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2018-11-14陈舒毓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设计与应用初中地理教学微课程

摘 要:当下阶段,传统模式的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要想使课堂效率最大化,就需要寻找新的辅助教学方式,例如,微课教学。微课渐渐进入课堂,走进我们的视野。借助微课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不仅可以进行课前预习,还可以用来巩固知识,课后预习。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也同样适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微课程;设计与应用

一、 引言

目前,微课在初中教学课堂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地理微课就是以课本内容为基础,结合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针对地理中的重难点而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主要是以视频的形式借助网络平台播出。这种新型教学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还可以使知识二次播放。若学生第一遍没有看懂,他可以反复观看,来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以下我们将结合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设计环节与应用方法,来进行探讨。

二、 微课的概念

在国外,早已有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课程。微小既包括课堂时间短,也包括课堂内容精短。最早提出微课这个概念的是美国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他于2008年秋首创一分钟课程。而在国内,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率先提出“微课”的。在胡铁生看来,“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三、 初中地理微课的设计步骤

(一) 确定微课的课题内容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果想要确定好课题内容,这时就需要地理老师将所有初中阶段的地理知识点进行汇总整理,再从这些知识点中选取高频考点或重点难点。因为微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为五至八分钟,最多十分钟。因此,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把所有知识都囊括到是不可能的。再加上初中地理知识点确实很多,一些基础知识点完全没必要采用微課的形式来辅助教学。从这个层面来说,确定好微课的课题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二) 进行微课设计

在确定好课题内容后,就需要结合课本里的基础知识以及学生的基本掌握情况,进行适当扩展。但老师要掌握好扩展的度,扩展的内容不能太深奥,深奥的知识点一时难以被彻底消化;同样地,扩展内容也不能太简单,过于简单就失去了进行微课设计的意义。因此,老师需要掌控好平衡点,找到合适的相对应的课题扩展内容,保证学生在进行此知识点的学习中,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进行微课制作

微课制作是微课的核心内容。微课的画面,声音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微课制作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喜好。毕竟微课的直接接触者大多都是学生。微课的实施效果好与坏与学生是否对微课感兴趣有很大关系。因此,微课的制作要新颖要趣紧跟时代步伐;画面要清晰,能够引起学生的观看兴趣,吸引他们的眼球,从而让学生主动地投身到地理学习中来,在课堂中轻松并高效地掌握好课堂知识点。

四、 微课的教学实践

有种说法是: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这就足以说明地理学习不仅需要文科的记忆,还需要理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地理知识大多抽象,空间性较强,需要学生极具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在讲解这些抽象内容时,如果还是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一味参照课本讲解,整个教学过程就会特别无趣乏味,学生也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学习。这时微课的优势就展现出来了,这种生动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一) 借助微课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正如上文提到过的微课主要是讲解课本的重难点内容。这些重难点知识不容易被理解。若学生在课堂老师实时讲解中,没有听明白。那么在课下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借助微课来进行对应知识点的重复观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学生就可以观看到自己真正理解为止。这种方式解决了以往课堂似懂非懂,一带而过的问题。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点,才能在之后的考试和应用中得心应手。

(二) 通过微课教学进行小组自由探究

我们知道微课是借助网络平台来实现的。在网络平台中,可以为课堂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微课教学可以算作是一个课堂引入阶段。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日常经验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知识。例如,在出去旅游时,我们利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来判定该地区的人文气候,根据其气候特征判断处于哪个地区,比如是亚热带地区还是温带地区,是多雨潮湿还是少雨干旱。有了这个生活经验引入后,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来分配课堂时间,在讨论中理清一个个知识点。有不懂的问题,还可以询问老师,与老师进行探讨。只有学生主动地当了学习的主人,他们才会更多地了解到学习地理的乐趣。

(三) 借助微课教学进行课后巩固练习

地理是一门需要不断记忆,还需要不断练习以加深映像的学科。在课后,学生不仅要时刻记忆基础知识点。对于一些具有逻辑性的知识,还需要不断巩固练习,来达到理解记忆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时,课本上会介绍到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各个省的位置,简称,省会城市,环境特点等都需要记忆。由于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实在太多,很多时候如果采取传统死记硬背法容易将各个省混淆。这时候借助微课教学,可以实现中国地图的拼图,根据不同板块来进行部分记忆,最后再将部分记忆拼凑起来。这样在实践拼图中记忆,会大大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五、 微课教学的特点

(一) 微课教学时间较短。由于中小学生处于一个好动期,他们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进行枯燥的知识讲解。因此,在传统课堂中,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制效果并没有预期效果那么好。在这种前提下微课改变了教学时长,将45分钟压缩到了十分钟以内。一般微课是三至八分钟,最多十分钟。这个时间可以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来,而且这个时间点对中小学生来说,也不会很累。因而,他们就会乐意去轻松地进行微课的学习。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了学习。

(二) 微课知识点集中。由于时长的限制,一节微课所能讲解的知识点也是有限的差不多一节微课的知识点是一至两个。而且知识点的选择也是大有讲究的。这些微课选取的内容大多都是历年来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这样一来,即使学生在课堂上似懂非懂,在课下,学生同样可以借助微课一遍一遍地观看视频,不放过任何一个点,观看的次数多了,思维开阔了,知识点自然也就理解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还帮助了部分内向的学生去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因为在传统课堂上,由于性格的原因,在他们不能理解时,不敢举手询问老师,久而久之,堆积的似懂非懂的问题越来越多,这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三) 微课资源容量较小。我前面已经提到过微课时长短,内容少,因而所占内存自然也小。一般微课也就几十兆左右。师生不仅可以进行线上观看学习,查看相关教案内容,补充课堂内容,还可以将其下载到MP4,手机等移动设备中进行离线观看。离线观看的好处在于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任何时候只要出现不懂的问题,就可以一遍遍观看,直到将问题弄懂为止。

六、 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资源的应用

(一) 精彩导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还是我上文提到的,初中地理知识有些比较抽象。这时候如果借助微课进行课前导入,比如在学习“昼长夜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在微课中导入“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图像来辅助学习,这样才能将课本知识阐述清楚,让学生借助图像将知识点理解透彻。

(二) 运用微课总结课堂知识点

知识点的整体构架很重要,这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按照整体框架去进行分布记忆。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点全部过一遍。一方面是因为课堂时间不允许,一方面是教师很难将知识整理得系统而全面。若我们借助微课,就可以将每一章节的内容归纳整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还是以视频观看的直观方式供学生参考学习。此外,微课内容中除了知识点总结之外,还可以提供一些练习题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记忆。这樣一来,学生就很容易将脑海中零碎的知识点一点点穿插起来,连成一个知识网络。

七、 小结

总之,微课教学的普及无论是于教师而言,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有很大的益处。初中地理微课教学要求教师能够熟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找到微课与传统课堂的结合点,各取二者的精华,将其打造成最合适的教学方式。而在初中地理微课中,同样要求学生有自控能力,鼓励他们多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综上,微课教学利于师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柯清德.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考试周刊,2017(5).

[2]陈学明.浅谈初中地理微课教学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15(6).

[3]缪灵霞.地理课堂上微课教学的设计与反思[J].新课程,2015(6).

作者简介:陈舒毓,福建省福州市,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

猜你喜欢

设计与应用初中地理教学微课程
智能建筑通讯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