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2018-11-16田爱武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8期
关键词:支持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之一。通过阐述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国家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来探讨扶持产业化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支持 农业产业化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乡村振兴、脱贫富民战略,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综合开发如何扶持促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分配使用如何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更加符合政策要求,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以下是我对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产业化产业化发展的一些看法,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一、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农业综合开发始终坚持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首要任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但发展粮食生产并非现代农业发展的全部内涵,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要依靠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农业产业的弱势性,也决定了农业综合开发应该加大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是:

1.农业产业化的利益分配不够完善。涉农企業与农户是简单的买卖关系,企业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但与农户结成紧密联系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较少。农户只想自己产品买个好价钱,不管企业的盈亏,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均沾的共同体容易,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很困难。只有农业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农户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与市场,而涉农企业也就有了稳定的生产原料基地。

2.农业产业化企业难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规模小,层次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还有些企业起点低,小而全,生产技术落后,难以形成专业生产和规模优势。部分涉农企业选定的各主导产业的商品生产基地虽初具规模,但发展不平衡,集约化生产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经营水平还不高,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3.农业产业链条延长的困境。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尽管建立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但有些仍停留在粗加工和初级加工阶段,深度加工、系列产品开发、综合利用等能力不足,农产品储存、保鲜、包装环节薄弱,运输销售不畅,难以实现农产品次转化增值。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产业化有了长足发展,各地都涌现出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农业产业化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吸纳社会资金、招商引资力度不大,目前为数不少的金融机构,在一定区域和范围内,只存不贷,只有部分银行为涉农企业贷款,且手续繁杂、审批缓慢,作为微利弱势的农业企业和合作组织,融资难度加大更加显现。

2.土地流转机制与规模经营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以前土地承包分散种植的格局和分散的农户利益,与产业化经营的规模经济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出台土地流转、适当规模化经营等政策,这种分散的格局将有所改善。

3.产业结构不合理。虽然各地都制定了农业产业化优势特色产业,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常规品种多,名特优新品种少,部分地区盲目扩大面积,订单生产少,造成产品滞销,种植农户甚至连本钱都收不回来。

4.产业服务体系滞后。农业产业化服务的农技推广服务人员缺乏,农资市场监管不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处于初步阶段,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缓慢。

三、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式

在涉农企业融资难背景下,农业综合开发用财政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的方式,经历了有偿、有偿与无偿结合、投资参股、财政补助与贷款贴息,合理调整扶持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入力度,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农业综合开发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在扶持方式上,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采取以产业化发展基金或投资参股的形式,扶持和壮大有规模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现有投资参股项目国有股权管理改革的基础上,从预算中切出部分产业化项目资金,并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成立专门的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在设定分区域、分行业限定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化运作,以保本微利为原则,以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从而带动一方产业发展为目标,适时原值退出,滚动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这种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式比较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国家大力支持这种投资参股的形式。

二是以贷款贴息的形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积极性,拓宽筹资渠道,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投入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进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这种方式符合市场经济发展,也是值得推广的扶持产业化发展的方式。

三是以财政补助的方式,扶持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收农民以承包经营土地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把以农民承包地入股形成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列入优先扶持范围,在扶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同时,积极支持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单纯的财政补助方式也逐步转变为“先建后补”的形式,以降低财政资金的投入风险,有效避免套取财政资金行为,现阶段已逐年减少这种直接补助的方式,鼓励开展投资参股和贷款贴息的方式。

四是积极设计和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带建设,是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产业化经营的永恒亮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培育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将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措施。引导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向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的提升和农产品加工水平的提高。通过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从产出环节提高农产品质量,对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有重要意义。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利好政策

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既是农业综合开发的特点所决定的,也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辅相成,把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有机结合,双轮驱动共同发展。近几年国家进一步明确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之一。结合我国农村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协调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建设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当前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环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必须依托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高农业竞争力,延长产业链,打造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做大产业规模,促进区域特色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和集聚发展。

参考文献:

﹝1﹞欣闻.大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14.04

﹝2﹞姚源东.抓创新方式促农业产业化发展 2012.05

﹝3﹞姜惠忠.河南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研究 2013.07

作者简介:

田爱武(1968.10-),男,宁夏,本科,经济师,系宁夏石嘴山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项目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政府外债项目、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支持
县级人民银行加强金融创新支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研究
俄罗斯“支持”中巴经济走廊,印媒不悦
从市场需求前景出发支持生猪养殖
金融支持辽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
论艺术资料室在京剧院团中所起的作用
英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支持模式研究
探究欲望,在支持中喷发
印媒称中国“支持”印度斡旋马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