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8-11-16张梅芳黄姿权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天净沙情景交融秋思

张梅芳 黄姿权

[摘 要]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出发,采用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等带领学生学习“情景交融”的创作手法,深入感受诗人的“断肠”之痛。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情景交融;诵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8-0015-02

【教材分析】

《天净沙·秋思》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古代诗歌四首》中的最后一首,本单元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这首小令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仅仅用28个字就意蕴丰富地展现出一幅意境深遠的秋思图。学习这首小令,需要从景物入手,通过这些“景语”去分析诗人想要表达的“情语”,并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深入感受诗人的“断肠”之苦。

【学情分析】

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这首小令简约凝练、明白晓畅,容易读懂。但由于理解能力不足、经验缺乏,加上作品年代久远,七年级的学生难以真正透过一组组景物去感悟出它的意境美,体悟出作者的哀思。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在对意象的解读赏析中,想象诗歌中的画面、情境,体会诗歌背后的愁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重点)

3.深入感受“断肠”。(难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转眼又是秋天,正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代的文人墨客尤爱在秋天兴叹,因此留下了很多与秋思相关的千古名句。如唐代有张籍的“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代有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等,真是数不尽的秋诗,诉不清的秋情。而在众多有关秋的诗歌中,有一首被誉为“秋思之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首小令——《天净沙·秋思》,与马致远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诗人的独特秋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通过回忆一组组描写秋天的古诗名句,让学生感受到秋天是个“长盛不衰”的话题,同时引入本首小令的学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检查预习

1.解题。

提示:“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意为与秋天有关的思绪,这里指愁思!

2.了解“曲”这种文体。

提示:“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天净沙·秋思》属于小令,篇幅比较短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帮助学生简单整理一下课文相关文学常识,以后学到同样的文体的时候,学生不至于太陌生。)

三、诵读欣赏,初步感知

1.默读课文,知意体情。

(1)这首小令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将其描述出来。

提示:一个离家在外的游子通过选取秋天的一些景物进行有机组合来传达自己的愁情。

(2)整首小令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提示:悲伤、凄凉。

2.反复诵读,读出节奏和韵律。

(1)分小组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律(停顿、声调变化、快慢、重音等),要求读出情感,教师巡视课堂。

(2)展示本组的诵读,其他组评价并发表意见。

(3)教师点评,纠正指导,范读后让学生听事先准备好的音频材料。

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作品大意、作品的感情基调,通过诵读的方式去领略这种感情。不以教师的教来主导学生的学,而是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诵读悟情,通过对节奏和韵律的把握,深入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四、思考探究,深入理解

1.请找出最直接表现作者心情的一句话。

提示:断肠人在天涯。

(1)什么是“断肠人”?

提示: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2)齐读“断肠人在天涯”。

(3)再齐读“断肠人在天涯”。

2.作者是如何表达他的悲痛的?重点分析前四句。前四句写了哪几种比较悲凉的景物?我们在这些表示景物的字下面加点,把修饰词用括号括起来。

(枯)藤 (老)树 (昏)鸦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1)齐读: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2)请同学们将括号里的词先去掉,单独看加点字,有什么感受?

提示:平常、单调,没有感情色彩。

(3)这些普通的景物加上修饰词后给你什么感受呢?同桌之间互相探讨一下。

提示:(教师通过引入这些景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图片,分析形容词产生的效果,从而感知意象。)“枯”,即枯萎,没有生命力。“枯藤”,即一株没有光泽和生命色彩的藤。“老”,即苍老、无力,与嫩和壮相对。“老树”,即一棵岌岌可危,随时可能被暴风雨摧残或者死掉的树。“昏”,即黄昏,天快黑了。“昏鸦”,即黄昏的乌鸦,天色已近黄昏,乌鸦飞不动了,没有精神。由“枯藤老树昏鸦”一句可以想象出一幅黄昏乌鸦归巢图,连乌鸦都有巢可栖,有家可归,此时诗人难免会有种落寞之感。“古”,与今相对,“古道”即古老的道路,有年代感,很少有人走,体现漂泊之久和路途孤寂。“西风”,是秋天特有的标志。古诗中出现“西风”的诗句都会带有几分伤心意,如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瘦”,即憔悴、疲惫,给人无力之感。“瘦马”与壮马、肥马相对,说明这匹马走过了很多路,历经风霜,如今已垂垂老矣。“夕阳”,即太阳要落山了,表达傍晚之意。“古道、西风、瘦马、夕阳”,通过这组景物,我们也可以想象出一幅图,即诗人牵着一匹瘦马,行走在黄昏的古道上。

