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典永流传

2018-11-16张志琴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童趣京剧传承

张志琴

【摘 要】京剧艺术体现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应该得到传承和弘扬。要传承京剧这一国粹,使其保持永久旺盛的生命力,须从小学抓起,将京剧与课堂结合,让儿童以喜闻乐见的趣味方式感受京剧文化,学习京剧基础知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三管齐下,营造“童趣京剧”校园氛围;多元体验,探索“童趣京剧”课堂教学;多方融合,开发“童趣京剧”拓展课程,由此激发小学生对京剧这一优秀艺术的兴趣,推动京剧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京剧;传承;小学;童趣

众所周知,受多元社会文化的影响,以及其自身表现形式的限制,京剧正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其市场逐步萎缩,观众日趋老龄化,年青一代的京剧爱好者寥寥可数。因此,传承与发展京剧成为国家与社会的重大责任之一。《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学校深入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通知》提出,从2017年开始实施全省“戏曲进校园”工作,2018年全面推开,实现全省全覆盖。就目前小学京剧文化进校园的工作开展而言,还普遍存在着校园京剧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校园京剧文化教学不入精髓、校园京剧文化课程不成体系等问题。有鉴于此,浙江省平湖市实验小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实践,努力构建“童趣京剧”的特色校园文化,以实现让京剧润泽师生心灵、拓展艺术视野、丰富人文素养的目标。总体来看,这一项目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儿童以喜闻乐见的趣味方式去了解京剧文化,学习京剧的基础知识,模仿演唱京剧的简单唱腔和身段表演等基础技能,从而真正对京剧产生兴趣,喜欢听京剧,从而爱上京剧。

一、三管齐下,营造“童趣京剧”校园氛围

为什么学生很快就能学会演唱热播电视剧中的插曲,如《琅琊榜》中的《红颜旧》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凉凉》等歌曲?这是由于他们能随时随地反复听到这些歌曲。由此可见,要让学生真正从心底里喜欢京剧,必须把京剧引进校园,营造出浓郁的校园京剧文化氛围,让学生浸润其中,耳濡目染,逐漸产生学习京剧的兴趣。

(一)宣传墙,让京剧“看得到”

为营造一种既符合学习环境又有京剧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在校园宣传橱窗里和墙上挂了许多有观赏价值的京剧照片和图案,边上附上文字,介绍京剧的起源、脸谱知识、四大行当的分类、京剧名家的故事、京剧伴奏乐器,等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在音乐教室的黑板报上开辟了京剧专栏,分期介绍京剧知识和相关文化,张贴学生制作的京剧小报、绘制的脸谱等。这些做法使学生随处能看到与京剧相关的可视化内容,不断输入京剧元素,由此使学生对京剧越来越熟悉,逐渐产生学习京剧的兴趣。

(二)广播会,让京剧“听得到”

除了视觉之外,听觉也是接收信息的重要感官。学校借助校园音响设备,开设了“走进京剧”系列音乐广播会。广播会精选了一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且适合学生欣赏,易于学唱的戏曲经典曲目和唱段。如《苏三离了洪洞县》《智斗》《说唱脸谱》《梨花颂》等。通过聆听这些耳熟能详的京剧唱段,学生能够感受到京剧艺术的独特韵味,不知不觉就能学会哼唱。

(三)请进来,让京剧“摸得到”

学校还采取“请进来”的形式,聘请京剧演员、退休京剧工作者、优秀京剧票友等担任学校的戏曲辅导员,并确保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京剧知识讲座,传授京剧国粹精华。戏曲辅导员还会把优秀戏曲剧目送进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免费欣赏高雅艺术的机会,甚至让学生有机会亲手摸一摸京剧伴奏乐器,如文场三大件:京胡、月琴、弦子;武场三大件:单皮鼓、大锣、小锣等。此外,学校还设置了许多实践活动,让学生挂一挂髯口,扮一回老生;拂一拂水袖,舞一回青衣;画一画脸谱,演一回花脸……参加完这些活动后,许多学生都表示想学习京剧,希望有朝一日能像京剧演员一样站在舞台上表演。由此可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京剧艺术的无穷趣味和魅力,对京剧的学习热情也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二、多元体验,探索“童趣京剧”课堂教学

要让京剧在校园里蔚然成风,仅靠开展活动是不够的,学校还应重视发挥音乐教材中相关京剧内容的教学作用。为调动学生的感知力与想象力,针对这些内容,教学应坚持以“体验式学习”为切入点,重视课堂导入、优选教材、融合言传与身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京剧,掌握京剧的唱腔、表演动作等。

