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的期末复习

2018-11-14王莉芳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摘 要:数学课的复习,应以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学懂、吃透了课本知识,才能谈得上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同时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因而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复习方法及复习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它也是能否提高数学学科成绩的关键。

关键词:串点连线、查漏补缺、多思善问、精练巧做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做好数学课的期末复习,运用何种复习方法,进而提高学生该课的成绩,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 串点连线,全面梳理

串点就是进行“要点聚焦”,把零散的知识要点进一步串联起来,整合成若干个知识串。在当前我们的课本中也有好多个知识点,如:基本概念、定理公式、解题方法、运算步骤等唯有依靠归纳整理,而后串點连线,方能形成正确、明晰的知识系统网络,使学生进行正确的识记和应用。比如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可放在一起对照记忆;因式分解、开方运算与解一元二次方程有着不可割裂的密切联系,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简便易行,可以放在一起去复习。连线就是抓住重点,理出主线及思路。复习时围绕主线,把有关知识串联在一起,以点带面,就可全面掌握该学科的知识要点、基本技能和应用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在考试时,就可做到心中有数,以不变应万变,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如七年级代数中的主线之一是代数式和一元一次方程,其他知识的学习都以此为基础,抓住了这一主线其他知识就好学得多了;并且代数式和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学生如学懂了这类知识,就可去解决诸如一些商品价格、经济利润、行程、储蓄等领域的计算问题了。

二、 查漏补缺,着眼理解

通过上面串点连线这一步骤的复习及结合平时的学习,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在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上存在的诸多薄弱环节;如对某一章节的学习较费力且出错较多,我们在复习时就应对它有所侧重,进一步多看多想,多问多做,着眼于理解,力求弄懂、吃透。若是概念不清,公式未记,就应结合

练习题进一步揣摩理解,牢固识记,若是计算容易出错,就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克服自己平时粗心的习惯、急躁的情绪,沉着稳重,静心操作;在具体计算时,要力求做到一步一回头,时算时查,步步推演,另外还要注意速算、巧算,将笔算与心算相结合,重视运算能力的提高。对自己平时课堂作业、考试中的错误,要进行总结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对错题再进行思考,进一步查出自己在该方面的漏洞,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 多思善问,融会贯通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我们要想取得好成绩,在复习中要力争做到学思结合、多思善问,这样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论是读、是看、是听声还是计算都要用脑进行思考,思考不清就要问,问同学、问老师,力求将知识、概念、方法融会贯通,求得新的领悟,觅得新的收获。另外,教师还要在平时注重上好复习课,无论老师是纵向复习(按教科书顺序建立知识点的前后联系)还是横向复习(打破章节界限,把相关联的知识衔接沟通),学生在听课时都要集中精力、理清思路,做到当堂巩固。同时,学生要多思多想,有疑就问,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努力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精练巧做,讲求实效

在平时的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演多做数学题,因为在复习中做一定数量的题是必要的,它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有利于学生对定理公式的牢固识记,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方法步骤的熟练运用。因此,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一些练习题应认真地独立完成,切忌抄袭;在平时自己购买的复习资料也可以适当地选做一些,以此来补充课堂知识的不足,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但是一定要适量,注意质量。做题不在多而在精,要选取与所学概念相关的有代表性的题来深入练习,精练巧做可使你用不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为考试中的许多题都是例题的变形、综合与深化,以此考查学生的学习、思维及灵活运用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习题的适当变换,努力探索解题的技巧与途径,善于总结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从而以少胜多、以质抵量,提高解题能力。特别是解综合题和一些阅读理解题时,每个学生一定要养成多读的习惯,在读中思索进而理清题意,同时在读中分析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在读中理清解题思路,在读中寻求解题方法,进而概括一般结论,得出规律。

总之,复习要特别注重课本知识,尤其要将课本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各类题型的练习进一步结合起来,同时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统一起来,这样可以相互促进,互相补充,使复习取得最佳的效果。概括地说,复习要做到“三掌握”:掌握知识要点,掌握典型题目,掌握解题方法。

数学复习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善于钻研,善于指导,就能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好数学课。

作者简介:王莉芳,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