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兽用疫苗防控动物传染病的应用

2018-11-16李朝阳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8期
关键词:防控应用

李朝阳

摘 要:在我国的畜牧业中畜禽饲养业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因其饲养经济效益可观,所以饲养量不断攀升。但是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也随之大幅提高,而防控畜禽传染性疾病最好的措施是接种疫苗。目前通过改良疫苗生产的技术优势,依据兽用疫苗的不同特点参考自场实际情况而制定免疫程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畜禽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在临床上,专业的兽医工作者根据特定的畜禽群或者是某类畜禽,甚至是个体的治疗需求,采取相应的疫苗,提高疫苗利用率,降低畜禽发病率。

关键词:兽用疫苗;防控;动物传染病;应用

生产中通常都是给畜禽采用疫苗免疫预防疾病发生,一方面可以尽量控制抗生素的用量,另外还可以降低化学性药物的治疗成本。虽然疫苗的应用在控制一些传染病方面取得了比较乐观的成绩,但是随着新疾病的不断出现而老疾病又重新流行的情况,还是需要对于疫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动物界的传染性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威胁人类的健康,也对社会经济方面造成损失。所以,饲养者要在生产中必须重视疫苗免疫的重要性,制定适合自场的免疫程序,以防控疾病的流行。

1疫苗免疫

在动物医学领域通常会将兽用疫苗看做是动物健康的核心产品,原因是疫苗在某些烈性的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生产中多是给畜禽采用群体性免疫预防,一方面可以控制抗生素的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化学性药物的治疗成本。虽然疫苗的应用在控制一些传染病方面取得了比较乐观的成绩,但随着新疾病的不断出现和老疾病的重新流行,还是需要对疫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近年,动物性传染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物学和社会经济等方面,所以要求饲养者在生产中必须重视疫苗免疫的重要性,制定适合自场的免疫程序,以防控疾病的流行。

2动物疫苗的初步评价

目前为止,应用于动物疾病防控的理想疫苗并没有研制出来,所以现在临床中的疫苗都是有不同的使用方式的。生产中存在许多因素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导致畜禽接种疫苗之后发生免疫失败的情况。畜禽表现出的免疫反应也都是不相同的,因为病原体不同,所以免疫反应的类型就会有相应的变化。疫苗的保护主要是来自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第一次接触抗原之后,一般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要经过4~6天被活化,并且最少需要14天才达到体液免疫应答的最佳时期。免疫保护的主要原理就是记忆应答,通过特异性抗原激活和随后的接触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免疫应答有效激活。

3兽医的作用

实际工作中,确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且正确指导畜禽饲养者针对不同的免疫程序科学的使用疫苗进行免疫,兽医工作人员目前已经在许多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降低方面取得了成功。疫苗在实际应用时应该严格的遵循免疫学原理,力争发挥最大限度的免疫能力以抵抗疾病从而保护畜禽。畜禽接种疫苗之前,应该将影响免疫反应的所有因素都考虑清楚。如果某地区发生某种疾病的概率非常低,只要将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基本上就不需要进行疫苗免疫,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免疫成本。

4疫苗及其使用特点

畜禽接触传染性因子后发生疫病风险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如靶群体多样性、饲养条件、感染地区的延伸、饲养密度以及接触的机会等。看似与病原体无关的变量也会对畜禽感染疾病的后果有一定的影响,但却不好评价。特异病原体的致病机理会根据靶动物的种类、某地区的流行和另一地区流行病学表现出差异性。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对兽医相关的管理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给畜禽的接种疫苗选择增加了复杂性。实际生产中疫苗的使用模式和接种途径会受不同因素影响,幼龄动物的免疫和接种是一个特殊问题。要确定母代的最佳免疫时间和子代的免疫日龄是接种疫苗的关键环节,评价免疫程序的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是通过免疫、抗体持续时间及再免疫来完成的。

5疫苗的选择

生产中所指的核心疫苗是指抵抗广泛存在以及可能成为共患传染性疾病时所采用的免疫学制品。非核心疫苗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时,还要考虑所有风险因子的实际评价,即疫苗效力和安全性两个主要方面。兽医工作人员在实际应用时应该了解疫苗的不同特点,并且将风险和收益加以平衡考虑,再针对单个环境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最后根据以上因素确定使用疫苗的种类。兽用疫苗一般是分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类。弱毒疫苗通常都属于病毒性疫苗,畜禽一次接种很小的剂量就能够很快并且有效的诱导免疫应答。灭活疫苗是在灭活病原体之后加以制备的,通常都是不能通过一次注射就刺激机体表现出保护性免疫应答的,而是需要进行多次免疫接种。

6结语

临床生产中,主要通过给畜禽接种疫苗来防控传染性疾病。目前兽医工作人员在防控传染性疾病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能够比较好的控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但是如果纵观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对畜禽发生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水平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的,有的国家畜禽舍始终持续流行某些传染病,还有一些新出现的新疾病并没有有效疫苗可以免疫,所以这些情况仍然需要动物医学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和研究。针对疫病流行情况的不断变化而针对重要疾病使用的疫苗产品进行相应的升级换代措施。疫苗研发和应用对疫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更好的防控畜禽疫病,此外,通过科学的研制和使用兽用疫苗防制传染性疾病,最终实现畜牧业和农业的健康且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如何使用兽用疫苗预防动物传染性疾病[J].郭伟,韩雪.现代畜牧科技.2018(07)

[2]白油在兽用疫苗中的应用研究[J].教震,姚徽疆,白生军,刘钊.石化技术.2016(10)

[3]浅谈当前基层兽用疫苗管理使用现状及对策[J].赖俊辉,姜海燕,许国军.畜禽业.2014(04)

[4]当前基层兽用疫苗管理使用现状及对策[J].易小艳.畜禽业.2013(09)

[5]我国兽用疫苗发展迅猛[J].蔡彦蓉.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0(01)

[6]兽用疫苗使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李军成,路彩霞,黄明学,莫文湛,梁珠民.中国家禽.2009(03)

[7]美国兽用疫苗生产及管理[J].陈永僩,倪亚玮.兽医药品通讯.1986(03)

[8]兽用疫苗领域中国专利分析[J].姜静,李汉清.中国科技信息.2018(01)

猜你喜欢

防控应用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慢病防控 接下来的10年怎么做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