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英口译的几大要点

2018-11-15沈晚双贾晓云

戏剧之家 2018年25期
关键词:发言者笔译译员

沈晚双,贾晓云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200000)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口译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经历的活动。从专业性极高的会议同声传译,到严肃严谨的会议交替传译,又或者只是日常生活中简单随意的口译,都为人们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可以说,口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高速运转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已经成为世界语言的英语来说更是如此。译者的专业水平会极大地影响口译的质量,进而影响整个交流活动的进展和最终成果。这就需要译者把握非常高的翻译口译能力。笔者作为一位口译从业者,结合自身具体实践和参阅文献,得出了口译的几大要点,以供参考和改进。

一、流畅

笔者将“流畅”作为口译标准的第一点,是对这一要点赋予了极大的意义。不同于笔译可以有大量的时间用于打磨翻译的质量,口译是一项对时间和速度要求极高的活动。如果在口译的过程中纠结于某点的翻译而出现了卡顿甚至停止,会造成非常尴尬的沉默时间,这是口译的巨大失误。口译的流畅度是保证听者接受体验的重要因素。只有娓娓道来的口译,才会让听者听得舒畅,理解得顺利,才能推进沟通的继续。由于中英文句式的不同,中文常常把重点放在后面,英文常常把重点放在句子前段,这使得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遇到突然意识到需要调整句式的尴尬局面。为了避免这种局面,同声传译员常常使用“顺句驱动”这种策略,即同传译员为了缩小翻译与讲话之间的时间差,争取主动,不停地把句子切成个别的意群或概念单位,自然连接起来,译出整体的原意。(张维为,1999)

例 1: We are producing good products that are of high quality which can absolutely satisfy our customers.

译: 我们生产好的、优质的产品,这一定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正常的笔译中我们一定不会这么翻译,但在同声传译的实际操作中,随着发言者的发声,译者也随之发声,根本无法等到发言者说完一句话再翻译。这时就需要译者使用合理的速度和准确的连接词。这句话的调整之处在于“good products that are of high quality”和“which can absolutely satisfy our customers”。译者顺着句子翻译,使用语言上的停顿表示顿号,和“这”此类的连接词来衔接句子。

例 2:We are trying our best to deliver the best translation under the principle of simplicity and consistency.

译:我们在努力提供最好的翻译,原则是简洁性和一致性。

同理,在笔译时我们一般会说“我们遵循简洁性和一致性原则,力求提供最好的翻译。”此类的句子,将重点放在句子的后面,符合汉语特征。在同声传译时,译者由于时间的限制和译文的不可撤回性,必须采取顺句驱动的原则。

二、准确

1995年,“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发布的调查显示,口译用户认为在“内容匹配”方面翻译的完整度、术语的准确性、意义的重视度最重要。(王斌华,2012)准确是任何形式翻译的核心,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都需要正确传达源语的意义,才能称之为翻译。口译中的“准”和“忠实”侧重于原文意义和译文意义的一致性。(申奥,2013)如果出现与源语不同意义的翻译,那就是误译,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也会让译者承担非常大的责任,甚至彻底影响了译者的事业名声。历史上译者翻译失误的事件颇多,多为人们所记录来警示后人。1977年美国总统卡特访问波兰时提到“想了解波兰人对未来的期望”,这却被译者译为“对波兰有生理欲望”,这是外交史上的重大失误。

三、简单

笔译要求译员有着坚实的语言和文字功底,依据不同的文体,翻译的文本会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用词也是多种多样。在文学类笔译中,译者的译文会与源文风格一致,并且英文译文会用许多优美和高级的词汇。不同于笔译,笔者认为,口译在具体操作中需要遵循“简单”这一标准。在遵循源文风格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简短的词汇,而不是过长的英文单词,这既节省了时间,又减轻了听者的理解负担。但该要点必然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一些重要的有稿件的发言,译者还是必须根据发言者的用词选取合适等级的用词,如温家宝总理的发言中的中国古代文言文就被同声议员优美地翻译出来,成为翻译史上的佳话。而在一些简单的对话中,大可不必咬文嚼字,而是尽量简单,符合谈话气氛,减轻理解负担。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简单” 这个概念也可以理解为译者发音的时间应该和源文时间差不多,而不应该过长,显得啰嗦且繁重。

四、遵循文化差异

东西方文化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语言载体上更是体现得非常明显。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使者,译者需要尊重目标语文化,视情况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使接收者正确理解源文的意义。比如一些约定俗称的用法是译者必须掌握的。一次外事活动上,外国官员 说“I need to go to the gentle’s.” 如 果 不 知 道gentle’s 是厕所的一种称法,就会造成误译。笔者随即告诉对方官员“他要去一下洗手间。”又比如”grow like mushroom”这样的修辞,我们一般不会译成“像蘑菇一样长了出来”,而是“像雨后春笋般长了出来”。”a drowned rat”不是“溺水的老鼠”而是“落汤鸡”,等等都是译员们需要了解的知识。

同时,译员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媒介,也需要了解目标语国家的许多风俗习惯,这会在沟通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非洲国家有着非常嗜盐的饮食习惯。在一次外事活动中,非洲的官员告诉餐厅想要“some salt”,译者随即告诉餐厅拿一瓶盐来,而不是像中国人那样叫厨师往菜里单独多撒一些盐即可。非洲的官员在拿到盐后十分满意,一边撒盐一边用餐的动作持续了整个用餐过程。如果不提前了解这些情况,就会使得翻译服务不令人满意。

五、结语

口译作为一项重要的跨文化活动,需要译员给予大量的关注和研究。笔者根据自身研究和实际经验总结出了流畅、准确、简单、遵循文化差异的几大要点,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思路,并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补充。

猜你喜欢

发言者笔译译员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口笔译话语分析研究新进展》评介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英语笔译教学研究
会议口译中译员的译前准备研究——一项基于上海译员的问卷调查
末(外一首)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发言人
禁讲长话有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