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教育之美

2018-11-14夏风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8年8期
关键词:校歌美的学习者

很多年后,联棚小学的孩子们,应该还会记得当年朝夕同窗、晚风拂衣、共沐风雨的场景。这一幕幕画面,都是求学岁月里最美好的记忆。

联棚小学位于宜昌市点军区联棚乡,是一所背倚苍山的乡村小学。数百名乡村孩子和他们的老师们共同生活在这里。

一些年前,我给这所乡村小学写下这首校歌,“联棚”取谐音“莲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莲蓬多子,每一个孩子像莲子一样,团聚在美丽的校园里。后来,又写了姊妹篇《莲蓬山畔老师的歌》:“繁花遍山野,芬芳满玉宇,迎着朝霞升国旗,为中华崛起;妙笔点灵犀,人生当启迪,点点滴滴用心教,育天下桃李……”

歌里的名词被拈出来,化作学校建筑名。教学楼不再叫教学楼,叫“诗书楼”,因为“莲蓬山畔读诗书,同窗共朝夕”,宿舍楼也成了“朝夕楼”。

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在诗书楼里学习,在朝夕楼里生活,在晨曦台上升国旗,在春风操场上奔跑……在连绵的群山间,我们也许只能给孩子有限的条件,但却可以给他们无限的美。

美有什么

美有感染力。《莲蓬山畔孩子的歌》写出来后,孩子们都很开心,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歌曲,不需要老师教,跟着屋檐下的铁皮喇叭哼唱着学会了。很多孩子把歌词一字一句抄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还有孩子写道,这是自己最喜欢的歌曲。孩子们成长的过程,是与世界建立关联的过程,是不断感知美的过程。美被每一个生命触摸到、聆听到、体会到,就能得到生命个体发自内心的认可。这是最有感染力的教育。

美有共情力。校歌如一幕幕电影场景,里面有孩子们共同的校园,共同的欢笑,共同的成长,共同的记忆。孩子们自己唱,和老师们合唱。师生在毕业典礼的歌声里约定,“二十年后再相会,重逢春风里”。当美被一个又一个孩子感受到,当校歌得到一个又一个孩子的认同,就会在生命个体之间建立关联。这种关联,是一种关于教育生态的共生、共识、共鸣。在这种关联之上生成的学校文化,能更好地凝练出共同价值观。

美有传播力。老師和孩子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大家唱着这首歌,走出了乡村,登上了全市教师节晚会的舞台,登上了全省黄鹤美育节的舞台。2016年元旦节黄金时段,校歌还从山畔飘荡而出,作为开片曲,唱响在中央电视台《教育为先》系列专题片里。校歌被越来越多的人传唱,就如蒲公英种子,进行着自我传播。不仅是传播优美的旋律,更重要的是,把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传播到更多人的心里。

美有什么?美有着无比辽阔且深入人心的力量。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一个人对美的追求,也没有什么能阻挡美在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传递。如果老师是美的,有谁会拒绝这位老师?如果教育是美的,还有谁会拒绝教育?

美是什么

美是一种教育思维。在这首校歌里,我们努力保持着一种克制,即使是想讲道理,也尽量采用隐喻或类比。因为,校歌创作和教育教学一样,容易陷入的误区是:主张什么,就简单粗暴地灌输什么;要求什么,就枯燥乏味地说教什么。这是功利主义的表现,也是应试教育的思维。

教育要解决的,不仅是教的问题,更是学的问题;不仅是知的问题,更是悟的问题。当标语口号成为歌词的表述特征,当知识灌输成为教育的主要手段,文化和教育就物化为标准化工厂里的设备和产品。

而美不一样。美注重润物无声、不露痕迹、春风化雨。美通过触动、感染、共情,把价值观、认同感、正能量潜移默化地传递到学习者心里。美需要学习者自我分辨,自我察悟,自我生发。美的教育是强调体验的教育、注重引导的教育、实现自主的教育。学校要善于构建与发展美育思维,以美办学,以美治校,以美育人。

美是一种教育目标。在联棚小学孩子们心里,未来的城市生活也应是“芳草连天碧,晚风吹我衣”。这是他们从歌声中感受到的美,以及关于美的一种衡量标准,生态发展理念也借此融入他们心里。未来的世界是更加美好的世界。今天的学习者是未来的建设者。当下的教育如果没有超前意识,不能让学习者提升美的素养和能力,这些学习者又何以在未来用美的意识和行动,去引领美好世界的建设与发展?

