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当代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译码

2018-11-15

中国周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民艺手工艺手工

9月闭幕的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让观众大饱眼福。有着刺绣之美的“新中装”设计、土陶罐里装着的音响、躺在上面不会轻易滑动的竹制躺椅、美轮美奂的景泰蓝提盒……“传统手工技艺+非遗文化元素+现代设计”的新理念,让观众看到传统手工藝与当代设计投射到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可能性。

传统与现代之于设计,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对于当下的中国设计师而言,来自传统和民间的经验,既可能是一种无法甩脱的负担,也将是凸显自身文化身份的最便捷出口。

关于塑造文化身份这一点,似乎没有比日本人做得更彻底的了。在世界现代设计史的语境中,日本的手工艺与日本的现代设计具有独特的魅力。由柳宗悦代表的日本民艺运动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其对日本现代设计的影响持续到现在。在迈入现代设计之路的进程中,日本成功地融会了传统与现代,贯通了东方与西方。

柳宗悦所提出的“民艺”也不能等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并没有脱离民俗的功能和特殊时代以及地域的背景,不一定适用于现代生活。

柳宗悦所做的事是提炼出民艺中的“用之美”,强调它作为生活用具的根本属性;生活本身是随着时代变化的,需要舍弃那些已经不再活着了的元素,这就打通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界限,因此对日本设计和日本手工艺的现代化转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比其他国家,中国拥有远为广阔、精深而种类繁多的手工技艺财富,在已公布的四批1372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与民艺有直接关系的就超过了360项。如何将民间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设计更高明地融合,而非简单的符号叠加或搬运,已经是当下中国设计界的一种共识,或曰为之努力的方向。

器物之于人,不是只有消费性的、唯物的,还要透过使用看见美,进而感受美所带来的心灵抚慰,以及走入美的身后所蕴含的理想世界。有时候,一个物品会很好地拉近人与物之间的距离和提高现代社会的温度。传统不是没有价值,现代社会也并不是完美得无可替代,而平衡和协调的主题是人。如何沟通人的情感和现实社会的需求,是一件凝结着手艺人智慧和心血的工艺品传达的内涵和自身价值的体现。

让光辉的文明以多种方式“活”在当代人的生活日常,古老的文化就会焕发出新生,这便是当代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译码,也是中国设计界发展的新契机。

猜你喜欢

民艺手工艺手工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爱民艺的小集市开张啦!
举办国匠荣耀·手工艺创新盛会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我们为什么关注民艺??
手工剪纸
民艺是什么
手工DIY
民艺记录师
珍贵的手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