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道受累的复发性多软骨炎1例

2018-11-15朱丰林李雪娇李蔚周小莉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8年8期
关键词:医案中西医结合治疗

朱丰林 李雪娇 李蔚 周小莉

【关键词】 复发性多软骨炎;呼吸道受累;中西医结合治疗;医案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一种少见的风湿病,呼吸道受累是病情进展迅速、病情严重的信号[1],呼吸道软骨坍塌和继发肺部感染是RP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2-3]。RP并发呼吸道受累急性期,激素是基础治疗方案;缓解期也需长期免疫抑制剂维持巩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可延缓病程发展,而且可减少因单纯使用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4]。现将重庆市中医院收治的1例以呼吸道受累为主的早期、急性期RP患者,以中西医结合方式诊疗的情况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45歲,因“咳嗽、咽痛、声嘶2个月,关节肿痛1个月”于2017年3月18日入院。入院前2个月受凉出现咽喉疼痛,逐渐伴发咳嗽、咳痰,痰量少色白呈泡沫状,声音嘶哑,右侧近端指间关节肿痛,双下肢无力、活动受限。于外院反复查喉镜示慢性咽喉炎,胸部CT示双肺纹理增多、模糊,右手关节超声提示右手指关节部分滑膜炎改变,红细胞沉降率(ESR)39 mm·h-1、C-反应蛋白(CRP)80 mg·L-1。诊断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右手滑膜炎,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入院前5 d出现双侧耳廓间断性红肿热痛,咳嗽、咽痛、声音嘶哑进一步加重,当地医院予头孢他啶、克林霉素、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治疗4 d,关节肿痛及声音嘶哑均有所减轻。2017年3月18日因诊断不明转诊至重庆市中医院风湿科治疗。入院症见:右侧第2,5手指近端指间关节肿痛,伴咳嗽咳痰,痰色白呈泡沫状,咽痛,声音嘶哑,舌淡苔薄,脉细数。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T 36.7 ℃,P 101次·min-1,R 20次·

min-1,BP 97/71 mmHg(1 mmHg = 0.133 kPa);

耳廓、外鼻无红肿压痛、畸形。咽喉壁轻度充血,呼吸规整,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肿大、压痛(+),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WBC)13.17×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71.5%,红细胞(RBC)3.44×1012·L-1,

血红蛋白(Hb)102 g·L-1;ESR 105 mm·h-1,CRP 30.4 mg·L-1。喉镜示慢性咽喉炎,喉部MRI扫描未见明显异常。总ANA、抗ENA谱、抗CCP抗体、抗AKA抗体、抗ANCA谱、肿瘤标志物、结核抗体、痰细菌培养、痰真菌培养等相关检查均未见异常。中医诊断:咳嗽(痰湿壅盛证)。西医诊断:复发性多软骨炎可能,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治宜宣肺化痰、通络止痛,方以射干麻黄汤加减;同时西药给予抗炎、镇痛、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入院第5天患者出现胸腹部疼痛,咳嗽时加剧,舌尖红,苔微黄,脉沉细数。查体:剑突周围及上腹部压痛(+)。辅助检查:WBC 13.13×109·L-1,

N% 81.5%,Hb 86 g·L-1,CRP 104.8 mg·L-1;大便隐血、心肌酶谱、心肌标志物、血淀粉酶、心电图、全腹CT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第8天,患者精神差,自觉胸闷气促,伴阵发性咳嗽、喘鸣,深吸气或咳嗽时加重,胸腹部疼痛,四肢关节及耳廓肿痛。查体: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压痛(+),双侧耳廓发红发肿、压痛(+),剑突周围及上腹部压痛(+),双肺均可闻及哮鸣音。肺功能检查提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大小气道极重度损害,残气量轻度增加,弥散功能重度损害,呼吸气道阻力增加,通气储备功能重度损害,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复查胸部CT提示支气管壁轻度环形增厚。入院第10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示气管及分支明显塌陷。

综合上述资料,中医诊断:痹证(湿热阻络证)。西医诊断:复发性多软骨炎。方予四妙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减,处方:苍术10 g、黄柏10 g、川牛膝15 g、生薏苡仁20 g、知母15 g、生地黄15 g、山茱萸15 g、山药15 g、泽泻15 g、牡丹皮15 g、茯苓15 g、淡竹叶10 g、隔山撬30 g、马兰草15 g、炙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0 g·d-1连续冲击治疗3 d,逐渐调整为醋酸泼尼松40 mg·d-1口服。以上方案治疗14 d

后,患者声音仍有中度嘶哑,晨起偶有阵发性咳嗽,无明显四肢关节、咽喉、耳廓肿痛,复查血常规、ESR、CRP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气管、支气管壁未见明显增厚,双侧肋软骨周围水肿较前明显减轻,改予输注环磷酰胺注射液0.4~0.6 g,每

2周1次;口服来氟米特片每次10 mg,每日1次;济生乌梅丸每次0.6 g,每日3次。随访6个月,患者正常生活工作,病情平稳,声音轻度嘶哑;咳喘、关节肿痛及耳廓、胸腹部疼痛未再复发,无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等不良反应;每月复查血常规、ESR、CRP均未见明显异常。

