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研学旅行课程化进程的现实意义和实践路径

2018-11-16方凌雁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综合实践

方凌雁

【摘 要】进入学校课程视野的“研学旅行”,是将校外实践活动和校内课程有机整合,书本知识和经验深度融合的课程化路径。实施和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研学旅行课程,将之作为学校加强活动育人,培养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关键在于构建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实践性学习的课程活动机制。从研学旅行的课程历史沿革、活动育人的课程价值分析出发,构建并实施研旅合一的课程实践路径,可以深入推进“研学”的研究,并为转变育人模式发挥应有作用。

【关键词】研学旅行;活动育人;研旅合一;综合实践

进入学校课程视野的“研学旅行”,不仅仅是学生“学有余力”之后增长见识、丰富知识的户外学科课堂,也不仅仅是学生“走出去看一看,放松一下”的闲暇活动,而是将校外实践活动和校内课程有机整合,书本知识和经验深度融合的课程化路径。为此,设计和实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研学旅行课程,将之作为学校加强活动育人,培养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构建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实践性学习的课程体系和机制是关键所在。

一、历史沿革:研学旅行课程化的可能性分析

2013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 》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使用“研学旅行”的概念,提出了“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但追本溯源,研学旅行并不是一项新生事物,从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到近代的“修学旅行”,研学旅行体现了我国传统游学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也吸纳了国际上一些国家的研学实践的精华。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从课程规划、活动目标、实施方式角度提出了“研学旅行”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的方向和要求,为课程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具体落脚点。

(一)倡导“知行合一”的游学体验:古代的研学旅行

中国古代文人所倡导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游学之风,与欧洲17世纪,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地的贵族阶层崇尚“漫游式修學旅行”“大游学”运动都可被看作研学旅行的源头。在中国,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周游列国、明代徐霞客的游记、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在英国,有17世纪英国王室子弟周游各国的先例,18、19世纪,这种游学普及到英国上流阶层,是成功贵族青年学子的必要经历。这一阶段的游学,并不刻意强调旅行的教育意义,体现的是人们对实践学习教育理念和人文情怀的朴素理解。但研学旅行在当时的精英教育时代,还未被普及,仅仅是少数人的探索和行动。

(二)体现课程特征的“修学旅行”:近代的研学旅行

提及近代意义的研学旅行,日本政府所倡导的“修学旅行”值得关注。1946年被正式纳入教育体系的“修学旅行”是日本学校最具特色的教育活动之一,其要求小学生每年要在本市做n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初中生每年要在全国做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高中生每年则要在世界范围做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我国近代可查询到陶行知先生在抗战期间组织新安小学的“新安旅行团”做长途修学旅行。在修学过程中,学生观察、学习沿途的地理、风俗、民情,了解近代工业文明,参观英法日等占领的上海租界、淞沪抗日战场,了解爱国军民奋起抗战的英勇事迹。近代的修学旅行,已经体现了学和游、知和行之间的关系,并被纳入教育计划的范畴,开始有了体系化的设计和实施。其要求和做法基本接近我国当代意义的研学旅行。

(三)体现教育理念的研学线路:现代的研学旅行

我国现代意义的研学旅行出现在改革开放后。随着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往日益增加,许多“修学旅游团”来华修学旅游。有关旅行社纷纷成立“修学旅游”接待部门,推出许多具有文化资源特色的线路产品,接待外国修学旅行者。国内的一些先行学校也开始效仿,尝试推行研学旅行活动。许多学校组织的各种勤工俭学、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历史文化探源、地质生物考察等活动,也多带有研学性质,但尚未达到课程化。究其原因:一是活动仅有少数学校、少数精英学生参与。二是高额的经费需要学生自己承担。三是多半依托旅行社,更多的是旅行产品,缺乏学校教育的介入。

(四)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研学课程:未来走向的研学旅行

真正进入教育计划的当代研学旅行的发展来自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如2008年广东省率先把研学旅行写进教学大纲,列为中小学必修课,安徽省合肥市中小学将研学旅行的成绩纳入学分管理。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进一步从课程规划、活动目标、实施方式角度提出了“研学旅行”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的方向和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研学旅行接轨体现了两方面的意义。

