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班主任三进阶

2018-11-14胡江平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自主发展交流班主任

摘 要:在我有限的班主任经验中,对班主任怀揣着无限的思考。记得刚踏入工作的我,以为“班主任”就像“妈妈”一样,只要给予无私的爱,孩子们就会变得乖巧、懂事。后来,我才发现无知的爱不是爱,班主任不仅仅是“班妈妈”,还应该是孩子的“好同伴”,彼此之间应该以平等的身份交流。再到后来,我发现仅仅是“班妈妈”和“好同伴”还远远不足,要想孩子获得自主发展的能力,班主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孩子的引路人。

关键词:“班主任”;自主发展;交流

一、 我是“班妈妈”

“胡妈妈,我要上厕所”“胡妈妈,我要喝水”“胡妈妈,我的铅笔不见了”……这是刚带一年级的我,每天被各种声音充斥、包围。面对孩子们的次次呼叫,我几乎有求必应,小到帮他们拧水盖、系鞋带,大到帮他们找课本、做清洁……一年级的我,就像一个忙碌的消防员,只要每个节点的铃声一响,我准会准时地出现在教室。我就像一位妈妈操办着孩子的起居饮食,对每个学生具体的日常生活琐事管理得事无巨细。

在那时,孩子们个个乖巧可爱,非常懂事,他们也亲切地叫我“胡媽妈”。可是,这种和谐很快就被打破了。一次外出培训,班上发生的一系列糟糕事件,让我陷入沉思。原来,我以为爱就能解决一切,现在看来,老师的爱,不应只是激情之爱,而应该成为智慧之爱。于是,开始反思自身,我该如何管理好班级?班主任仅仅是一位班妈妈吗?

二、 我是“好同伴”

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可以“管”的方面的确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年轻的我满腔热情,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甚至充当着“管家”或“保姆”的角色。不得不承认,这种管理有其好的地方,因为一天到晚的跟着,班级不会坏到哪里去。但后来逐渐发现,这种管理是没有技术含量的管理,它最大弊端在于管得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创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班主任在的时候是一个样,班主任不在的时候就是另一个样。当我认识到这些问题,我开始明白光靠管“住”学生是不够的,管“好”才是关键。怎样才能管好呢?得走进学生。

在课余时间,我和孩子打成一片,我们一起谈兴趣爱好,我们一起谈起居饮食,我们一起畅谈未来,无话不谈,我变成了孩子心目中的知心大姐姐。于是,他们又开始改口叫我“胡姐姐”。在课堂上,我是他们的老师,他们是我的学生。在课堂外,我是他们的朋友,他们也是我的朋友。

就这样,我们以一种平等的身份交流着、对话着。我以孩子的眼光、孩子的心态看事物。尊重和理解孩子,急他们之所急,忧他们之所忧,乐他们之所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更有心思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只有真正走到学生中,到学生休息的课间去,到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交流,营造一种平等的气氛,才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率真地袒露他们的一切。

三、 我是“引路人”

曾经,我认为无论带什么样的班级,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就行。其实,我还忽视了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缺乏教师的引导。虽然我以“朋友”的身份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但这仍然是一个“大朋友”凌驾于“一群小朋友”之上。在“大姐姐”的威逼利诱下,孩子们变得乖巧懂事,“大姐姐”一离开,殊不知,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糟糕之至。

为了摆脱这局面,我一边反省自己的做法,一边学习相关书籍。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老师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于是,我逐渐改变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识,让孩子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还可以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于是,在班级管理上,我挑选了一批得力小干部。尽可能设置多的岗位,既有常规的卫生、纪律、图书管理、课代表、小组长等岗位,也有管门的,管窗户的,还有负责黑板报,负责领读的,等等,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同时,还建立了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在班级中,我利用“班级优化大师”APP,对孩子们平时在学校的表现进行评分,并及时反馈给家长,让他们随时关注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比如:晨读、上课、课间、午餐……家长们也通过这个平台,把自己和孩子在家参与学校布置的家庭活动图片进行上传,互相交流、学习。同时,我还把科任老师加入群,共同对孩子们进行点评。孩子们兴趣浓厚,因为学生随着分数的增多,可以按照星星——月亮——太阳——皇冠不断升级,这种类似游戏的不断升级,使得孩子们学习兴趣大增,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也起着一定的督促作用。此外,我还让班级小干部使用“班级优化大师”。让班主任、科任老师、班干部都参与到评价中,数据更加多元、客观、权威,同时有效利用公告功能和报表,让学生进步得到展现,定期在班级中发布学生个人进步的图文资料,增强学生评价重视度的同时,为家长了解孩子情况增添渠道,不但加强了家校沟通,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管理。

有人说,选择当老师的都是善良的人,当班主任老师的更是伟大的人,没有一个班主任不爱自己的学生。是的,如果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了足够的、方式正确的爱,那么孩子就会有充足的内心能量,去面对生活、学习、事业过程中的问题。爱,是教育的前提,但远不是教育的全部,由爱而升华为责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才是教育的真谛。

作者简介:胡江平,重庆市,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自主发展交流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创设教学空间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班主任
基于儿童本位的学习方式新探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