物使用不当以及饮水和食物不净等,所以在对牛腹泻病进行治疗时,应该根据患牛的实际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佳赟,罗祥波,和平,等.浅谈牛腹泻病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畜禽业,2018,29(01):21.

[2]朱永和.肉兔腹泻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畜禽业,2012(08):84-86.

[3]赵明和,付秋华,郭福金.仔兔腹泻病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08(03):40-41.

[4]高振华,吕炳起.家兔腹泻病发生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06(03):33-34.

猜你喜欢

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关于淡水鱼养殖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