其一,将研学旅行的课程化发展纳入国家课程的范畴。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成部分的研学旅行不再是少数学校学有余力开展的活动,而应该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的组成部分,是每个学生都应有的课程经历。

其二,研学旅行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联姻,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及有力的支撑保障。多部门的联合发文,再次体现为学生提供广袤的实践空间的理念得到了更多教育系统外的社会机构和部门的鼎力支持。社会大课堂的建立有了制度和机制的支撑与保障。

二、活动育人:研学旅行课程化的价值分析

明晰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导向,是研学旅行和普通旅行的本质差别。研学旅行的目的在于立德树人,体现了活动育人的基本理念,是学校育人模式转换的重要载体之一。

(一)价值体认,增进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学习

研学旅行,旨在引导学生“学天下、行天下、成天下”,学生在“行走家乡、览胜祖国、放眼世界”的旅行中,更深入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价值体认。学生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研学旅行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树立的家国意识。在各类文化场馆和名人场馆中感悟大师的风范、精神和道德情操。这有助于学生融入并重塑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责任担当,增进社会文化参与的责任意识

研学旅行需要融入社会服务的目标和要求。在研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义务,有利于其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被誉为我国近代研学旅行的先河——“新安旅行团”在长途修学旅行中,学生通过唱歌、劳动、卖书卖报、爱国演讲等办法自筹经费,并积极宣传抗日。长途修学旅行成为增强学生国家和民族责任感的重要路径。一些国外设计的研学旅行课程项目,会要求学生带上自己家乡和学校的资料,大胆地向外国友人介绍和宣传自己的国家、城市及学校,其目的也是一致的。

(三)着眼创新实践,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面对真实具体、复杂多样的世界,不仅要引导学生努力将学科中所学到的东西迁移到具体情境中去,还要“看清弄懂”这纷繁芜杂的世界。与传统学科课堂不同的是,研学旅行不再聚焦于某一学科的程序性学习,而是采用“做着学”的实践学习方式,遵循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思路,鼓励学生跨学科整合和应用知识。研学旅行不仅要引导学生探究知识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的问题,更要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研究性学习链接生活和社会,在真实情境和实践经验的转化中产生新的经验,促进综合素养提升。

三、研旅合一: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实践路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对我国学校推进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依托。研学旅行接轨综合实践活动,就需要将研究性学习融入学生的旅行活动,真正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1。

(一)坚持“带着课题去旅行”

“带着课题去旅行”和“带着问题去秋游”是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所推荐和倡导的活动方式。《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提出“围绕寻访红色足迹、中华文化寻根、自然生态考察等主题,收集研学旅行目的地等资料,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带着课题参加研学旅行。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完成课题研究和旅行活动,在活动中激发爱国热情,培育民族精神,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2。学校可以根据旅行线路资源的匹配性,按照主题类别,围绕主题开展课题研究。

1.自然景观类研学课题

自然景观是研学旅行课题很好的切入口。如浙江省的一些学校多年坚持开展“浙东唐诗之路”研学旅行,设计了从绍兴镜湖,到兰亭、曹娥江、剡溪口、天姥山,围绕“一诗一景一主题”来进行研学。学校引导学生开展关于人文与自然交融的课题研究,自己选择并确定课题内容,如“李白诗中的天姥山地名研究”“曹娥江的文化考证”“兰亭与文人游戏”等。

2.人文景观类研学课题

人文景观也为研学旅行课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温岭市石桥小学的研学旅行课程是以“石桥寻韵”“石桥畅运”“石桥探蕴”为研学点,强调传承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寻找父辈的优秀传统”“石桥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探寻”“石桥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课题研究。

3.爱国主义教育类研学课题

红色教育基地成为研学旅行课题的又一亮点。如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主题的研学课题,围绕嘉兴南湖红船、上海市中共一大遗址设计研学线路,引导学生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研究,带着“中共一大代表的生平研究”“中共一大时期的毛泽东”等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进而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的情怀。

