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美术核心素养解读央美试题

2018-11-14邹平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

摘 要:美术是人文学科中不可替代的科目之一,在古今中外基础教育领域中,美术课一直都是必修课,其作用与价值自然不可小觑。长久以来,由于社会急功近利的思想及教育界片面追求文化课分数的影响,美术学科的价值与作用被人为弱化,却不知道美术对人格的养成、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关键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提升我们的个人修养,规范我们的行为方式,也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将美术列为必修课。

关键词:美术核心素养;美术教学;考题分析

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全国美术的最高学府,引领着全国乃至影响着世界艺术思想的发展潮流,我们可以通过中央美术学院的考试题目来了解美术的核心素养。近些年,中央美术学院通过一系列的高考试题的改革,从“棒棒糖”到“转基因鱼”到“鲍勃·迪伦”,再到今年的“幸福指数”。从这一系列的考题变化中我们不难看出,考试从以前的重专业技法,逐渐向考查审美感受、社会责任、创新精神、文化素养转变,这些正是美术核心素养的体现,用高考倒逼我们美术教育要从渗透美术核心素养入手。现在进行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修订,是自上而下的自我改革,通过高考制度的改变,倒逼中小学教育理念、教学形式、课程标准进行转变。中央美术学院作为中国美术教育的引领者,也通过考试题目的变革,使我们从中体会什么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如今年中国画专业考试中的书法科目考试,以往是抄写古诗文作为一个书体呈现,比谁书法写得好。今年改为自作一首“咏春”七绝,自作七绝就要考生有深厚的国学基础,要考虑古诗歌创作中的平仄、格律、押韵等,这对我们当下不重视古诗文创作的教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现在社会上很多书法家,大都以抄写古诗文为主,能创作诗文的少之又少,都在书法上下功夫,却忘了书法只是承载诗文内容的载体而已,最终传递的是诗文中所蕴含的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精神追求。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科目考试内容的变化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新时期选拔、培养人才的方向,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深厚的国学修养与人文素养,通过这一次的考题变化,不仅向社会传递了明确的美术核心素养,也使得本次书法考试卷明显拉开了差距,使那些功底扎实、文化修养深厚的考生脱颖而出,达到了考试选拔的目的,也引领了未来艺术发展的潮流。

设计专业的考题“幸福指数”,幸福指数是联合国公布的一份全球性的幸福指数的报告,考题要求对这一组数据进行绘画表达,这直接引导考生个人的自身体验,特别强调了它是构筑一个理想性的幸福模型,考题给出的是一份图表,而图表中的数据是我们这个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图表在视觉中是最逻辑、最科学、最理性的东西,对于美术,更主要的是看逻辑性与系统性的关系及综合知识构成人的表达能力,比如我们谁的逻辑性比较强,表达是否完整?能否表达出关键词等。习近平提出中国梦,他对中国梦的解释是“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以幸福指数考查的是我们对社会的感知度、敏感性、责任感与洞察力,15年的考题:“棒棒糖”,每位考生在进入考场时,都发到了一个棒棒糖,考查的是学生的个人感受与体验。16年的考题“转基因鱼”,转基因是当年最热门的社会争论话题,这说明考查方向开始关注社会,关注社会焦点问题以及敏感话题。17年考题“鲍勃·迪伦”,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音乐家,视角已经从国内转向全球视野,开始关注全球学术结构,包容性及反叛精神,再到今年的幸福指数,毫无疑问是考查了考生的逻辑性与想象力,关注社会的敏感性,社会责任感及洞察力,这是对美术核心素养的诠释。这次考题的变化打破了试卷千篇一律的模式,使试卷呈现出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格局,作品的好坏,一目了然。

建筑专业主要以造型基础考查色彩能力,以设计基础考查素描能力和立体构成能力。今年造型基础考题“梵高的房间”。其实梵高自己就画过自己的房间,如《梵高在阿尔的卧室》,考生大多都看过这幅作品,如果考生把这幅画再抄一遍,显然不是出题人的意图。这题目其实是考查学生对梵高性格的了解与认知,对他作品风格的感受与理解,以及对他作品的看法与感悟。随便画个房间,关键要符合梵高的性格特征、用色习惯、笔触风格等,要使人们一眼就感受到那是梵高的房间,符合梵高的生活及性格特点。一道建筑专业的考题,却考查了学生对美术史的理解,对梵高的认识,以及对后印象派风格的表达方式,是综合知识的运用,以前背题的套路就用不上了。建筑专业设计基础考题“漂浮”,以往这个科目考立体构成,需要有空间想象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去年我考这个专业的学生当中,两个仅有的男生专业考试全都合格,而女生专业考试一个合格也没有过,也说明以前这个专业是偏理性。而今年“漂浮”,极简单的题目却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今年我校报考建筑专业的学生中,专业合格的为女生,通过“漂浮”这道题的考试,我们不能简单地构建一个立体构成的形态漂浮,而是要使构建的形态没有一个稳定的状态,这就对我们的想象空间、感性思维提出很高的要求。想象力是美术核心素养中重点培养的,人类之所以成为高智能的动物,就是因为我们有很强的好奇心与强大的想象力,这道题完全激发了我们的想象,所以太死板的学生都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

实验艺术专业命题创作科目的考试题目“谁将与人类作伴”。需要考生设想场景,续写故事,并圖文并茂地表达出来,这种考题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量,兴趣广泛程度,以及考生的胆量,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你是小说的作者与主人公,不但体现了你的专业技能,还体现了你的思想观念、创作能力、想象空间等。

通过对中央美术学院的考题分析,我们从中发现了考试变化的目的之一是探索出一条真正符合中央美术学院人才选拔之路,是让真正有修养、有学识、愿意为艺术而奉献的人进入最高艺术殿堂,拦截下靠套路、靠背题的投机学生。考题变化的核心的目的是体现了两个美术核心素养: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考题不但考查学生的专业基本功,更是考查了考生的国学修养,文化认同,敏感的社会洞察力,社会责任意识,道德观念,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些都是美术核心素养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奚传绩.美术教育词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邹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新疆库尔勒市石化路华山中学。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
浅论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议新课标下美术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教育创新之再思考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