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省统一命题下 语文中考复习之我见

2018-11-14郑水锦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原则

摘 要:2017年1月福建省教育厅发布了重磅新闻,就是初中语文等九科教学与考试评价的指导意见。综观《指导意见》,中考语文的命题原则:

1. 在坚持《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

2. 命题要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关注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3. 重视考查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

4. 试题选用相当比例的课外语言材料,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状况。

5. 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关键词:统一命题;语文中考复习;原则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正是语文的魅力所在,也是语文教师的无奈。中考语文考查的范围可以上至天文下到地理,并向生活的实际横向延伸。同时它又注重能力和实践,知识的联系不像理科那样环环相扣,单纯的知识灌输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进入总复习阶段,要提高语文复习的效率应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采取灵活恰当的复习方法,注重语言材料的积累,加强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关注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

首先,重视语言积累和感悟。从这点出发,积累巩固字词、古诗文、名著、语文常识等。复习六册语文课本里出现重要字词的形音义,主要是“读一读、写一写”的部分;能理解常用词语成语的意义并灵活运用。除此,《指导意见》还明确考查范围,即课标推荐的61篇诗文,侧重名句的考查。复习时重点要做到四个环节:一是领悟诗文含义和主旨,对照课下注释,掌握关键字、关键词、重点句的理解。二是圈点注意,对于61篇中易错、易混的字词要用红笔圈画出来,加强注意。三是边背边写,以防“同音错误”。四是规范书写,尽量写楷体字。对于名著的积累重在平时的阅读体验。省考名著的范围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繁星春水》《西游记》《水浒传》《骆驼祥子》《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简·爱》等,复习阶段可以梳理一遍简单的文学常识,作家作品,重点情节,分析人物性格,概括名著的主要内容。

其次,复习要突出阅读和写作的训练。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是中考的考查重点,也是语文教学效果的检验重点。复习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对三年来的阅读和写作进行感悟和反思,希望能明白一些阅读和写作的道理,有自己独到的体验。

1. 阅读训练策略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复习时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基本步骤: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带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组织语言-得出答案。理清思路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如段与段之间以及一些段落的内容层次,过渡和照应、线索和顺序等;讲授如何区分并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等记叙的顺序与方法。理解、分析文本的主要内容,可以与形象分析、情感把握结合起来,牢牢确立整体感知的阅读意识,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意义和作用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不可脱离文本,要防止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提供一定量的阅读材料,进行必要的阅读训练,但阅读材料要精选,要有思维含量,不要追求做多,搞“题海战术”。阅读训练注重效率就是“强调不能只依靠训练的数量换取了成绩,而应以较少的课内读写量和课外作业量,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水平的目标,力求事半功倍”。在阅读训练中要给学生充分地讨论,总结出答题经验和方法,才是训练的意义。

2. 考场写作能力的提升

作文成绩占据着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在中考中占60分,切莫在复习中强化了阅读,忽略了写作。从某种程度说,写好作文是语文得更高分数的重要途径。作文是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体现。常言道:“文无定法。”写作没有现成的模式。任何格式化、程式化的训练都有背于创新精神。

复习阶段,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对周围事物敏锐的感知能力,把它们及时地记载到周记本中;同时还要提醒学生关注报刊杂志,新闻媒体报道的有价值的新鲜事。这两者有利于为考场作文积累充足的素材,有利于作文中反映社会生活,抒写自身丰富的情感,表达自身的看法。其次要指导学生重视构思,讲求立意,精选素材。指导学生列写作提纲,学会简要地写出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做好结构安排:包括开头、结尾的方法、材料的组织顺序、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内容的照应等。还要指导学生重视作文的修改加工,引导学生在立意、构思、写法等方面不断突破,包括扣题是否严密,内容是否充实,结构是否清晰,素材的安排是否合理,语言是否简洁、表达方式是否丰富多样,是否运用及体现个性化语言等。建议学生可以整理一下近期的作文,分析自己的得失,优势和劣势;或挑出一些优秀的考场作文研究作者如何把握题意,选材组材,又是如何布局谋篇,如何注重细节,甚至语言上的特点。最后,在中考不限文体的大环境下,要引导训练学生各种文体的写作,强化各种表达方式。千万记得,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求文体,不要写出四不像的文章来。

第三,归纳总结,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这里的知识是指从语言实践中获得的一些方法,规律。它们反过来可以指导语言操作。比如要掌握读音的拼写规则,了解声母与韵母的组合;通过了解声旁和形旁的内在关系,去识记常见字的书写和区分错别字。弄懂句子的结构成分和词语的搭配规律,来指导考试中修改句子的语病。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就可以写出一些有灵性的优美的文字,同时在句子的赏析中就可以灵活驾驭,甚至在仿写句子的题型中,也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特别要提醒的是,尽管语文考试的命题重心越来越偏向于主观题型,答案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因此考生在答题时,要格外注意语言表达的基本规范、原则,把握好分寸,切忌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这又回到语文学习的出发点,语文命题的原则之一——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话说回来,语言能力的提升并不是在总复习时一朝一夕就训練出来,而是平时的语言实践和积累的结果。这也是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要从培养语文素养出发的原因。

科学家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借用这句话,总复习时我们老师要多些方法的指导,技巧的点拨,少些投机取巧地猜题。多点大语文的眼界,多点人文情怀,让我们的学生在总复习繁忙中,忙中取静,静中反思,思中求变,从积累到升华。

作者简介:郑水锦,福建省龙海市,龙海六中。

猜你喜欢

原则
第二章 暴力原则
骨髓炎的诊治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三角函数的化简要遵循“三看”原则
超越伤害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坚持四原则助民企建好关工委
养生之道应遵守九不原则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