2 讨 论

RP为一种少见的累及全身多系统的炎性破坏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炎症及软骨破坏为主要特点,病变可累及耳、鼻、喉、气管等,全身可累及关节、皮肤等结缔组织[5],发病率0.002‰[6]。RP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临床常表现为软骨和与软骨相关结缔组织炎症和退行性病变,典型菜花耳、鞍鼻畸形的RP容易被识别;但首发症状往往不典型,且无特异性的检查方法,极易漏诊和误诊。本例患者入院时声音重度嘶哑,偶发咳嗽,间断性关节炎、耳廓炎且以夜间明显,查喉部MRI见喉软骨周围软组织水肿,胸部CT提示支气管壁轻度环形增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示气管及分支明显塌陷,明确气管软骨受累,综上本例患者耳廓、关节、呼吸道3个解剖部位明确受累,即给予激素治疗。根据1979年DAMLANI和LEVINE分类标准,患者RP诊断明确。

呼吸道受累是RP病情严重的信号,也是主要死亡原因。早期的干预治疗可延迟和预防出现鞍鼻、气管软化、气道狭窄塌陷等不可逆损害,故明确疾病分期、尽早评估RP的呼吸道受累情况、恰当治疗是抑制气道软骨等不可逆损害的唯一途径[1]。疾病分期可从病理组织、影像学、临床表现3个方面综合评估。从病理组织学来看,RP的气道受累可分为3个阶段:早期表现正常软骨中嗜碱性物质的丧失,伴有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中期表现软骨基质内酸性黏多糖减少或消失,软骨基质变得疏松,软骨细胞破坏;晚期表现软骨基质坏死、溶解、液化,并被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所取代,瘢痕形成收缩,组织塌陷变

性[7]。胸部CT是RP最有价值的检查[8],在影像学方面,早期表现为气管及主支气管管壁均匀增厚为主,内、外轮廓比较光整;中期表现为增厚的气道管壁逐渐出现钙化,以前壁、侧壁为主,不累及气管膜部;晚期表现为气道软化及管腔变形[9]。从临床表现来看,早期因气道黏膜肿胀、气管支气管脆性增加,表现出咳嗽、咳痰、声嘶等非特异症状,中晚期随着疾病进展,气道狭窄、软骨破坏并纤维化,导致吸气时气管塌陷(胸廓入口以上)和呼气时塌陷(胸廓入口以下)、呼吸困难、急性呼吸衰竭甚至死亡[10]。本例患者呼吸道受累,首发表现为咳嗽、咳痰、逐渐声音嘶哑、自觉胸闷气促,结合胸部CT情况,为RP早期改變;患者发病2个月即出现严重胸闷、自觉胸闷气促等临床症状,支气管镜检示气道塌陷,临床表现及疾病进展速度与文献报道一致[1]。

对早中期重症急性期累及喉、气管及支气管、眼、内耳等患者,需予0.5~1 mg·kg-1·d-1糖皮质激素治疗,甚至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临床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以最小剂量维持1~

2年或更长时间[5]。糖皮质激素可迅速缓解软骨炎症,但对阻止疾病进展帮助不大,且易伴发胃溃疡、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风险;后期需序贯以免疫抑制剂巩固治疗,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来氟米特等[8],又存在血液系统、肝功能损害风险;目前也有个案报道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抗白细胞介素-6受体单抗等生物制剂治疗严重型RP取得满意疗效[11-13]。但只是个案报道,疗效也不确切,且费用高。晚期出现鞍鼻、气管软化、气道狭窄严重塌陷时为不可逆损害,药物治疗常难奏效,置入支架可取得满意疗效;但术后短期

( < 12 周)并发症高达75%(包括移位、折断、皱褶、肉芽形成),植入支架者60%需要移除[14]。

RP属中医学“痹证”“喘证”“丹毒”“断耳疮”等范畴[4,15]。病机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正气虚弱,卫外不固;或平素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素体痰湿壅盛,外感风热,合而成热毒、痰湿、瘀血等,凝滞于经络,流注关节,久则损及筋骨、肌肉及内脏。治疗上,临床常辨证为热毒炽盛型、湿热蕴结型、痰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两虚型,分别予四妙勇安汤合仙方活命饮、四妙散、导痰汤合桃红四物汤、杞菊地黄丸、八珍汤等加减治疗;因本病病情反复发作,以上