(一)趣味导入,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并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如上《校园小戏迷》一课时,教师一改以往严肃的教学风格,敲着京锣,走着圆场上了“场”。一个亮相后,教师再双手抱拳,以京剧念白的方式向学生问好。这一精彩的入场点燃了课堂,赢得了学生的热烈掌声,他们对京剧“走圆场”跃跃欲试。随后,教师给学生欣赏了我市乐缘艺术小镇戏曲班的小演员们表演的《梨花颂》,八个同龄的小演员身着戏袍,有模有样地表演“小王妃”,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了他们对戏歌的学习欲望。

(二)优选教材,全面解读京剧知识

人音版教材中的京剧教学内容比较有限,需要教师对教材作适当补充,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京剧知识。如在教唱京歌《龙里格龙》时,笔者结合京剧《卖水》唱段,让学生熟悉“龙里格龙”的曲调,了解京剧的“唱、念、做、打”四大表演手法。又如欣赏了京剧选段《打虎上山》后,笔者让学生观赏由架子鼓、手风琴、古筝演奏的《打虎上山》片段,并观看阿卡贝拉版《打虎上山》的视频,感受由不同艺术表演形式所呈现的京剧艺术的魅力。选择合适的教材并将其有机融合,能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京剧,熟悉京剧的不同呈现方式,从而提高艺术审美能力,进一步提升综合艺术素养。

(三)强化示范,帮助学生体验唱腔特点

京剧是集“唱、念、做、打”于一身的多元艺术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单纯的教唱和欣赏作为全部教学手段。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动耳、动眼、动口、动手等各项感官的能动性。如在欣赏完《智取威虎山》选段《今日痛饮庆功酒》后,教师通过模唱“引子”主旋律,引导学生学唱“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等句子,体验老生用真嗓唱念的“西皮快二六”的唱腔特点,以及英雄杨子荣捣匪巢的豪情壮志;在欣赏完《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后,教师请学生扮演“小铁梅”,跟着教师用假嗓念“奶奶,您听我说”……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充分体验到京剧唱腔的特点,为日后系统学习京剧打下了基础。

三、多方融合,开发“童趣京剧”拓展课程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到: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部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中。为此,我校努力探索,开发了“童趣京剧”拓展课程。

(一)多领域融合,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的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藝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应以音乐教学为主线,通过具体的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为此,我校所开设的“童趣京剧”拓展课程融合了多门艺术,创设了多种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以此丰富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戏曲学习与体育课程相融合

2017年年初,央视综艺频道播出的“第一套戏曲广播操”风靡全国,该套广播操以戏曲音乐为背景音乐,肢体动作创作灵感均来自于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基本功,其中融入了较多戏曲元素,动作示范性强,接受度高。我校充分利用音乐课、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学习“第一套戏曲广播操”。在做操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戏曲表演的基本动作,还提高了身体素质,可谓一举两得。

2.戏曲学习与美术课程相融合

戏曲学习还可以与美术课程相融合。美术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京剧中的脸谱、服装和头饰进行赏析、绘制。京剧脸谱的色彩是根据某种性格而确定的,红色脸谱表示忠勇义烈,如关羽;黑色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如张飞……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尝试绘制自己喜欢的脸谱,并且戴上脸谱走一走台步,做几个动作。学生十分积极地参与其中,课堂生动而有趣。

(二)材料融合,设置系列微课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它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在京剧教学中,我校将京剧基础知识、经典京剧曲目和流行的京歌等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初步构建了“童趣京剧”系列课程。系列课程以经典名家名剧作为主要赏析内容,将“京歌”学唱作为主要歌唱内容,将演奏“锣鼓经”和绘制“京剧脸谱”等作为主要创编实践内容,使京剧文化渗透在每一堂拓展课中。学生在听一听、看一看、唱一唱、演一演等音乐实践活动中丰富了对京剧文化的体验,加深了对京剧的理解。部分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

(三)形式融合,活用教学资源

为了丰富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我校积极探索学生喜爱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成立了“京剧小戏迷”俱乐部,对京剧感兴趣的学生都可成为俱乐部成员。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利用互联网和电视等媒体,不断学习创新,及时对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把有效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把对戏种和历史的理解“听进去,唱出来”。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我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从理论到实践,同时进行多方位培训。此外,学校还聘请当地民间艺人对学生的唱腔、身段动作等进行指导,并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机会,组织学员与本市的京剧票友进行联欢,让他们的学习成果得以展示。

总体来说,把京剧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纳入常规的课程体系,说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势必能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童趣京剧”校园文化的创建是一项长期工程。尽管京剧进校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多种问题,如学生的基础和兴趣不足、师资不到位、课时难以安排等困难,但作为普及京剧教育的一种尝试,这无疑是最关键的一步,需要全体师生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共同推进我国艺术教育普及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徐慧琴.小学民族音乐“参与—体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6(10).

[2]庄瑶.走进京腔京韵[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3(10).

[3]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北京市初级中学地方教材(选修)京剧 听得懂的京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浙江省平湖市实验小学 314200 )

猜你喜欢

童趣京剧传承
童趣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蓝湖童趣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童趣游乐场
童趣照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