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绍兴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8-11-14桑列勇傅立强方放孙爱华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采供血诸暨初筛

桑列勇 傅立强 方放 孙爱华

312071绍兴市中心血站(桑列勇、傅立强、方放);310053杭州医学院(孙爱华)

近年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发生显著变化,疫情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的趋势[1],HIV感染者献血对血液安全造成冲击[2],为了解绍兴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情况,以提高献血者安全征询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对2001—2014年绍兴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抗体确证阳性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情况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 献血者资料来源于“浙江省血液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共584 321例,其中男性338 737例,女性245 584例,年龄为18岁~60岁。献血者中的HIV感染者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全市HIV感染者数据为绍兴市疾控中心HIV抗体确证阳性上报的所有数据[3]。

1.2 献血者HIV筛查与确认 献血者标本使用一种进口 ELISA试剂(法国 bioMérieux公司、美国BIO-RAD公司生产)、另一种国产ELISA试剂(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各检测1遍,其中2001年至2005年9月使用两种第3代试剂进行HIV抗体的筛查,2005年10月至2014年使用第4代试剂进行HIV抗原抗体的联合筛查和第3代HIV抗体的筛查同时检测的方法,两遍结果阳性标本送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蛋白印迹试验,出现两条以上条带判定为HIV抗体确证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和“浙江省血液管理与控制信息系统”收集HIV感染病例相关信息和献血情况,在数据整理的基础上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站点献血人群HIV确证阳性率、献血和非献血确证阳性人群性别、接触史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献血和非献血阳性人群年龄中位数比较使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

表1 2001—2014年绍兴地区无偿献血者HIV抗体确证阳性情况Tab.1 HIV-positive results from volunteer blood donors from 2001 to 2014 in Shaoxing area

2 结果

2.1 献血者HIV抗体检测情况 2001—2014年HIV抗体初筛总阳性率为2.14‰(1 252/584 321);HIV初筛阳性确证率为2.88%(36/1 252)。在献血者中共发现HIV抗体确证阳性36例,具体见表1。其中2001年首次在献血者中确证1例HIV感染者后,2002至2005年4年间无1例确证,2006—2014年 HIV抗体确证阳性率为0.09‰(35/383 763),站本部(绍兴)和诸暨、嵊州、上虞各采供血点确证阳性率分别为 0.07‰(14/203 704),0.26‰(13/49 761),0.03‰ (3/98 538),0.16‰ (5/49 761),其中以诸暨采供血点为最高,统计学分析发现诸暨采供血点HIV抗体确证阳性率显著高于站本部(χ2=13.912, P=0.000)。

2.2 HIV抗体确证阳性人群特征 HIV抗体确证阳性者的年龄、性别、性接触特征比较见表2。HIV抗体确证阳性献血者36例、非献血者1 093例,统计学分析发现HIV抗体确证阳性献血者年龄中位数明显小于HIV抗体确证阳性非献血者(P=0.000),HIV阳性献血者与非献血者男女比例分别为4.14∶1和2.72∶1、男男性行为和其他性行为比例分别为0.57∶1和0.31∶1,HIV阳性献血者与非献血者无性别和性行为特征差异(χ2性别=0.941, P=0.336; χ2性行为=2.900, P=0.087)。

2.3 HIV抗体确证阳性献血者在HIV阳性人群中构成比 2001—2014年绍兴地区共上报HIV抗体确证阳性1 129例,市本级和诸暨、嵊州、上虞人群HIV抗体确证阳性分别为708人、220人、70人和131人,其中来自献血者确认HIV阳性分别为14人、13人、2人和5人,确认HIV阳性献血者占各个地域HIV阳性感染人群构成比分别为1.98%、5.91%、2.86%和3.82%,以诸暨采供血点为最高,诸暨采供血点HIV抗体确认阳性献血者占总HIV感染人群构成比明显高于市本级(χ2=9.185,P=0.005)。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目前HIV感染呈上升趋势,但地区间差异较大,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疫情严重,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和广东6省区累计报告感染者和患者占全国报告总数的77.1%[4]。绍兴地区位于经济发达的浙江省,由于纺织、轻工业发达,人口流动性大,了解本地区HIV等传染性疾病现状对于制定对应的防控措施尤为重要。目前尚未见关于本地区HIV感染的完整报道。血液传播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医源性传播包括被污染的血液和血制品,输血或供血是主要传播途径,既往有偿采供血、输血或使用血制品人群中HIV感染者和患者约6.9万人,占感染者人群的10.7%[4]。输血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医疗手段之一,文献报道截至2006年底,全国HIV/AIDS累计报告感染总数中输血感染者占3.8%,2009年估计,我国有74万HIV感染者和患者,但只有30%感染者被发现[4],这必然加剧输血感染HIV的风险,因此严把血液质量关对于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表2 献血者与非献血者HIV抗体确证阳性人群的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HIV positive volunteer blood donors and other people

为了解绍兴地区人群特别是献血人群HIV筛查情况和 HIV感染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分析了2001—2014年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初筛检测情况和确证阳性情况,以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并分析人群特征。结果发现,2006年前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仅确证1例HIV感染者,2006年后感染人数呈波动上升,HIV感染已经从特殊人群向普通人群发展,但2006—2014年HIV感染率仅为9/10万,远小于文献报道深圳2008—2011年HIV感染率10/10万~400/10万[5]。献血者筛查方法在不断的进步,初筛阳性率逐步降低,而初筛阳性对象的确证率却在不断提高,说明对献血人群的HIV筛查功效比在不断增加。同时应该看到,本地区近年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上升,特别是2014年检测到感染HIV者达10人,应引起注意。另外,本地区所属区、县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阳性存在不平衡,诸暨采供血点在献血者中检测出的确定HIV阳性例数及确定HIV阳性者占本地总HIV阳性比例均高于其他地区,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性接触传播又是HIV传播的另一重要途径,本研究分析发现HIV阳性的献血者还是非献血者男男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36.11%和23.79%,献血者和非献血者HIV男性感染比例都明显高于女性,与文献报导一致[6],同性恋人群特别是男男同性恋易于感染HIV,可能与男男同性恋之间性行为模式差异比其他性接触更易感染HIV。

虽然在目前情况下绍兴地区献血人群HIV感染处于较低水平,但已经开始呈上升趋势[7],从确证阳性的数据分析来看献血人群同样表现出与非献血人群相同的特征,而且各个县区阳性情况又不尽相同[8],这些情况均提示我国的采供血机构必须重视HIV疫情对血液安全的影响,做好招募、采集、检测、合理用血等环节的质量控制,通过核酸检测、病毒灭活等先进的手段来达到阻断HIV通过血液传播的途径,保障血液安全。

利益冲突 无

猜你喜欢

采供血诸暨初筛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试论采供血机构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
采供血机构实施财务绩效管理的成效探讨
诸暨人爱荷至深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快实效 大体量 重深度 显高度——县市报开展“两会”报道的融合探索与实践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浅析如何做好采供血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采供血机构档案管理工作
卢立军作品选