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赏识教育的思考

2018-11-14时海梅林海涛

考试周刊 2018年95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内涵重要性

时海梅 林海涛

摘 要:赏识教育的关键是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加以鼓励,使他们在情感上得到满足,能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记忆、活动等都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的愿望,取得求知的成功。

关键词:赏识教育;内涵;重要性;教学;应用

随着教育的创新发展,赏识教育受到了更多家庭、社会的接触和认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我们同样把赏识教育作为自己重要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运用这一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恰当的赏识,可以增强学生求知乃至做人的自信,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使其在人生路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一、 赏识教育的内涵

所谓赏识,是以欣赏为先导,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和个性为前提,以激励为方式,承认受教育者发展的差异性,用心去发现受教育者的优点、长处和潜能,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因素,努力使受教育者相信自己的力量,以实现其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赏识教育是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创新发展,而最早开始系统研究赏识教育应从周宏始,之后赏识教育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和推广,至今广泛应用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人际交往中。对教师来说,赏识教育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学生的行为结果加以鼓励,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强化孩子行为,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使孩子取得求知成功的教育。

二、 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

美国哲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赏识,而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需要。”赏识对于学生尤其重要。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教育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发扬其长处,能够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恰当的赏识是对孩子极大的鼓励与赞美。

(一) 赏识教育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学生某种良好行为出现后,如果能及时得到肯定的强化,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努力。正如画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个学生都是一张充满个性色彩的画卷,这张画卷中从不缺少值得欣赏的东西,缺少的是欣赏的目光。

(二) 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潜能

每位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都不相同,以致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他们最后的成就都大相径庭。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让学生觉醒,推掉压在学生身上自卑的巨石,使学生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促进其更努力学习,获得更大的成就。

(三) 赏识教育能够增强集体荣誉感

当学生为班级做好事,或争荣誉时,教师给予赞赏,其他的同学也会受到鼓舞,形成良性循环,学生们集体荣誉感会越来越强。

三、 如何进行赏识教育

(一) 善于尊重和理解学生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以尊重为基础。虽然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历局限,他们没有形成独立的评价标准,但学生也有自己对人和事的独特理解。作为教师,不能先入为主,认为学生是错的,自己是对的,于是粗暴的对待学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基础上对其加以引导,使之趋向积极方面。

班级里有个叫小家的女孩,平时不论学校有什么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对待老师同学总是友好而热情,可就是不爱干净。最初,我以为孩子是因为家里穷,没有换洗衣服,所以每当有爱心协会或人士为学校捐赠衣物,我都会为她争取一些。尽管如此,她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经过家访调查才发现,孩子的母亲和弟弟在精神方面都存在问题,他们常常会做出很多违背常理的事情,包括把家里弄的又脏又乱。起初,小家每天放学回到家,除了做饭还要收拾屋子,后来时间久了,也渐渐放弃了。

当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现状后,还会单纯地认为小家不爱干净不讲卫生吗?面对这样的家庭,我们成人尚且无力改变,更何况是个不足十岁的孩子。

(二) 善于发掘学生潜在优点

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不可估量的潜能,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他们就会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并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如在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研究性学习中,许多学生存在基础差或行为习惯差的问题,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当我们发现有的学生态度积极热情,有组织领导能力时,就可以让他担任组长,负责任务安排。当有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足时,就可以让他来担任检查组长,负责检查同组同学任务完成情况,于是他自己的任务一定会先积极完成。

(三) 赏识要有度

我们所提倡的赏识教育是建立在准确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赏识不是一味地放纵。我们不能打着赏识教育的幌子,把学生的缺点当作特点来夸奖,而夸奖也要适度,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恰当鼓励。

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只是批评要更有艺术。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先对其行为中正确的部分加以表扬,然后就事论事,引导其行为朝正确的方向转变。

课堂上,曾经有个学生拿着一本课外书在偷偷看。当发现学生的行为后,我并没有在课堂上大发雷霆,而是课后把他叫到办公室,先对其爱看书的行为加以肯定,指出读书的好处,并希望他能够继续保持,接下来为他讲述课上学习的意义,这两者应是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不应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听完我的话,学生低下了头,并诚恳地向我表示,以后会认真听讲。

如果孩子是鸟,你就是天堂;如果孩子是鱼,你就是大海;如果孩子是花,你就是春天。赏识是一个透彻明白的教育理念。赏识源于发自内心地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作为教师,如果能学会尊重理解学生,赏识学生,相信,他们定可以开出灿烂的花。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2]杨瑞清.学会赏识用心陪伴[J].河南:河南教育 基教版,2009.

[3]孙建国,魏新强.世上本没有“差生”[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时海梅,林海涛,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吉林省安图县明月镇福兴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内涵重要性
“0”的重要性
活出精致内涵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挖掘习题的内涵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