总结:无论是这些词还是由词及景组成的画面,都是冷冷的,给人一种荒凉、凄清、孤独的感觉。

(4)关注“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整首小令描写的十种景物,有三分之二给人凄凉的感觉,这里却给人一种温馨和谐之感,你怎么理解?

提示:这是反衬。行人见到小桥流水人家自然就会想到一家人和谐交谈的温馨场面,反观自己却是独自一人身处古道西风之中,与瘦马相伴,这冷冷暖暖的对比之间,更增添了一股漂泊、凄凉意。

总结:正如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无论是黄昏瘦马浪荡天涯的凄凉,还是偶遇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都是诗人在通过一组组秋天的特有景物来表达内心那种深重的愁情,即“断肠”之情。这就是运用了我们常说的情景交融的手法,作者将漂泊忧愁之情融入衰颓的秋景中,使情与景浑然一体。

(5)全体学生跟着配乐深情朗读整首小令,再次体味诗人之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借助图片、想象、描述、音乐等手段,多角度解读诗歌中的几组景物,让学生在学习“情景交融”这种手法的同时,深入领会景与情的有机统一,感受这首小令的艺术美。)

五、知人论世,探究“断肠”

1.交代时代背景。(略)

2.请结合马致远的生平和生活背景探究一下:作者为什么“断肠”?

提示:这首小令,字字句句都是出自作者匠心设计,十种景物,不仅把作者半生飘零、一世坎坷的彻骨之痛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把古代为求取功名四处奔波,最终却失意落魄的知识分子的共同遭遇抒写出来了。

3.观看央视综艺《经典咏流传》中胡德夫演唱的《天净沙·秋思》,全班朗诵整首小令后结束!

总结:古人常说“学而优则仕”,通过考取功名步入仕途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唯一诉求,也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历尽半生漂泊,一世坎坷却依然无法实现“治国平天下”之志,这对古代的知识分子而言,简直是对他们生命的一种戕害。通过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成长经历,我们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肝肠寸断。这首小令表达的并非一个人的痛,而是那个时代落魄知识分子的共同苦楚!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带领学生了解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这样就能拉近学生与诗人的时代距离,让学生深刻体会诗人的“肠断”之痛是一种普遍的痛。而观看胡德夫的演唱小视频,則是帮助学生强化这种情感领悟。)

六、作业布置

1.找出一首运用了“情景交融”手法的古代诗歌,并说说作品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2.默写这首小令,将这首小令朗诵出来并用自己的话讲给父母听。

【教学反思】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说是见证了笔者教育教学素质与技能成长的一篇课文,从大二应聘教育培训机构老师初选这篇课文试讲时对教学设计的懵懂无知,到现在研一基本可以独立做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这篇课文是被“磨”的次数最多的。最初教这篇课文是完全复制初中老师的教学模式,即“介绍作者—词语解释—逐句翻译—情感解读”。随着教育技能的增强,笔者慢慢领悟到传统诗歌教学完全是应试教育,是对诗歌整体美的肢解。基于这些认识,笔者开始尝试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来讲这首小令,最基本的就是不给学生固定的解释。其次就是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让学生在简单景物的组合中欣赏画面,从悲凉的画面中探寻诗人的内心世界。最后结合孟子知人论世的方法去解读“景语”背后的“情语”,深入剖析诗人的“断肠”之痛。本设计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诵读法的运用:读出大意、读出节奏、读出情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艺术美,也在诵读中体悟作者的哀思!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天净沙情景交融秋思
秋思
天净沙·春
秋思
WATING FOR THE SUNSET
天净沙·春思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与白朴《天净沙·秋》的同和异
新时代的音乐教育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意象并列的张力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