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高校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

2018-11-14刘晶波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摘 要:从目前高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课程的定位还十分不清晰,课程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当今社会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人文精神和情怀的作用,高校十分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调整,针对当前形势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主要讨论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语文教学模式研究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校语文;教学模式

一、 引言

高校语文是我国普通高等院校针对素质教育所开设的一门课程,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时更能陶冶情操,对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具有很强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也都提高了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有的高校还把高校语文当作一门必修课来进行教授。

二、 高校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若想学好其他学科首先要学好语文,语文在高校的教学中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学生在接受一个新鲜事物的时候必然要用到语文知识进行理解,就好像我们在进行化学学习的时候,理解一个方程式和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的过程离不开语文知识的帮助,在进行解答的时候更需要语文知识来进行条理明确的分析。

当前的社会形势更需要综合型人才,在当今社会形势中以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考察高校语文教学,更能明确当今语文教学模式需要改革的迫切性。当今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就是要有创新精神和意识,语文教育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点要求。

这个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就是懂得创新,毕业之后走向工作岗位的高校学生更要有这种创新意识。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存在很大弊端,在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失去了创新精神,不利于学生未来在社会中的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文学修养的提高更加有利,而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体现就是文学修养,一个人的写作水平、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都是对其文学修养的具体表现。

三、 高校语文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需向专业化发展

(一) 新课改革下教师专业化的实质内容。发展是新时代的中心要素,教育直接影响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教师又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所以,高校语文老师向专业化发展必须要以迅速和创新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高校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首先要完全了解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然后不断提高专业精神、培养专业能力、了解教育规律。高校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开发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的过程。这样会帮助教师在教育这一特殊的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的完美体现,最终实现服务大众、造福人类的伟大目标。

(二) 新课改革教师专业化具体要求。教师专业化首要注重育人,关注学生的思想、學习、关心学生生活等,这不仅是语文课程,也是所有课程的教师都应遵守的教育理念。其次要注重积累,基础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理论教育知识的积累等都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在顺利完成教学的同时,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求知欲望等都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储量。总之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语文教师,就必须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最后要注重实践,重视高校语文教学的实践,也是新课程改革多次提到的要点。高校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提高才能使高校语文老师专业化向更优秀的方向发展。

四、 当前高校的语文教学模式现状

(一) 课程和定位不够明显。当今高校语文教材大部分都是高校与邻近学校共同使用或者是独自进行编辑,在内容上也都是现代文学和古典文学,不仅形式单一而且没有明确的定位。虽然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语文课程,但是课程的安排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排课较少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教学要求。

(二) 不能匹配高校其他学科。高校语文课程的开设应该和高校自身的特色相结合,大部分高校在进行语文课程的教授时没有一定针对性。由于高校语文课程的边缘化,语文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没有将语文课与高校的学科和学生专业特性关联到一起,语文课程的教学并没有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起到一定的帮助,教学模式也只是传统的方式缺少创新,千篇一律的教学并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三) 教学方式单一。现在大部分高校采取的教学模式依然是注入式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完全成了主角,学生在学习时没有积极性,不能主动地去接受知识,课堂的整体参与度不是很高。高校的授课方式大都是大班模式,教师不能个性化地针对学生进行教学,而且混乱的班级环境也不适合学习。

五、 新课改背景下高校语文教学模式的改变策略

(一) 重新设计编制教材。当前高校的语文教材大都和高中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在文学发展史上对文学名著以及诗词歌赋进行分析,不能体现出高校培养人才的特点。在高校的教材内容选择上,应当以传统思想文化为中心,以各个时代的名人经历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情感,以此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二) 建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高校的许多课程需要有语文作为基础更好地进行学习,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高校语文教材应建立起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不同专业学生的语文教材应有细微的差别,除相同文化素养的培养之外应结合不同专业学科进行编制,语文教师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有特点的授课,这样有创新性的学科关联还能更有效地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三) 改换教学思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高校语文课程应以开放的形势去进行,以学生为主导,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和创新。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有差异进行指导,通过与现代化信息手段的结合,更加生动形象去进行语文教学。因此高校语文教学更值得注意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只一味地封闭式教授。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形势下,高校语文教学的模式要更加的创新、专业和有针对性,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综合素质为己任,以为未来社会塑造更加全面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最终达到回报社会和祖国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明利.浅议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N].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2(1):92-93+96.

[2]刘爱华.浅议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6(13):37-38.

[3]陈潇.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校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4,10(17):124.

作者简介:刘晶波,黑龙江省鹤岗市,黑龙江省鹤岗市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