4.国际理解类研学课题

走出国门、放眼世界的研学旅行,旨在通过国际交流和学习,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建立友好联系。国际理解类的研学课题有助于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意识。如通过中外博物馆的对比研究,了解中外历史、文明发展史、政治体制等,寻求大国崛起之路。

(二)建立学为中心的课程学习机制

带着研究课题进行深度学习,需要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研学活动机制,遵循课题选定、计划制订、课题研究、成果梳理和展示评价的研究过程和规律,引导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管理、自主调控、自主研究和自主展示。教师在其间只是支持者、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1.行前:选定项目主题,做好行前准备

在确定研学线路和研究方向后,學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并明确研究课题,对研究课题进行前期的资料收集,这将有助于课题的实施。如某校组织学生开展以“杭州与南京”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有学生查看了从杭州到南京沿途经过的地区,就交通线路的发展走向及影响因素,提出“杭州到南京旅行线路的现状和未来方向”的课题,亦有学生依据两座城市皆为古都,提出“金陵文化与杭州文化的比较研究”课题,在行前收集并阅读有关南京的《登梅岗望金陵》《石头城》《金陵怀古》等古诗文,朱自清的《南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五城记》等现代文,为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2.行中:明确研究主题,实地开展研究

在旅行中,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完成对真实情境的任务体验,从而推进课题研究。这就需要为学生预留更多个性化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聚焦自己选择的课题,主动将考察、 体验、质疑、探究、交流、讨论等多种研究方法运用其中,从而解决问题。如某校开展“丝绸之路”的主题研学旅行,选择“丝路沿线景观研究”的学生仔细考察了从丹霞地貌到沙漠绿洲的地质变化。这不再仅仅是根据课本游丝绸之路,对历史和社会学科中的知识进行印证,而是通过地域考察、历史分析、数据统计、文本阅读等维度,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后进行的综合性研究。

3.梳理研究成果,展示交流

在旅行结束后,学校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梳理总结,完成研究报告,并进行展示交流。学生梳理、提炼自己的研学成果,借助演说、论坛、报告、成果展示等手段来汇报自己的成果。这样反复梳理、修改、提升的过程正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的重要路径。

(三)加强研学活动的资源支撑

研学旅行的有效推行,需要一些资源作为支撑,如借助社会力量开发一些适合研学的旅行线路,提供研学活动手册以指导学生有效开展研学等。

1.合作开发研学活动手册

研学活动手册是根据研学线路的特点,给出基本简介,结合旅行线路的相关点提供图文介绍及资料链接,也可以推荐一些参考课题及开展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如关于杭州的研学活动,其活动手册提供了“西湖景点的碑文研究”“岳庙和于谦祠景点热度的对比研究”等参考课题,也提供了“跟着诗歌走西湖”的资料链接。

2.促进研学场馆的共建

研学旅行是以社会资源为学习场所,需要社会提供良性支撑,但目前能提供研究性学习的场馆和专业指导的人才都比较匮乏。对于一些已经纳入研学点的场馆要与教育部门加强合作,可以根据学校提供研学活动信息,增设可供集体学习或展示的室内场地和设施设备;邀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开展专业讲解和指导;充分利用场馆优势,结合研学要求和学生身心特征,提供一些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信息资源和活动资源,为学生有效开展研学活动提供支持,从而真正实现场校共建课程的思路。

研学旅行,倡导的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经历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一种走出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的“行走的课程”。近几年来,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研学旅行课程已经成为学校变革学习方式、推进社会实践学习的有效载体,为新时代转变育人模式创造了契机。

参考文献:

[1]李哲.浅谈研学旅行的思想渊源与当代启示[J].教师教育论坛,2017(6).

[2]班振,朱成科,刘晨.农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困境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7(6).

[3]张华.体现时代精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实践[J].人民教育,2017(22).

[4]梁烜.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现状分析和有效实际策略[J].中国教师,2017(5).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310012)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综合实践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国中学生研学旅行学习满意度及学习成效探讨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