当美成为一种教育目标,当审美情趣成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不容忽视的要点,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好地体现出“面向未来”的特征性。当前我国教育“四梁八柱”的改革措施已基本出台,进入“全面施工”和“内部装修”阶段,学校应更加注重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生态发展,更加注重通过美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有爱美之心,求美之识,创美之力,展美之举。

美是一种教育形式。当神经科学特别是神经教育学崭露头角、日益兴起之时,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美不仅仅是基于传统美学从感性层面进行的审视与获得,其同样也有强大的科学基础和理性光辉。美注重用有效的呈现去诱导生命个体进行深入发现。这种有效性,体现在对人性需求充分尊重与把握的基础上。我们传授的教育内容须有合适的教育形式。美有科学的方法、精确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文以载道,美亦能载道。以美为形式的教育,能够更好地提升生命个体对学习内容的亲近感、体验感、认同感。歌曲所唱之所,皆为德育课堂;旋律传播之处,教育自然发生。我曾提出一个“菜肴效应”,就如请客吃饭,让客人乐于接受、愉快享用、沉浸其中的,一定是一桌食材鲜美、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而非几粒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的药片,即便后者营养含量高于前者数倍,也无法有效激发就餐者的食欲。

美是一种教育过程。孩子们从懵懂无知到知书达理,从胆小怯生到自信阳光,都会经历一个又一个过程,这是求知求美的过程。舞台教育理论认为,个体生命成长伴随生命自觉、生活自信、生长自主三个阶段,这是不断发现美、实现美、呈现美的过程。

学校发展须历经三个阶段——“让学校精神起来,让学校生动起来,让学校优雅起来”。第一阶段,屋舍俨然,秩序井然;第二阶段,校园菁菁,生机勃勃;第三阶段,文化浓郁,内涵丰富。只有精神,像工厂;只有生动,像公园;有了优雅,像宫殿。而贯通三个阶段的要素是美。对学生而言,求知与求美的路径应高度吻合;对学校而言,展现发展成绩与展现美好成就的路径应高度吻合。教育的发展过程,就是美不断产生、演进与丰富的过程。当我们清晰地对美和教育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把握,我们才能更好地推进美和教育工作。

美是一种教育资源。乡村学校有什么?也许没有设施齐备的场馆,没有功能先进的仪器,但是有风轻云淡,有鸟叫蛙鸣,有“山花映晨曦,今朝多绚丽”,有“繁花遍山野,芬芳满玉宇”,有自然景色之美,有人文意境之美,有生态和谐之美。在形成教育生态观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意识到,当孩子们自由地舒展于蓝天白云之下,快乐地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一草一木、一诗一言都是最好的教材。旋律优美、寓意美好的校歌也是生动的教育资源。

学校要善于整合资源,特别是要善于以美的方式整合美的资源。对美的无视、钝感、懈怠、放弃,都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浪费。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美,善于把握教育过程中面对的美、产生的美以及追求的美,把这些美以更美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个孩子,呈现于我们的校园。

如何有美

教育源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遵循“发现、实现、呈现”交互递进的规律。教材是人们在实现基础上的呈现;教育是引导后人发现前人呈现,从而推动自我实现的过程。人类通过发现、实现和呈现,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在这三个环节中,需要有美,以体现对美好世界的关注、参与和引领。

发现美。引导学习者投身对美好世界的洞察、探索与领悟。世界不缺乏美,但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美,从方法上讲,重在培养学习者“从细微处体察,在系列间比较,从整体上把握”的方法论;从行动上讲,引导学习者 “体察细微之美,审视关联之美,把握全局之美,捕捉瞬息之美,品鉴恒久之美,感受氛围之美”;从成效上讲,让每一名学习者能够积极发现自然之绚烂、科技之光辉、文化之魅力、人性之温暖、社会之和谐、世界之光明。正如校歌,从杉木的亭亭挺拔,能看到少年自强自立的心性之美;从山花的栉风沐雨,能看到孩子质朴坚毅的品格之美。

实现美。引导学习者投身对美好世界的改造、建设与发展。树立“以世界为家园”的生态教育理念。用美的理念、美的行动建设美好校园、美好家园。教育是改变和引领世界的事业,从对学习者的素质培养来讲,要让每一名学习者不仅仅是用知识去改变什么,还要用美去引领什么。这也对当下的美育工作提出要求,要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层面加大力度。舞台教育理论认为,人人都是自己的主角,舞台是人人的舞台。从对学习者的角色定位来讲,一定要让每一名学习者真正站在人生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用美去点亮世界和未来。

呈现美。引导学习者投身对美好世界的表达、交流和展现。我们早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即便是最偏远的乡村小学,也能够通过互联网和世界的各個角落发生联系;乡村小学的每一个孩子,也能够通过微博、微信等通信方式向世界各地的孩子展示自己。

呈现是这个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我们不仅仅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要善于展示世界。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勇于呈现美好,乐于呈现美好,善于呈现美好,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而这种呈现,也不仅仅局限在音乐、美术、戏剧等必选或选修课程上,建立新时代美育工作大课程观,是我们应该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我们正在经历并向往更加美好的时代和人生。对学校和教育者而言,什么样的校园是美丽校园,什么样的人生是美丽人生,当有“四美”:梦想绚烂之美,心灵温润之美,事业芬芳之美,生活静好之美。梦想绚烂若繁星,指引前行道路;心灵温润为甘泉,润泽众生;事业芬芳似桃李,香盈锦绣大地;岁月静好如晓风,恬淡人生旅途。

很多年后,莲蓬山畔的孩子们又重逢春风操场,携手而歌:“杉木成栋梁,少年已自立,二十年后再相会,重逢春风里,二十年后再相会,再唱这一曲……”

(本文作者夏风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教育创新文晖奖获得者。)

责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校歌美的学习者
齐齐哈尔老年大学校歌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博尔塔拉老年大学校歌
好美的雾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大学最动听“校歌”,你pick哪首?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