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识视域下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学习探讨

2018-11-14夏艳艳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摘 要: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及普通话,自推普20年来,语言氛围日渐浓厚,教学方法日渐成熟,在校大学生普通话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对学习主体基于心理学、教育学范畴的“语音意识”研究很少。本文试着从“语音规范意识”“标准语音意识”等方面对普通话的学习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音意识;规范意识;听辨能力;语音标准度

高等院校小学教育文科专业现代汉语语音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普通话语音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小学语音教学质量,关系到语音知识构架是否完整,关系到拼音文化的传承。其主体在意识视域下对普通话学习造成的积极影响,这方面的探究阐释很少,文章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学习。

(一) 强化语音规范意识,促进语音产生正迁移

现代汉语词典对“意识”一词的解释为: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应,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可见意识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语音意识”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即当我们在发音之前心理对将要发出语音的准备和调整;语音意识是个体对语音的识别操纵能力。那么“强化语音规范意识”是指我们在学习普通话语音过程中,去除方音心理定式对普通话标准音的影响,从心理层面关照标准语音读法,以期提高对标准语音的敏感度。标准语音的学习最大困扰是方音的阻隔。基于意识对语音起先导和引领作用,因此强化意识先行是关键。很多学生在学习语音过程中出现发音不稳定现象即同一个语音有时发音标准,有时又带有方音。语音规范意识不强,任意发音是原因之一。学生标准语音意识强时,语音标准度较高。反之,标准语音意识弱时语音标准度大大降低。笔者对326名小学教育专业班学生为期一学期的实验调查根据统计,结果表明:80.5%的学生通过强化语音规范意识语音标准度明显提高。

被试实验说明强化语音规范意识需克服不敢开口、害怕说错胆怯心理对标准语音影响;需克服方音障碍自我营造良好心理环境;需普通话语音理论系统支持。学生如果能做到时时提醒自己,自觉强化语音规范意识,不断重复练习,这种强意识将生成标准语音接收系统,最后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目标飞跃。因此培养强化语音规范意识是语音教师自始至终要做的事,同时也是促使语音产生正迁移的有效手段。

(二) 强化语音规范意识,提高语音听辨能力

一个初生的婴儿来到世界,首先是通过听来感知世界。“听”作为人类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之一,将伴随学习者终身。那么语音听辨能力的优劣也是影响语音学习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的语言大体分成表音体系的语言和表意体系的语言,不论哪种体系语言的学习,用嘴巴读和用耳朵听都是一样重要的。对于方音较重的学生学习普通话,在获取正确语音模式的前提下,反复听,接受标准语音信息,将其留在记忆里,与方音做对比这种学习方式很普遍也很重要。有相关研究表明语音意识的提高与听辨能力的提高呈现显著关系。我们就拿普通话里的儿化和西南方言中的儿化做个对比。例如:普通话里的儿化词语“泪珠儿”和西南方言里的儿化词语“泪珠儿”在读法上是有明显区别的。普通话里的“珠儿”,在发音时,单元音

“u”和卷舌动作同时结合,向口腔中部卷起,然后固定舌位,单元音不表现动程。西南方言中的“珠儿”,卷舌的幅度主要用到舌尖、舌叶、舌面前部,单韵母“u”和卷舌动作结合时迅速用舌尖弹动上齿背,既而离开齿背,发音位置在口腔中靠前。发音状态不同,二者的音色也有区别。语音学习关键在于分清标准语音和错误语音的细微差别,否则提高普通话水平是空谈。熟知普通话标准语音在口腔中的肌肉运动状况,形成肌肉记忆,标准语音意识形成。听辨能力在语音理论和实践中逐步获得,语音听辨能力相应提高。语音规范意识的强化、语音听辨能力的训练二者相互促进,生成稳固的标准语音。听音、辨音、正音有机结合,语音规范意识先行,语音学习效果最大化。

(三) 强化刻苦训练、长期战斗意识是提高语音标准度的有力保证

语音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谁想一口吃成大胖子,谁就会摔大跟头。学生要克服急于求成心理,必须树立坚强的意志品质,投入大量时间,从基础开始,在正确方法指导下,拟订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的放矢,随时检测,随时改进。作为语音教师有责任想尽办法将这种刻苦学习、长期战斗意识始终贯彻于语音教学、语音训练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细节中,同时将这种强意识转化为行动的内在驱动力促使其行动营造语音学习外部环境。浸润式的学习方式,沉浸式的教学相得益彰。

(四) 强化自觉自学语音意识是提高语音标准度的无形手段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启发引导,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無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先生这句话有力证明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那么学生怎样才能自觉学习语音?内因还需外因调动。

1. 教师要耐心细致地讲解系统学习语音理论知识的必要性。2.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建立融洽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保证。3. 多说、多听、多问是学生自觉学习的重要途径。4. 充分利用手机语音软件,碎片化时间学习普通话。5. 学生们自己多设计语言活动,变换方式感受、感悟。

通过探讨,对语音的学习重要的是要形成“标准语音意识”,即在他们的语言中枢里1. 建立起标准语音指令。2. 建立起标准语音反映反馈系统和接收系统。3. 通过长期的刻苦的自觉主动学习完成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9(6).

[2]袁晓琳,肖少北.国外语音意识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9(6).

[3]张双华,朱建斌.语音意识训练对提高听力的有效性探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7).

[4]陈栩茜,张积家,李昀恒.语音反馈对汉字高频同音字词形激活的影响[N].心理学报,2013(1).

作者简介:夏艳艳,贵州省铜仁市,铜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