5种证型常交错出现[16-17]。本例患者入院第5天开始出现胸腹部疼痛,咳嗽时加剧,结合入院相关证候,考虑湿邪盛入络,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故出现关节、耳廓肿痛;湿聚成痰、壅滞于肺则咳嗽、痰多;热邪盛则关节红肿、热痛,结合舌尖红,苔微黄,脉沉细数,故诊断湿热阻络证。方予四妙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减,方中改知柏地黄汤滋腻的干地黄为生地黄,同时剂量减半,配合清热燥湿之剂四妙汤,同时增加泽泻、牡丹皮、茯苓等剂量,共奏清热燥湿、滋阴除痹之功。患者关节肿痛等症状缓解后,出现以声音嘶哑为主症,此为久病入络、肾阴亏虚之象,故辨证阴虚瘀阻,遂改予陈修园《时方歌括》中济生乌梅丸,以达活血利咽、滋阴除痹之效。治疗过程中,滋阴之法贯穿始终,不仅使得祛邪不伤阴、滋阴不恋邪;还可以有效预防大剂量激素所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等相关不良反应。

在过去10年,本病10年的生存率仅55%[7],随着医疗水平提高,最新文献报道10年生存率达到80%[6],但不良反应无临床随访报道。本例患者气管、支气管软骨塌陷,经激素冲击治疗后达到临床缓解,增厚的管壁部分减轻甚至恢复正常,与文献报道一致[9,18]。本例患者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的同时,辅以补肾滋阴中药,有效预防激素不良反应;巩固治疗期间辅以济生乌梅丸活血利咽、滋阴除痹。随访6个月,患者病情平稳,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不明显。

综上所述,中西医临床医师在治疗此类疾病过程中需考虑以下几点: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以把握RP发展转归,预防不可逆性损害;辨证以调整RP不同发展阶段中的阴阳平衡。②明辨标本缓急,把握动态变化。首当辨病位,呼吸道受累为急证危证当治其标,应清热、涤痰、化瘀等祛邪为主;晚期久虚成损,则宜调气血、安五脏、扶正气为主,兼顾其实。③中西医结合以达增效减毒之功:西医治疗均以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为主,易造成阴液耗伤,治疗过程中辨证运用滋阴之法,可减少大量激素使用所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等的不良反应[19-20]。

3 参考文献

[1] 陈楠,王振刚,崔莉,等.复发性多软骨炎气道受累的临床特征及其早期诊断[J].中国医刊,2016,51(11):27-31.

[2] 史旭华,苏金梅,陈志科,等.复发性多软骨炎56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10):607-609.

[3] 张月华,杨锐英.复发性多软骨炎累及呼吸道1例[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3):46-47.

[4] 胡陟,曹济航.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廓复发性多软骨炎验案举隅[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2):120-121.

[5] 李兴福.复发性多软骨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4,8(4):251-253.

[6] LUDVIGSSON JF,VANVOLLENHOVEN R.Prevalence

and comorbidity of relapsing polychondritis[J].Clin Epidemiol,2016,30(8):361-362.

[7] SARODIA BD,DASGUPTA A,MEHTA AC.Management

of airway manifestations of relapsing polychondritis:

case report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Chest,1999,

116(6):1669-1675.

[8] 张辉,王国春.复发性多软骨炎呼吸道受累的临床诊治进展[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1,25(1):51-53.

[9] 张洪,彭海鹰,邵宝生,等.复发性多软骨炎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J].天津医药,2008,36(7):541-542.

[10] 史旭华,佟胜全,苏金梅,等.复发性多软骨炎呼吸道受累的特点[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5):1048-1051.

[11] DE BARROS AP,NAKAMURA NA,SANTANA TDE F,et al.Infliximab in relapsing polychondritis[J].Rev Bras Reumatol,2010,50(2):211-216.

[12] LAHMER T,KNOPF A,TREIBER M,et al.Treatment of relapsing polychondritis with the TNF-alpha antagonist adalimumab[J].Clin Rheumatol,2010,29(11):1331-1334.

[13] NAVARRETE VM,LEBRON CV,DE MIERA FJ,et al.

Sustained remission of pediatric relapsing polychondritis with adalimumab[J].J Clin Rheumatol,2014,20(1):45-46.

[14] DOOMS C,DE KEUKELEIRE T,JANSSENS A,et al.

Performance of fully covered self-expanding metallic

stents in benign airway strictures[J].Respiration,

2009,77(4):420-426.

[15] 潘峥,房定亚.房定亚辨病治疗复发性多软骨炎伴气道狭窄2例[J].江苏中医药,2014,46(2):56-58.

[16] 刘洋.怎样辨治复发性多软骨炎[J].中医杂志,2007,48(5):472.

[17] 金昕,汲泓.导痰汤联合西药治疗复发性多软骨炎

1例报告[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5):126-127.

[18] 毛玲娜,吴祖群,徐志豪.以声嘶为首发症状的复发性多软骨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4):306-307.

[19] 朱丰林,李成荫,李志鹏,等.汪悦教授运用滋阴法治疗风湿病[J].吉林中医药,2015,35(6):558-560.

[20] 吴斌.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时珍國医国药,2010,21(3):719-721.

收稿日期:2018-02-09;修回日期:2018-04-10

猜你喜欢

医案中西医结合治疗
浅谈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医案选择
以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结节病1例
类风湿关节炎并寰枢关节脱位死亡1例并文献复习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的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效果及临床优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谭波诊治脑中风恢复期验案2则
巴蜀中医药古籍医案数据挖掘系统构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