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象并列的张力

2016-10-18彭仁兵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6期
关键词:天净沙秋思张力

彭仁兵

摘 要:虚词、实词是中国的诗词曲中惯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但在有些文章中却鲜为少见,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开篇映入眼帘的即是多个名词的并列,省略了古文中惯用的虚词,让纷繁的意象依次闪烁,彰显出了无限张力。

关键词:意象并列;张力;《天净沙·秋思》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01

《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用典型环境中的自然景物,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动人的山水墨画,色彩鲜明地表现了天涯游子在秋天旅途中的情感,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1]感情基调一致的意象的并列,让看似在散文里不完整的句子在该元曲中却成为了一大亮点,再加之“断肠人”的结尾,使全曲有着极强的语言密度,具有一般诗词所不具有的张力,赋予了意象极大的弹性空间。

一、单个意象并列的张力

孤立的单个意象,如同一截铁丝,可以弯曲,但没有由内而外的张力。枯藤老树昏鸦。仅用六个字,就呈现三个意象。单独地看:枯老的藤蔓,粗大的树木,黄昏的乌鸦。但正是由于没有动词“在、是”等作为谓语的连接,而不至于画面的禁锢,再加上“三者在音节上是等量的,在词性上是对称的,‘枯、‘老、‘昏在情调的悲凉上是一致的,所引起的联想在性质上是相当的。”[2]三个意象的并列,则如一根弹簧,具有超强的张力。枯藤是绕着老树,还是长在有相当距离之外,昏鸦是停留在老树或枯藤上,亦或飞归巢穴,这里都没有用谓语连接来具体化,反而留下了足够的想象张力,想象一幅“昏鸦飞归老树”图画。

同样,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意象并列,就如一只完好弹簧在读者的外力之下,通过张力无限拉长。西风扬起阵阵尘土的古道上,出现一匹瘦马,一个长时漂泊的羁旅游子形象也就惟妙惟肖了。

二、多个意象群并列的张力

意象张力的突显还需要不同的意象群之间的并列。枯藤一句和古道一句这两个意象群的并列,使秋之凄凉更加突出,悲秋图画仿佛呼之欲出。然而,“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在一三句的张力的基础上,再用一反向的张力,就如对弹簧的两头都施以向外的拉力,从而想象空间更丰富。这一句“用美好的景象反衬游子的处境,内容正反对比,有显有隐,藏露得体。整体上用萧瑟悲凉的意象,用一句‘小桥流水人家 的相反情感色调的意象反衬, 这又是一种虚实相生之美。”[3]这三个意象群的并列,犹如生花妙笔,不仅没有破坏张力,反而更显环境的凄凉,且有增水墨丹青之图画。

以上三句,九种意象的并列、三个意象群的张力,共同作用出一幅秋意浓厚的“秋色佳景图”。没有一个虚词,而语义更丰,没有一个秋字,却秋意尽显,所以才有“《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4]

三、感情张力

景物升华到人的感情,则意象并列就有了感情张力。“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区区十个字,读起来令人百感交集,这是小令的结尾,也是该小令与白朴的《天净沙·秋》相比的独到之处。且看白朴的《天净沙· 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与《天净沙·秋思》中都有相似的意象并列,但比较之中,《秋》张力则不那么明显,两者差异的原因就在于“思”字。《天净沙·秋》中没有在视觉感知饱和时,深入到悲秋或者个人命运仕途等感情层面,而是继续描写景物,一味的意象铺陈,缺乏情味。“青”、“绿”、“白”、“红”、“黄”,仍然停留于视觉的感知上,给人一种色彩绚丽感,显得单调而张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激发想象。意象并列的张力,并非是名词的无限叠加、随意组合。意象之间要有基调的一致,激发想象活力,也要适时升华主题,有感情张力,做到景语皆情语。《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道出了断肠的愁苦,天涯的遥远,秋思的深切。“断肠人”为什么在天涯,从而把张力再进一步拉大。想象到这或许与他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马致远年轻时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终未能实现,他看透了政治的腐败和黑暗,希望过一种“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加之怀才不遇的哀怨,使《天净沙·秋思》的结尾在“秋色思归图”里呈现出一种悲剧的美感。

综上所述,意象并列的张力成就了该小令 “秋思之祖”的美名,一首小令,短短五句,屈指一算,二十八个字,可谓“字字秋光秋色,字字人情人意,字字悲情乡情。”[5]孤立的意象只能给人事物的基本表象,无张力可言。但把意象进行有机并列整合,融入主氛围之中,则有广阔的视觉延伸和空间想象,让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共同再创造,以达到余味无穷的效果,这即是意象并列的张力。也如柳永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七个字,三种景物,简洁精炼,三个意象景语,不说离人惆怅忧伤的感情,留给读者想象,富有张力,含蓄而深远。

参考文献:

[1]刘荫柏.马致远及其剧作论考[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103.

[2]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2010:284.

[3]胡立新.从《天净沙·秋》细读《天净沙·秋思》的意境美[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1):50.

[4]王国维著,叶长海导读.《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03.

[5]王林.《人间词话》解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199.

猜你喜欢

天净沙秋思张力
秋思
天净沙·无言相看当时月
天净沙·冬
秋思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天净沙·春
本期推荐主题 秋思
论张力
张力
张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